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李辉:眺望之时,追寻着他们的历史思索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北京青年报 木子吉 参加讨论


    
    李辉,著名传记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记者、编辑。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萧乾传》《巴金论稿》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一书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3年散文家”奖项。
    
    答题者:李辉
    提问者:木子吉
    时 间:2017年11月
    清瘦,衣着朴素、背着帆布袋的李辉走路轻快。秋日的阳光明媚了一会儿,脚下的落叶偶尔被带起翻飞。他笑起来像个孩子,特别是说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又做成了一些,整个面庞笑得都开阔起来。
    交谈频频被打断,不是来电谈事就是路过的熟人老少,纷纷过来打招呼,其乐融融。
    五四后的诸多文人大家,像冰心、巴金、沈从文、贾植芳、萧乾、丁聪、黄永玉、冯骥才……李辉和先生们均交往深厚,过往的将近四十年间,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氛围中,他的“文学营养的雪球”越滚越大,汲取不断。如同他在《自由呼吸》中所说,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影,注解着历史行程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眺望之时,感受着文化创造的力量,追寻着他们的历史思索。
    “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很多。尽力把事情往好了做,淡泊名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李辉说。
    1/ 刚刚退休,现在什么状态?
    退休一年了,状态其实跟过去也差不多。退休之后可以做更多有意思的事,现在正做几个比较大的项目,一个是《副刊文丛》。我做了一辈子副刊嘛,现在让读者去图书馆翻报纸看副刊的可能性很小,五四以后的副刊可以说是“半部文学史”,像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冰心的《繁星》、《春水》,巴金的《家》,全是在副刊连载的,可以说,没有副刊,中国现代文学不可能如此繁茂。
    前年就在跟大象出版社合作,今年年初已经出版了15种,两个系列,一个是专栏系列,一个是个人文集系列,2018年的书市将推出26种。我想用十年的时间,加大气力把五四以来副刊上重要的经典出300-500种,而且是把全球华文副刊一网打尽——目前美国纽约《侨报》的纽约客闲话、大公报专栏、台湾联合报的专栏都放进来,这是个持久项目,我想把副刊的资源都集中起来。
    第二个是去甘肃张掖的河西学院。河西学院是复旦大学一帮一的对口学校,我老师贾植芳的书先期捐过去,并在那里建了“贾植芳讲堂”。去年至今“贾植芳讲堂”讲了13讲,请到一些很有名的先生去。大城市学校里有很多名人讲堂,大家(对于名人)都习惯了,但在西部边缘的学校,请来梁鸿、马未都、熊光楷、曹景行、毕飞宇、陆天明、王亚彬等等,后面还有好些人都要去, 一月中旬白岩松也会去…一千人的礼堂每次都爆满,这对学生来讲是四年难得的一次。同时我提议河西学院成立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准备做1978年以来40年的非虚构书目,让总书目形成一个非虚构文学史的状况。
    2/ 您的主要工作经历在《北京晚报》及《人民日报》,您怎么看待纸媒体和新媒体?
    现在很多报纸副刊都有公号,像文汇报、北青报,靠讲座、靠活动和读者取得联系,使他们对纸媒有一种亲切感。但是这个能延长多久,现在也不敢说,因为不知道微信之后又会出现什么高科技的产品,想象不到的。
    我觉是你的知识面越广,会想的点子也就越多,内容为王。现在微信上很多转来转去的,真正的还是要你自己对历史的判断、史料的搜集和突然的灵感,这个是文章的精髓。今年《环球人物杂志》让我开专栏,我想了想,叫作“先生们”。这些年影响我的先生很多,我愿意多写写他们。先写长的,再压缩一下给杂志,明年大象出版社准备出版。
    3/ 您写作的领域“巴金圈子”和“胡风圈子”,是如何建立的?
    我1978年2月进复旦,年底认识了贾植芳先生,当时和同学陈思和聊天,都对巴金感兴趣,就一起研究。1982年到北京之后,我在晚报当记者,找到当时健在的熟悉巴金的人,萧乾、冰心、卞之琳……所以说我运气好,接着胡风分子“一网打尽”,这就是我的两个圈,巴金一个圈,胡风一个圈。
    我当时跑文艺口,中学时我就跳舞,音乐舞蹈这一块很熟,像80年代的很多报道,李谷一、李双江、克里木等都是我写的。我一直在想写一写1982年前后文艺记者的一些状况,好多人的信我都留着,像王景愚、朱明瑛、李谷一、李双江、梁波罗等好多人的信我都留着,明年有时间要好好写一写那时候的文艺界,王昆、胡松华、刘秉义、张权等我全采访过,这样的文章不同于文学界,写出来很有意思。
    4/ 和先生们在一起的相处之道?
