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艺谭 >

“鸡舞”与八大石的“清牡丹”

http://www.newdu.com 2018-01-04 中国民族报 黄适远 参加讨论


    
    “鸡舞”是哈密木卡姆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到了清朝中后期,人们为了纪念生死相依的情侣夏尔瓦奴与麦尔丹,又在“鸡舞”中增添了新的内容。资料图片
    “鸡舞”是哈密木卡姆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因模拟鸡的动作而得名,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伊州乐舞是哈密木卡姆的前身,其中的“鸡舞”过去为面具舞,但是到今天,表演时已经不戴面具了。“鸡舞”表演可以和木卡姆表演一起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
    表演过程中,由一人扮演公鸡,另一人扮演母鸡。舞蹈开始后,“公鸡”扇动翅膀跑到“母鸡”面前,殷勤地振翅啼鸣,显示自己的英俊霸气,同时眉目传情,挑逗“母鸡”。“母鸡”则似理非理或不屑一顾,只是作护住小鸡状,或给小鸡喂食。“鸡舞”动作有趣,诙谐洒脱,非常富有感染力。
    鸡舞的主要动作有啼鸣展翅、单抖翅、双抖翅、收翅、抖胸、刨食觅食、母鸡喂小鸡、公鸡邀母鸡喂食、啄土、摆冠等。该舞中还有老鹰、小鸡等角色。老鹰的动作有翱翔、抓、叼、扑、掀、闪、窥视、奸笑、同公鸡斗爪斗翅、落荒而逃等。这些动作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小时候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据说,到了清朝中后期,“鸡舞”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人们为了纪念一对生死相依的情侣,把“鸡舞”中的老鹰比拟成了回王和王公贵族。
    哈密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八大石。夏季,那里瓜果飘香,绿树成荫。在哈密回王统治时期,八大石被开发成避暑行宫所在地。
    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八大石生活着一位名叫夏尔瓦奴的美丽少女。她自幼能歌善舞,并能骑马射箭,16岁便出落成八大石一朵美丽的“雪莲花”。
    有一天,夏尔瓦奴在避暑行宫的果园里荡秋千,她的美丽身姿被一位征税官看在眼里。征税官回到王府向回王玉素甫献媚说:“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叫夏尔瓦奴,她的美丽让月亮和星星都害羞,让八大石的泉水都为她歌唱。”回王非常高兴,便命令征税官率人把夏尔瓦奴带到回王府,准备纳她为妃子。
    不久,回王请哈密办事大臣进府饮酒。席间,哈密办事大臣提出:“听说回王找到一位绝世美女,唤出看看,让我们开开眼界,可否?”回王大笑,挥手叫人喊出夏尔瓦奴。夏尔瓦奴的出现使满席官员眼前为之一亮,大家纷纷称赞她是大清国一朵美丽的牡丹,国色天香。从此,人们都呼夏尔瓦奴为“清牡丹”。
    尽管身在王府,但夏尔瓦奴却很不开心,常常哭泣着思念自己的心上人——一位英俊的小伙子麦尔丹。麦尔丹悄悄地和王府中的奶妈莱丽汗商量救出夏尔瓦奴。半年之后,夏尔瓦奴虽然逃出了王府,却被追兵抓获。夏尔瓦奴和麦尔丹宁死不屈,为纯真的爱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几百年来,“清牡丹”夏尔瓦奴与麦尔丹的爱情故事在哈密民间广为流传。当地的维吾尔族人为了纪念他们,将他们的麻扎修建在八大石果园内,并且把他们的事迹编成歌,收进哈密木卡姆中广为传唱:“如我离开了人间/请把我埋葬在山巅/如果山路太远/就把我埋葬在果园/让我露着笑脸面向西天/再将一束鲜花插在我的坟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