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文采风流,诗意安居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文学报 杨斌华 参加讨论


    
    唐代诗人刘长卿曾言:“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似乎喻示着文化意义上历来有之的古与今、新与旧的疏离与对立。而事实上在当下的文坛内外,旧体诗词的创作却日益显现出葳蕤蓬勃的态势。张恭春先生作为中国化工行业的资深专家,虽然与诗界并无往来与勾连,素常却钟情于文采风流,锦心绣口,更对旧体诗词的写作独具深情,成就了他生活的另一种精彩。虽然他的职业与文学无关,更无意于追慕年轻时尚的“诗和远方”。但当我读到这本诗集的时候,却依然感受到一种诗情性灵的挥洒与精神的触碰,一种文学格调的滋润与闲适。这令我蓦然想起德国诗哲荷尔德林那传诸久远的名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恭春先生有着一颗诗人敏感不羁的心,对于周遭万物与世间风情都带着某种深切的审美观照。诗集共分八章,取名“闲道当歌”,或许意在走笔人生,包罗万象,行云流水。刘勰《文心雕龙》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描山画水,察古观今,摹写世情百态,盎然的诗意无不倾泻在其对自然与生活的双重表达中。我一直以为,在具体的书写中,为了使同一物象或事件获得更为自然精当的呈现,语词的自洽与妥帖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自然存在与生命图景的千姿百态的丰富表达的不断更新、替换和修补。从这一意义上而言,《闲道当歌》尽管作为旧体诗的写作文本来予以细究,它或许尚存在许多流俗、浮浅与不足之处。但它用旧体诗的仿写方式倒是真切记录和传导了个人的现实经验,并揭橥这个时代的万象更新和世态征候。
    分而析之,在《故道心声》里,作者携故道衷肠与家国情怀抒发了对于故乡江西上饶的拳拳赤子心,家山山高水长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以及发展现状尽在诗行文字间真情流布与展露。《方塘村》一诗云:“三清源上谒先师,半亩方塘一墨池。玉宇澄清期几许,金猴奋起正当时。”此方塘相传正是朱熹名诗“半亩方塘一鉴开”之方塘,后两句则化用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这首诗颇具古与今、新与旧交相融汇的气韵,虽是怀古咏史之作,但志向情感真挚恳切,亦契合传统文论中历来讲求的“义贵圆通,辞忌枝碎”的道理。
    《山河足音》则充分显现了作者丰富广博的生活游历,其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川峻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也可从一个侧面展示他作为诗人吟咏时世、感怀人生的一种精神纹理及其表现能力。具体拈来,《苏堤春晓》末句“此处人来易断肠”是对“白蛇传”经典叙事的感伤回应,《崇明夜岛遇暴雨》中“车似舟楫迷海雾,人如惊鸟望天途!”一句,或许表达了人与自然对立与和谐的相处中,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一种深刻的敬畏。当然就文字功底而言,仍有待于作者在日后的创作中坚持不懈地苦心凿造,正所谓“弥纶群言,研精一理”,方能体现出自己高远的文学志向。
    《欧洲撷英》和《澳洲掠影》,则辑录了作者游历西方文明的部分作品。晚清黄遵宪曾用古体诗的形式描写了海外世界和近代科学,日本的樱花、伦敦的浓雾、巴黎的铁塔等万千风物皆入诗章。恭春先生亦复如此,威尼斯水城、巴黎圣母院、万有引力、物种起源等诸多文化符码都行诸笔墨。黄诗《日本杂事诗》中如《富士山》:“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而张恭春的诗《登铁力士雪峰》:“雪峰阿尔卑斯山,横贯欧洲入云端。铁力悬空一万尺,九天揽月探广寒!”也颇具黄遵宪的诗文遗风。文学传统是一幕无所不在的文学背景, “过去”在其中也具有存在的现时性,并不息地发展着它的内在因素的变化组合,以持续本身的文学影响。藉此,是否可以认为,现今如恭春先生这样钟情于文学书写的各路作者在不同的创作群落中,正穿越漫长的时光岁月,以自己绵延不绝的心灵唱和,与那些前辈大师们遥相应答与对接,而成为某种繁富错杂的生命喧响。
    对于作者而言,诗歌是他人生阅历和生命感悟的忠实记录,也是他诗意灵魂的安居之地。《闲道当歌》既以文学的方式集力呈现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路程,又展现了时代与个体交错互动的精神风景。然而,正如韩愈诗云:“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音易巧。”诗词创作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仅仅是平仄韵律的工整,词语分行的精准,更是诗歌情境的锻造,创作意趣的灌注,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闲道当歌》张恭春/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