    跟先生们打交道,不为名利,喜欢书,喜欢他们的故事就行了。他们能感觉到你不是唯利是图那种人,想真心做事,这点他们是很信任你的,知道你在踏踏实实做事。我经常去聊聊天,也不一定是要做什么,信任很重要。有的人说你跟黄永玉那么熟怎么不学画画写字呀?我说我要学画画写字人家会认为是攀他,想做他弟子……跟他们就是信任,所以他们很多事情愿意让你做,老先生们的书信日记都交给我整理,比方说黄宗英、冯亦代往来书信给两边的孩子都不合适,“那就留给李辉吧”。比方说丁聪的
    很多事情我也在做,跟他的家人也很熟,他去世后和他的孩子关系都很好。上海枫泾成立了丁聪漫画馆,下月要搞个展览,怎么布展也要我去看看。我准备出的“副刊文丛”第二批里就有《阿Q正传》,这是1921、1922年在晨报副刊连载的,40年代丁聪画过20幅《阿Q正传》的木刻,我把这个版画附进去,又把毕飞宇在河西学院《阿Q正传》的演讲放在后面,这样把鲁迅、丁聪、毕飞宇三个人合成一本很棒的书。
    其实老人们也很好,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时批评你,不对也无所谓,不是很大的事。像黄裳先生是藏书家,不怎么爱讲话,文章写得漂亮,他的往来书信我都留着。后年是黄裳100年诞辰,我把他写给我的120封信扫描,请黄永玉写了书名《黄裳致李辉信札》,明年用线装本出。像贾先生与我的一百多封信,我已经捐了三分之一给河西学院,剩下相关的书信以后会集中放一个地方,这也是最好的归宿……做不完的事,就是要对教过你的先生们有所回报。
    5/ 能与这么多大家名人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共事,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首先就是能够让我不浮躁,能够踏实下来好好做事。这些老人就是想做事,名利对老一代的来说无所谓。像毕飞宇、白岩松比我小,有什么事情让他们去,时间排开的话他们肯定会去,他们也愿意做这些事情。在七十岁之前身体还好的情况下,我每年能够去两三次(河西学院),每次带两三个人过去。
    萧乾鼓励我不要放弃毕业之后就很少用到的英语,在我最低落的时候会不断写信来劝我做点事情,对这些先生我是感恩。老天眷顾,我赶上了好的时代,怎么回报?做事就是回报。
    6/ 最怀念的先生是?
    当然是贾植芳先生。大学三年多,包括大学毕业我到北京,他写了很多信给我,也给他的几个好朋友,包括牛汉写信:“他独自一人到了北京,没人招待,你们多关心照顾。”巧的是写给牛汉的这封信,十年前潘家园有个摊主找到了带过来给我看,当场我就买下来了,这也是缘分。1982年我到北京后他给我写了一百多封信,大小事都过问,包括我爱人做手术,他会写好几页纸告诉我注意事项,真心像父亲一样对待学生,让我非常感动。
    萧乾对我影响也很很深,在写作上经常指点我,“你这个标点用错了。”“你这个注也不对,有些事情你不注意细节。”90年代初,我当时心情特别不好,不想写东西,他一个月写三封信,劝我一定要踏实,要找个事来做,不要让自己泄气。后来我就听从他的建议在图书馆校勘沈从文在《国闻周报》连载的《记丁玲女士》,让自己沉静下来。后来,采访了一些跟沈从文有关的人,写了《恩怨沧桑——沈从文与丁玲》,结果就转了另外一条路。
    1997年,董乐山推荐我翻译一本《中国通》,是写美国记者在中国革命中的磨难与冒险。当时陈晓卿看到说我们可以拍个纪录片,2001年到美国去收集各种资料。原来想写人物传记,没想到却写了《时代》周刊上的封面中国人物,从1923年一直写到1978年,用了十年时间把它写完。
    几个先生都说,“你的英语不要丢,哪怕不会说要会看会翻。”所以早年在晚报工作,每天中午一个半小时一定是在翻译英语,坚持了20多年,英语没有丢,后来才能阅读与翻译《时代》周刊关于中国的报道。这主要得感谢萧乾。给萧乾写传,必须英语要好才能翻译,因为他跟福斯特、奥威尔交往很好,我要看那些往来书信。后来就翻译了福斯特的随笔集,又翻译他的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像滚雪球一样,挺有意思的。
    7/ 您怎么看旧时的文人之间的友情和为人之道?
    老一代人他们之间有时也会争来争去,吵来吵去,但是不影响他们后来的友谊。比如30年代巴金和李健吾、巴金和朱光潜都有争论,但争论过后友谊还存在。比方最有名的就是巴金和沈从文。两个人文艺观完全不一样,沈从文主张节制,巴金主张发泄激情,两个人经常争吵。沈从文说他们经常吵来吵去,巴金也说两人吵来吵去,但是吵不影响友谊,1931年认识沈从文,他住青岛说你让巴金来,结果巴金就去了,去了就住在他那儿,后来结婚就给他写请柬……文艺观点不同完全不影响交往和他们的友谊。1985年巴金最后一次来北京,去看沈从文,没有电梯,他爬上五楼去看沈从文,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三年后,1988年沈从文就走了。
    8/ 作为传记作家,您如何确立自己的写作风格?
