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汉语词缀功能刍议(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刘群 参加讨论

        (三)标注抽象意义
        语法上同类性质的词语往往具有某种相同的概括意义,也就是抽象意义。如“走、跑、跳、蹦、来、去”等词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可以概括出“表示动作、行为”的共同意义。这就是抽象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同的是,抽象意义还带有较强的词汇意义。也就是胡裕树所说的“表示一种比较抽象的词汇意义”。如“反、超、不、泛、嫂、热、手、哥”等词缀。在此,以“家”为例进行讨论。
        甲骨文的“家”,字形像屋子里有一头大腹便便的猪。对古人而言,圈养的生猪能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因此蓄养生猪成了定居的标志。所以,“家”的本义是“蓄养生猪的稳定场所。”在此基础上,“家”又引申出其他意义,其引申过程具体如下:
        蓄养生猪的稳定场所(名词)
        ↓扩大引申
        由配偶关系构成的最小社会组织(名词),如家务、家丑、家教、家书、娘家等;
        ↓借代引申
        群落、族群、民族(名词),如家谱、家族、家史等;
        ↓扩大引申
        派系、流派(名词),如道家、法家、儒家等;
        ↓借代引申
        有一定专长的人员(词缀),如思想家、音乐家、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慈善家等。
        丁声树认为,词缀“家”“表示从事某种专门事业的人”。[8]此义并未完全虚化,还隐含有明显的词汇意义的痕迹。
        再如,“族”表示“具有某一共性的一类群体”,如工薪族、月光族、上班族、低头族等;“体”表示“某种语言表达模式”,如动车体、甄嬛体等;“非”用在名词前,表否定,如非团员、非学生、非上声等。
        词缀的语用功能
        词缀的语用功能,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所承载的语用价值。语用功能的存在,使得词缀作为构词要素既突出词根语素含义的某一个方面,又促使词的语义表达更生动形象,更具有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一)突显形象色彩
        汉语中有一类双音节的叠音词缀,如“油油、嘟嘟、辣辣、溜溜、忽忽、巴巴、彤彤、扑扑”等。胡习之称之为形容词叠音后缀。[9]叠音之源可追溯到《诗经》的叠字,如“杨柳依依”“狐裘黄黄”“蒹葭苍苍”“关关雎鸠”。有的叠音固化为可独立运用的叠音词,如“茫茫、皑皑、依依、潺潺、谆谆、靡靡、悠悠”等。有的叠音则失去独立运用的资格,成为只能构词的词缀。这类词缀,我们称之为叠音词缀。关于叠音的语用问题,陈望道曾从语音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一)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或(二)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10]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叠音音节的重复叠加,更能强化和彰显汉语的韵律之美。
        除了语音上呈现的音乐美,叠音由于附加程度形状的加深或动作的反复,能够引起形象上的联想,因而叠音也具有较强的形象色彩。“形象色彩是语言单位所附的各种形象性,是词语及其内部形式所引起的形象感觉。”[11]汉民族较强的联想、内省、体验、感悟的思维方式,在造词上的体现就是“观物取象”,即“不直接诉诸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是寻求相应的具体形象使概念有所依托,生动可感。”[12]这种具象造词的文化心理,大大开阔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增强了它们的形象感。词语的形象感,也就是词语所指称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感性反映,其中以视觉形象最为常见。如,“肥嘟嘟”的“嘟嘟”,通过静态的视觉感悟,夸大肉肥得发颤、流油的样子。其次,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感觉也能呈现形象感。如,“绿油油”的“油油”,通过味觉体验,具体描述“绿的状态或程度”,形象地显现植物翠绿欲滴的特点。“火辣辣”的“辣辣”是典型的味觉词语,但是已不直接表示味道,而是通过对味道的联想引申来形容人体对日晒的感觉或内心情感。“光溜溜”的“溜溜”,通过触觉感受,说明物体没有遮蔽的程度。
        (二)突显感情色彩
        词缀,作为构词语素,其表情色彩是不固定的。所以,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没有专职表示感情色彩的词缀。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词缀,由于受词根语义或整个词语语义的影响,可以表示一定的感情色彩。如“郭老、刘老、孙老”中的“老”表尊重的色彩,“老虎、老鼠、老鹰”中的“老”则表厌恶的情绪。再比如“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