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文物与你我 血脉相连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南方日报 刘长欣 参加讨论


    
    
    2/2《国家宝藏》首期节目中已亮相的部分文物。受访者供图
    这些文物你永远不可能买回家,它们也不会被明码标价,但是你可以为它背后的故事叹为观止,可以惊叹,我们血脉里流淌着的民族文化基因,是多么值得人骄傲。
    在看完节目后,是不是可以在周末,带着孩子去博物馆里转一转。这些文物会告诉你,你从哪里来,作为生长在这一方水土的人,为什么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存在,我们为什么会具有现在这样的民族性格。——于蕾
    12月3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综艺频道首播。节目集结了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国家级博物馆(院),各大博物馆从馆藏里挑选出三件“镇馆之宝”参与节目制作,27件文物,件件都是“国之重器”。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中华第一文物”石鼓在首期节目中亮相,更让观众震撼的是每件国宝背后“前世今生”的故事。
    节目播出后,收获了不少好评,在豆瓣上赢得了9.3分的高评分。很多观众说看了节目“热血沸腾”。《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能够让网友们沸腾的地方,就是曾经让我们沸腾的地方。”
    于蕾在央视工作了十多年,曾担任四届央视春晚的总撰稿、总体设计,在2016年的G20文艺演出中任文学总撰稿和策划人之一。以“博物馆+综艺”的创新形式,让文物在观众心中“活”起来,是《国家宝藏》的初衷。她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国家宝藏》最想达到的效果,是令观众意识到“原来文物与你我血脉相连”。她更期待观众会因这样的感触,走进曾被自己“冷落”已久的博物馆,看看那些先祖留下的璀璨智慧结晶,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我很关注广东的馆藏文物,我想,下一季应该不会错过吧。”于蕾说。
    我们告诉大家:“文物有趣极了!”
    南方日报:文物题材很容易让观众觉得“沉闷”,《国家宝藏》是如何让节目更为鲜活,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的?
    于蕾:在传统的概念里,博物馆里的文物被视为尘封的“老古董”,大家都觉得,既然文物不是我的,那它背后的历史故事,也跟我现在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同时大家也认为博物馆和文物本就是沉闷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一认知,告诉大家:“文物有趣极了!”
    文物过去之所以显得沉闷是缘于大家对它的误解,以及其他人没有讲好文物的故事。我认为,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在讲故事,如果能讲好故事,就不会给人沉闷的感觉,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把故事讲好,让普通老百姓以为沉闷的东西焕发出光彩。倘若能把一个大家都认为很沉闷的话题,做得不沉闷,你的成功是双倍的。
    《国家宝藏》确实尝试了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让演播室的整个视觉很震撼、很好看,我们请来这么多明星加盟担任“国宝守护人”。明星是公众人物,本就会吸引眼球,同时,请他们来,也是为了让他们带着观众的视角走进博物馆,走近这些国宝——他们的惊讶就是观众的惊讶,他们的惊叹就是观众的惊叹,他们的感慨就是观众的感慨,他们对此产生的所有的激动骄傲,也会引发观众的激动和骄傲。
    当然,我们是借助电视手段及讲故事的手法来突破沉闷,但我觉得这件事的根基,还是我们的国宝本身并不沉闷。
    南方日报:通过节目,观众得以了解27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前期梳理文物的过程中,节目组与各大博物馆有哪些碰撞?
