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王焰出版精品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坚持

http://www.newdu.com 2017-12-16 文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王焰
    记者:华东师大社能成为国内高校出版社强社,与多年来实行“大教育”出版战略密不可分,从教育领域图书到面向市场的畅销书,从成人阅读到儿童阅读,都在呼应“大教育”这个理念。
    王焰:“大教育”是我们经营战略的选择,也是我们教育理想的体现。
    华东师大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的出版社,因为历史沿革的原因,产品线比较长。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都有涉及,并且都各有一些品牌建立起来了。在不同领域的建树需要有一个灵魂贯穿,一个理念来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突显自己的特色,这个灵魂、理念、特色就是“大教育”。这也是经营战略的一种选择。
    我们所说的“大教育”,不仅包括狭义的教材教辅,也包括教育理论,还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有方法的习得、思维的训练、趣味的养成、文化的积淀、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因此在夯实狭义的教育出版的基础上,我们在人文社科领域和文学板块都有周密的规划和大量的投入。这样一个理念,把我社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从0到99岁的大教育产品矩阵。
    记者:在“大教育”框架里,我们的确感受到华东师大社近年推出了许多面向成年人阅读的经典译作、华语经典以及人文社科作品,这部分作品筛选出版的考量是什么?
    王焰:在华东师大出版社,我们一直说,要做有理想、有情怀的出版人,做出版,要不忘初心。我们也一直说,我们不做畅销书,我们要做长销书,因此,出版精品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坚持。
    借用我们出版的“独角兽文库”系列里的一句标语“经典照亮前程”。出版精品,最典型的一方面是出版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沉淀留下来的精品,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学术作品的学术性,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思想与价值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但我们也并非什么经典都出,对于出版经典,我们可能有这些方面的考量。
    拿当代文学作品来说,我们希望能够出版经得住时间考验,在未来成为经典的作品。这就需要编辑具有独到、专业和长远的眼光。在学术方面,除了传世经典与知名学者的著作的引进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六点分社近年来出版的“轻与重”系列,“轻与重”系列文丛是一套以哲学、文学、艺术为主的当代译丛,这些作品内容在深度、力度、可读性及学术性上都能够达到一定的“重量”,然而在体量与开本上又是“小而轻”的,这样的形式在市场上也是较为稀缺的,因此出版之后业内评价以及市场反馈一直非常好。
    记者:您曾说,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卖产品还是卖品牌,大有不同。华东师大社出了许多口碑很好的丛书,但最出名的品牌仍是“一课一练”,如何打造等量齐观的多个品牌方面,或许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王焰:出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特殊就在于它是内容产业,出版物品种又特别多。同一家出版社的图书,品质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内容也迥然有异。因此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很重要,但是有出版社品牌的背书并不够。在细分领域的子品牌可能起的作用更大。在“一课一练”的品牌建设上我们尝到了甜头,因此比较自觉地在其他领域也很重视品牌打造。比如提起“六点”,大家就会想到优秀的学术著作;在教师教育方面,“大夏书系”品牌十余年来出版了600余种教师教育用书,成为读者美誉度高、市场反馈好的经典图书品牌。
    未来我们仍将以品牌统领产品线,条件成熟时可以围绕品牌推进融合出版。
    记者:《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数学》版权输出到全球第二大教育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对于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赛事上的优异表现,西方对中国的教育是抱有好奇和期待的,在输出展示中国教育特色或成果方面,我们的出版社可以做些什么?
    王焰:2009年和2012年上海中学生连续两次在PISA的数学能力测试中折桂,不仅促使英国教育界赴上海“取经”,也使我们认识到,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数学成绩向来受到国际的认可。国外学习借鉴我们的教育教学可能需要时日,而参考借鉴训练体系却要简单快捷得多。
    这个项目的成功输出和英国版不俗的销售业绩,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热情和思考,去开拓其他基础教育学科训练领域的版权输出与合作。另外,近年来,我们的教育理论、学科教育方面的学术和实操著作目前也开始为国外教育和出版领域的专家关注,我们也正在积极促成这类教育成果输出海外。
    记者:如今数字化转型对任何一个出版社都提出了挑战,华东师大社对于“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应对?
    王焰:华东师大社很早就意识到数字化浪潮将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并制定了战略和应对策略。
    首先作为“互联网+教育”出版的参与者,我们的优势一是我们的专业,特别是依托于既有教育资源的底蕴;第二,图书作为最好的用户入口,从线下带动线上,从而提升自身的“互联网+”的水平。第三个优势就是我们既有产品的渠道。
    出于这种清醒并不断深入的认识,出版社先后承担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产业化示范升级和科技攻关项目共计28项,2013年获得了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称号;今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华东师大社)重点实验室揭牌,力求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记者:在“大教育”基础上,未来华东师大社远期发展目标是什么?
    王焰:就在前不久,我社举行了60周年建社纪念大会,大会的主题是“转型·融合·发展”。站在60周年的全新起点上,华东师大社将会继续深化内部改革,积极追求创新。今年,在听取各方意见和获得校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后,出版社将发展目标定位为“引领中国教育出版、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出版社”。
    可以说,从内容上我们还是聚焦“大教育”,从出版形式和商业模式上,就是“转型与融合”,手段就是“改革与创新”,当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