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建军大业》的历史担当(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文艺报 蒋应红 参加讨论

    “英雄”作品的历史担当
    《建军大业》之所以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就在于创作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客观展现历史,用崇尚英雄的激情真实抒写英雄。该剧在深掘历史史料的过程中,熠熠生辉地复原了中国共产党雄浑壮丽的建军史。
    《建军大业》用文学的形式再现历史的丰富,出于史入于文,在故事的细节处表现历史的生动,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阅读中铭记这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的历史。而其中展现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英雄气概,直到现在都在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奋勇争先。英雄的意义历久弥新。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军大业》及其《热血军旗》的两大主题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该作品将叙事视角定格在黄埔军校时期,通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集中呈现出一群热血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乐观、大公无私、严以律己的革命素养。如在北伐战争中,风华正茂的第一代共产党人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在“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民族大义中展现出“视死忽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而在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面对共产党员锐减、党内分化严重的局面,他们依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生命和鲜血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和平安定,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以陈延年、蒋先云为代表的英烈将自己的年轻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或血浴疆场,或英勇就义,他们一个个铮铮铁骨,朗朗硬气,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伟大征程中树立起一座座丰碑。斯人已逝,而他们的精神却凝固成坚不可摧的军魂,从建军之初始终贯通,与当下强军的伟大实践一脉相承。这种精神遗产,也必将成为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热血腾细浪,军旗映日红。《建军大业》《热血军旗》让我们回到了历史的现场,通过对“英雄”的精彩书写让我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在这部作品中“圆梦”式显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中国不缺英雄,缺乏的是对英雄的深度挖掘和正确书写。只有不断创新艺术展现技巧、提高思想表达能力,中国的“英雄”作品定然会迈入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