    第一本其实是歪打正着,过去主要写评论。当时我的同事调到文联出版社找到我说能不能写传记,1986出版了《萧乾传》,这也改变了我后来的写作方向。实际上写传记就是写一个人的历史,不单单是一个个人的故事,而是与时代紧密相连;我写传记,原来是想讲故事,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史料的支撑,像写《传奇黄永玉》时,我基本上把他的资料都找齐了。我想这三十年要说最重要的有三个,一个是《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因为它不可替代;一个是《沧桑看云》,是另外一种文化的写法;然后是《封面中国》,它们体例不一样。
    现在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多讲座、论坛,能做很多事。然后就是有新媒体手段,像我做“地名古今”,汇集全国各地的人谈当地地名的故事。从去年我改版做了六个栏目:“回家的路”“故居寻访”“我的漂泊”“我说地名”“行走天下”“倾听讲述”。
    9/ 据报载,沈从文曾先后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提名并入“终审”名单,可惜种种原因与“诺文奖”擦肩而过,您怎么看诺文奖评选?
    沈从文80年代中期一直被提名,排名都在前面,如果1988年5月他没有逝世,也许那一年会当选。记得马悦然在《南方周末》接受采访时说,他听说沈从文去世,打电话去中国驻瑞典大使馆询问消息,对方回答说:“沈从文是谁,我们不知道。”后来他打电话来问我,我告诉他了。这件事如果不是他说出来,我都忘记了。我想,如果沈从文不去世,能够获诺贝尔文学奖,一定是非常棒的事情。不过,他的经典作品在那里,永远有价值。世界上有不少著名作家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影响永远在。对沈从文我就是这么看。
    10/ 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从您的文章里能看到深厚的“复旦情结”,复旦是否开启了您文学梦想?
    像我们这一代,之前没上什么课,初中高中基本就劳动,不上课的好处就是玩得开心,唱歌跳舞,小时候喜欢写东西。1977年10月份宣布高考,12月就考,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基本就靠平常积累了。中学办墙报、知青点办墙报、招工到子弟学校当老师,这些对我是有好处的。
    到复旦后,年纪大的同学他们读书很多,我们反而读得很少。大学二年级开始我基本上就是埋头研究巴金了,后来我和陈思和的毕业论文就是贾植芳指导的,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的《巴金论稿》,也是我们俩的第一本书。我在晚报是副刊组副组长,调到《人民日报》文艺部,就是当普通编辑,直到去年十月退休。我很自由,完全放得开,《人民日报》的环境很好,不苛刻,可以踏实做自己的事。
    11/ 和“文化名人”的同学们如何交往?
    对,我们班很多有意思的人。像卢新华写《伤痕》还没毕业已经很火了;王兆军发表《拂晓前的葬礼》时,与莫言、阿城等五人一起,列入作家出版社“文学新星丛书”的第一批出版;写《秦王李世民》的王海平,巴金的儿子李晓,写报告文学的胡平、张胜友,都是同班同学。班上同学之间都是很纯的关系,交往都很随便,没有什么特别的。北京的同学聚得多一点,全班同学几年聚一次。
    12/ 对于文学爱好者和晚辈您有何忠告?
    我没有什么忠告。按照自己的兴趣读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做人坦荡些,真诚些。保持自己正常的精神状态,不与人争,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
    13/ 您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还是都和做文章有关,比如做“地名古今”公号的审稿、改标题呀等等。以前会在健身房锻炼,现在觉得年纪大了不能太猛,平时会走走路。
    14/ 您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前天在深圳讲座,我讲的是方成,文人嘛,就是做你感兴趣的事情,淡泊名利。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做,尽力而为,能做到哪个程度就做到哪个程度。做你爱做的事,就可以了。
    15/ 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30多年,做了自己喜欢的事,这就是成就。未来还会继续,我不敢断定还会做什么,因为我还有很多纪录片,像吉林卫视的《回家》栏目我是总策划,做了15年,已经拍了几百个人物。
    16/ 最大的遗憾?
    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没什么遗憾,小的遗憾都不重要。兴趣决定你要去做事,做的事和你的兴趣相吻合,就是圆满。
    17/ 最珍惜的财富是什么?
    我最大的财富就是收获了这些先生们、同事的友谊和他们对你的关爱,这个财富会源源不断。因为你不知道人生会遇到什么坎坷,遇到坎坷时有先生们提携你,这是最大的财富。我的心态好,和部里的年轻人关系也好得很,有什么事发到群里他们这个帮我打印、那个帮我扫描,很融洽。
    18/ 有没有最难忘的旅行?
    每次旅行都难忘,每次都不一样。我是喜欢玩的人,回到北京集中写东西,写完就出去玩。这些年大概去了二三十个国家,去意大利、瑞典,去加拿大的瀑布。像在布拉格寻访卡夫卡的墓地,在英国寻访奥威尔墓地,去瑞典回来后翻译的卡尔拉松的《我们一家》文化绘本……有的风景令你激动兴奋,有的接触到的故事能让你写几篇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难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