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以生命教育滋养童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2-16 文学报 简平 参加讨论


    
    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每个人都天生知道人的生命是有期限的,因此,生命是最宝贵的,应该让它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价值。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太多的大人从未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更不要说我们的孩子了,即使偶尔说起,孩子也不会当真,觉得这一话题与自己有多大关系。
    这与我们向来缺乏生命教育的传统有关。中国人向来不喜欢谈论关于生命的话题,觉得太过沉重,而谈论死亡更是大忌讳了。不谈论死亡,所以人们虽然活着,却不会更深地触及生命,因为活着与生命其实并不是一码事。事实上,即使被尊崇为大圣人的孔子对死亡的话题也是回避的,他的弟子子路曾问他死是什么,孔夫子轻描淡写地回答:“不知生,焉知死?”汉代的马融解读为,因为死事难明,语之无意,所以孔子不答;也就是说,谈论死没有意义,生才是当下最为要紧的。但是,在我看来,“不知死,焉知生?”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懂得并理解死,才能更懂得并理解生。
    由于没有生命教育,因此我们的孩子对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对尊重死亡这一认知更不知所以然。最近,我身边发生了两件极端的事情。朋友的父母去世了,他们生前对自己的孙辈疼爱有加,可是,在他们去世之后,一个孩子异常恐惧,非但不去参加追悼会,还把老人给他的东西全都扔掉了。因为他觉得死亡是一件丢人的不可告人的事情。另一个孩子则走不出失去爷爷的痛苦,觉得所有的爱都被死亡带走了,精神压抑颓丧,完全不能接受死亡这件事情。这是在家庭、伦理、情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社会层面上也有青少年漠视生命的事例发生。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让我们反思生命教育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尊重生命,不珍惜生命,甚至还会践踏生命。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看到了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儿童文学创作理应注重生命教育,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说到底,就文学本身而言,生与死,向来就是永恒的“母题”,儿童文学虽然有自己的特性,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但是,回避这个“母题”显而易见是不明智的。所以,当我们的教育体系依然斤斤计较于分数的时候,文学家们则应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生命教育纳入自己的创作范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担当,我写了《皇马之夜》这部以“生命”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希图小读者通过我的文学作品来认识一些被刻意回避的有关生命与死亡的问题,以此更加健康地成长。
    在我的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皇马之夜》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身患癌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人,曾是这座城市一支从未进过球的足球队的一员,听到著名的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要来这里与他曾效力过的球队进行比赛时,他偷偷溜出医院,希望看完这场比赛,心满意足地落下生命的帷幕。他失踪后,医院和家人到处张贴寻人启事,结果老人刚好被几个孩子发现,要不要报警呢?孩子们陷入了空前的矛盾之中。其实,这个故事涉及到临终关怀,涉及到生命的尊严,最后,我让我的小主人公们帮助老人达成了最后的心愿,也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生命的圆满。《水孩子》取材于真实事件,一位父母死于艾滋病、而自己也感染了病毒的艾滋孤儿,被村里人赶到一条小船上,孤独地在河里漂流,永远不得上岸。这当然是大人们的决定,知道这个决定后,他先前的小伙伴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就是我想通过文学作品对孩子进行的有关生命的教育。我想让小读者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人文情怀,没有悲悯之心,会置生命于黑暗、无助和死寂,人不可以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可以随意亵渎他人的生命。《谜友》则是写两个同样得了白血病的患者,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孩子,老人平静地面对死亡,既享受生命之美,又坦然认同自己转瞬即逝的人生智慧,帮助孩子走出恐惧的深渊。我想通过这篇用优美和轻松的笔调写的小说让小读者明白,应正视和坦然面对死亡,才能正视和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让他们接触一下生命的哲学,理解生死合一,有过生,才有死,没有死,不足以证实生,死系生之所依,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生与死不是一刀两断的关系,死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于生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死亡其实都是诞生,正如黑格尔所说,死亡是精神的生命。后来,我把这篇小说给那个不能接受爷爷去世的孩子看了,他说,现在他知道了,离开这个世界与来到这个世界一样是美好的,死去的亲人会因我们温暖的回忆而永生,而活着的人只有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才能告慰逝去的亲人。
    为什么要将生命教育纳入到儿童文学中,那是因为我相信文学的力量,相信文学的启示,相信文学有益于小读者心灵世界的建设。我想,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育一种关爱、宽阔、达观、慈悲的生命意识,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生命教育中,死亡是个不容回避也无需回避的题目,如果说死亡也是一门必修课,那么,文学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死亡,说到底,学习死亡的根本目的便是学习生命,学习幸福,学习勇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