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谢晓明 左双菊:显著事件的认知分化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以“期期”的演化为例(8)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研究》 谢晓明 左双菊 参加讨论

    (二)“期期”的词汇化机制
    “期期”的词汇化主要是受显著事件认知分化的影响:偶发性的一个语言现象“期期”(口吃造成),通过权威媒介(《史记》)和典型人物(忠贞不阿的御史周昌)而成为显著事件,并使“期期”这种语言形式得以保留、传播和扩散,逐渐成为一种语用化石,发展到近代汉语,受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影响,语言使用者逐渐将其视为一个词语来整体看待,又因为语言使用者对“期期”这一语言形式的认知出现分化,产生了拟声词和语气副词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结果。
    拟声词“期期”的词汇化机制相对简单,主要是汉语词汇的双音化以及类推机制的影响。
    语气副词“期期”的词汇化机制相对要复杂一些,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期”在近代汉语里词类地位基本丧失,已经不再单独作为副词来使用。
    (2)状语位置的影响和句法格式的固化。“期期”所出现的句法位置都处在状语位置上,而状语位置与副词的句位相配,因而“期期”极易整体被看成一个副词。同时,由于“期期”基本上是出现在“期期(以为)……不可”句式中,这种句式的长期使用,对“期期”的副词化也有一定的推动和固化作用。
    (3)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的影响。明清时期,很多单音副词通过重叠形式完成了双音化,如“偏一偏偏”、“常一常常”、“稍—稍稍”等。“期期”作为一种语用化石,它的词汇化先是借形(构形重叠),然后再通过类推机制直接完成构词(构词重叠)。
    语气副词“期期”受其来源影响,在表达上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只用于文言气息较浓的语句中,表达某种个人的观点和建议。“期期”后面常常带有“以为、认为”之类用于表达个人观点的动词性成分,或可添加这类动词性成分。
    当代汉语里,副词“期期”的发展趋势受到两股力量的影响和冲击:一是拟声词“期期”(包括“期期艾艾”)对副词“期期”的影响,“期期”、“期期艾艾”作为表口吃的拟声词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见,在使用频率上处于绝对优势;一是其他同类语气副词(如“一定、必定、务必”等)对副词“期期”的冲击。因为副词“期期”的语用环境受限,一般只能出现在文言性的表述中,所以使用日益减少,人们更喜欢选用现代汉语里较为常用的一些同类语气副词来进行表达。副词“期期”的使用频率与其他同类副词相比,差距悬殊(北大CCL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副词“期期”的使用情况不到100例),从长远来看,发展趋势堪忧!
    本文主要以“期期”的演化为例,来讨论显著事件及其认知结果对语言发展的影响问题。实际上,显著事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既是历时的,也有共时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显著事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必将变得日益明显。这里再略举一个近年的案例,以为佐证: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一标题的出现,立刻让“给力”一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给力”的使用频率急剧上升,并且成为2010年度排名第一的年度热词。其实,“给力”本是一个方言词语,之前在网络语言中也有使用,但是因为权威媒体《人民日报》的使用,让其成为了一个显著语言事件,并有力推动了“给力”一词的使用层面,使其从方言词语成为普通词语,从低频词语成为了高频词语。
    本文初稿曾以《副词“期期”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讨论》为题在“第三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2015年11月13-15日,湖南师范大学)上宣读,会后有较大修改,又以现题在“第一届汉语史研究的材料、方法与学术史观研讨会暨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成立大会”(2016年6月23-24日,南京大学)上宣读,得到朱庆之、汪维辉等先生的指教,谨此致谢!
    ①“期”的词义解释和用例部分参考了《辞源》(商务印书馆,2010年重排版)和《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