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楚小庆:欢乐时代的审美品质——《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简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中国艺术报 楚小庆 参加讨论


    《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以辩证思维和跨学科视野直视大众文化崛起及其相关文化现象与审美变迁,以鲜明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展示时代进步、引领社会风尚。该书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结合当代文化转型与审美范式转换等问题,从美学分析与哲学批判高度研究现实性极强的、以大众文化现象为焦点的文化泛化与美学变革,原创性地提出大众文化审美化的文化合理性与时代弊病,深刻阐明社会学美学的理论范式,力倡文化化人、艺术养心。
    该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学理性,是一部值得称道的有思想见解有思辨品格的理论著作。它前有“绪论” ,后分五章:第一章分析形成经典文化衰落与大众文化勃兴的强弱势差原因,如时代氛围、文化变迁与发展范式等;第二章分析大众文化崛起后审美范式从传统形而上学走向当代社会行为学的转换过程,剖析文化转向的审美机理;第三章探讨大众文化时代的快感体验与审美伦理;第四章从哲学美学角度分析消费时代的审美主调与喜剧美学的时代弊病;第五章从审美实践与叙述批判角度探讨大众文化的欢乐诗学。
    大众文化的确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文化现象,其审美品格更是纷争迭起。 《欢乐诗学》指出,大众文化的审美实质是一种以“欢乐”为核心理念、以新型技术拓展想象时空的自由体验。大众文化的审美化促成了审美与生活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但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同时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大众文化诚然离不开娱乐性,但仅有娱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其与文化中某种更根本而深层的东西融合起来时才富有价值。
    《欢乐诗学》提出,从经典艺术美的陶冶到关注身体感觉与生理欲念的快感美学,从经典艺术的“人”之代言到当代文化的大众体验,从经典艺术的文字想象到大众文化的图像复现,从经典艺术的观念幻象到大众文化的身体喜剧,当代审美实践步入剧烈的转型重构进程,其文化立场和理论视阈被迫做出深度调整。该书认为,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既着意审美愉悦的欢乐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在世俗化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黑洞”状况,实现真正的审美解放。在内容为王的创意时代,迅速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含量和审美品质,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本书作者傅守祥:温州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