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被提升到为政核心地位 在整个南宋时期,理学基本上保持着在知识界滋长蔓延的趋势,南宋社会在持久而深入的浸润之下,国家治理理念发生了变化,观念世界、国家想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国家作为强权的象征已经悄然退居幕后,天下(国家)作为“州县之积”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地方作为国家治理的立足点和国家形象的缩影,异常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观念世界中,人们对国家的想象也落实到地方上。 辞赋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社会文化的这种改变。当时的辞赋更多用笔墨描写地方风化和民情。在辞赋描写中我们看到,在当时的为政理念中,注重用高尚的人格感化民众,而且,无为政治被提升到为政的很高地位,教化成了为政的核心,士绅阶层在地方行政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南宋王朝始终局促于北方夷狄政权浓重的阴影之下,因此它褪去了北宋的雍容闲雅,而多了内敛严谨,表现出强烈的危机意识,并通过理学在心灵上修筑起一道捍卫华夏文化的长城。华夷之辨是《春秋》大义之一,它要明辨的是华夏与四夷的不同。这包括所处地理、习俗与文化上的差异,其中,文化的差异是核心。它既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又推崇以华化夷,彰显的是华夏本位主义。这一观念,在北宋除了宋初石介等人严明华夷之别以尊王攘夷之外,并没有引起思想界太多的关注和发挥。南宋以来,辞赋中所表现的对故国人民的眷恋,对华夏文化的捍卫,对道统延续的重视,都是以华夷之辨为理论支撑的。但是这种观念已经与传统有所乖离,已不具有以夏化夷的内容,而是坚持“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得天下者,未可以言中国;得中国者,未可以言正统”,复仇意识得以彰显,孤独坚守的道德节操被空前重视。 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社会形态的主要动力。坚定社会发展形态的动力,往往是以社会心理与文化焦虑来呈现的。因此,从社会文化学的视野来审视文学,我们或许更能够把握社会文化和学术思想的脉搏。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辞赋的社会文化学研究”负责人、山东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