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现实情感与虚构情感(4)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谭光辉 参加讨论

    四、虚构情感的真实性
    现实情感仍然有真实性问题。客套话中的虚情假意,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该类话语或者内部不合逻辑,或者与事实关联性不够。虚情假义,是从传达者的角度而论的,传达者的真实情感是冷漠,但是其叙述可能传达出热情。恋爱中的女孩子,可能因为羞涩而将真实情感的渴望传达成拒绝。但是这只能说明“真心”与“表达”之间的差异,而不能说明情感本身可能虚假。对每一个情感体验者而言,体验某种情感,似乎永远只能是“真实”,这可能是一个常识的误会。
    事实上,即便是体验到的情感,也有很多种类型的虚假情感,而且常常伴随我们左右。安妮·佩森·考尔(Call.A.P)说,“被夸大的、不必要且不真实的情感是最严重的神经折磨的根源”[29](P.206)。她说的虚假情感包括通过情感显微镜放大的情感、病态的私人情感、伪宗教情感等。她的意思可能是说,这些情感可能并非符合大多数人情感逻辑的自然情感,而是被扭曲了的情感,所以当这类情感遭遇正常情感时便会产生落差,并进而引发精神病态甚至疯狂的行为。以此观之,多数精神病人正在经历的情感,很可能就是虚假情感。情感的产生,总有一个符合大多数人遵循的叙述规律,精神病人经历的情感与常人相差甚远,正是用了一种不正确的逻辑叙述,得到了与自然情感不一样的虚假情感。同样的道理,用药物达到的兴奋,也不能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喜悦,药物让神经末梢对大脑撒谎。
    所以,现实情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情感。超我、自我、本我之间有差距,到底哪一个是真实,哪一个是虚假,得有一个鉴别。不仅如此,人格中还可能有一个“虚假的自我”。马斯洛认为人会在世人面前创造一个“虚假的自我”,“就如同一个演员扮演一个与他自然人格不一致的角色一样”,“这是由于生活中不同的人要求你扮演不同的‘角色’而造成的”。[30](P.115)既然自我可以虚假,那么由该自我经历的情感,当然也只能是虚假的。
    既然现实情感可能虚假,虚构情感当然更可能虚假。刘勰云:“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泛滥”[31](P.456),意思是说,如果文辞夸饰过度,不切实际,情感就会显得虚假。问题反而在于,虚构的情感如何真实?阿甲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假定性和真实感(或幻觉感)、间离和共鸣能结合呢?这是因为形象创造中情感和理智不能分开。”[10](P.202)这个解释当然不能令我们满意,假定、真实与理智、情感很难建立对等关系,当然也不能用情感与理智来解释假定与真实。
    虚构情感与事实没有关系,因为虚构只有“内部真实”,而与之相对的“纪实”才“声称(也要求接受者认为)始终是在讲述‘事实’”。[26](P.73)所以,虚构情感与现实情感的区别就是:虚构情感与真实有关,与事实无关;现实情感既与真实有关,也与事实有关。由于人们通常不注意区分真实与事实,而且常规语言的“真实”包含了“事实”这一义项,所以两个概念就被混淆了。上文所述看《白毛女》的观众差点开枪打死演黄世仁的演员的事件,该观众就混淆了真实与事实。后来军区首长规定,部队观看《白毛女》演出时,子弹一律不准上膛,须经检查后才能入场看戏。[27](P.226)这就说明,如果虚构情感越界闯入现实情感,现实总能想出办法进行事实性的阻止。但是如果现实情感闯入虚构情感,现实就拿它再无办法,虚构情感因而获得了现实情感无法比拟的自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