    于蕾:说实话,敲开博物馆的门挺不容易的。各大博物馆都跟媒体合作过,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会认为“又是来拍文物的”。这些文物都很金贵,他们也不愿意没事儿拿出来让人拍来拍去。所以我们有很大的沟通成本,我要解释很多,才能让人知道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后来各大博物馆感受到了我们这一腔诚意,大家的信任,是在一次次的沟通中慢慢地搭建起来的。
    我们让每个博物馆先提供十件文物备选。但最终在节目中出现的不少文物都是在这十件之外的。各大博物馆也慢慢意识到,我们并非用机械的标准来挑选文物,也不一定只要一类文物、二类文物,而是更倾向于文物能讲出什么故事。而且,不但要讲述文物前世的传奇故事,还要知道它今天发生了什么,还在影响哪些人。
    我认为这才是真的让文物“活起来”。要让观众意识到,原来这些文物以各种形式“活”在我们身边,跟不同的人发生着关联。有很多人的工作、业余爱好都在守护、研究、发掘这些文物,有很多人毕生的努力,都是为了把这些文物摆进博物馆,让更多的人看见它们,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民族留下了什么。
    有的文物是大BOSS 有的文物是纤纤君子
    南方日报:《国家宝藏》一直强调力求让“文物活起来”,在这一点上是如何把握的?
    于蕾:在我看来,将尘封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挑选出来,把它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本身就能让文物“复活”;把明星跟文物捆绑在一起,让观众借助公众人物的视角走近文物,也是让文物“复活”。
    南方日报:我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即把文物“拟人化”“人格化”,这该怎么理解?
    于蕾:让文物“拟人化”,也是借助与明星捆绑的方式来实现的。我们不是随便选“国宝守护人”的,每位守护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他们适合讲述的故事,适合扮演的人物。对此,我写过一句话:“我们有27组魂魄相依的国宝守护人。”你会发现,有些是大BOSS型的文物,有些是纤纤君子型的文物,也有些文物像骁勇善战的悍将,那么,它们当然要匹配不同的讲述者和守护者。
    明星们借助戏剧形式来演绎文物“前世传奇”之外,也一定要带来“今生讲述者”。“今生讲述者”是生活在当下的人,要讲述的是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跟国宝之间发生的故事。此时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普通人的人生,在跟国宝发生某种纠葛;你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很多事,原来跟这些文物有关系……甚至很多在全世界都响当当的科研成果,也跟这些国宝一脉相承。
    南方日报:“国宝守护人”在讲述文物“前世”故事时,常会引用一些“传说”,我想知道,在文本的选择和撰写上,有哪些偏向和标准?
    于蕾:当初跟北大的教授交流时,我就很深刻地觉得,历史不是绝对的真实,现在大家公认的历史,也只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事实而已——每一件国宝级文物都记录了一段客观的历史,可是,当有新的国宝被发掘出来的时候,也有可能推翻一段以前没有被认知或者被误解的历史。
    这也很符合我们想传达的历史观。节目中的很多故事是杜撰和演绎出来的,但都是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合理杜撰、合理猜想的。我想,这会让大家看着既新鲜有趣,又有营养。比如第一期出现的《千里江山图》,能留给后世研究的只有图上蔡京的那段题跋,我们根据题跋合理猜想了一个故事,把我们想表达的情怀和深意都融在了里面。
    一档好的节目是一个好的讲解器
    南方日报:跟以往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鉴宝类节目相比,《国家宝藏》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于蕾:《国家宝藏》并不讨论文物的真假或文物的物质价值,因为节目中呈现的文物不存在真假之别,它们都是无法估价的国宝。
    我们更多是为了让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与我们的生活建立起活生生的血脉相连。我们希望让大家认识到,这些文物你永远不可能买回家,它们也不会被明码标价,但是你可以为它背后的故事叹为观止,可以惊叹,我们血脉里流淌着的民族文化基因,是多么值得人骄傲。
    在看完节目后,你会发现,原来在你家隔壁还有这么好的博物馆,是不是可以在周末,带着孩子去博物馆里转一转。当你走进博物馆,你会发现这些文物很有意思,它们会告诉你,你从哪里来,作为生长在这一方水土的人,为什么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存在,我们为什么会具有现在这样的民族性格。
    一档好的节目,就是一个好的讲解器。如果有一个好的讲解器,你在博物馆里逛的时候才能发现,看似很枯燥,并不华美、并不精致的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也能讲出非常有趣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