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和杭州越剧院去普林斯顿大学演出,适逢该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年一度的大学排行榜上超过哈佛独占鳌头。我们都很兴奋,来接我们的大巴司机也熟知此事,但他回应我们的淡定语气不亚于一位大牌教授:这种排名嘛,不必看得太重。校园里也是波澜不惊——没有一条“热烈庆祝”之类的标语,这个260多年历史的大学看不到一座时髦的建筑,处处是淡雅的古色古香。那剧场有一百好几十年了,设备有点“落后”,但声音极好,六百座的场子完全无需电声;挺大的舞台不许放布景,因为后墙全是壁画和类似教堂的嵌花玻璃。剧场经理担心这规定会让导演不高兴,但导演连声说好——这舞台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和我们带去的戏还挺配的。 普林斯顿的剧场简洁,管理也简单——不必花钱买票,只要在网上订下票,看戏时来取就是。他们的简单绝不是草率——每场演出后艺术家都要留下来,和观众一起交流。台下高人多多,有位国际易卜生学会会员熟谙名剧《海达》,看过几十种演出,说我们改编的《心比天高》既保持了原剧的精华,又呈现得完全不同凡响;普林斯顿的戏剧教授看到我们的演员把越剧的超凡技巧和斯坦尼的心理现实主义结合得天衣无缝,问是怎么做的;还有一位老教授被《海上夫人》触动了心弦,哽咽着感谢我们如此美妙地演绎了婚姻重要的主题——这个题目容易变成说教,在美国已然很难看到。 这两个戏在纽约大学思歌博演艺中心的演出是卖票的,但演后也有同样的讨论。美国人的解读多种多样,同样是女主角超长水袖的激情舞蹈,有的人看到了蝴蝶,有的人看到了花朵。在演出的四个学校几乎都听到一个共同的问题:怎么会想到用戏曲来演绎乍一看截然相反的易卜生的?但引申而来的结论好像都是:原来各国的艺术就是这样的——习相远、性相近。 八年来我和不同的戏曲剧组访问了十几个国家,剧目既有西方经典的改编如易卜生和《王者俄狄》、《朱丽小姐》,也有原创的京剧系列短剧《孔门弟子》;演出场合既有大型戏剧节,也有常规演出季,还有大学的国际研讨会等;这些出访有一个共同之处:演出之外都有互动的讨论或是教当地人的实践工作坊。这样的文化交流是非营利性的,肯定挣不了钱,我们的“收益”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中华文化。相比近年来不少高调出国演出的豪华团,这些剧组都比较“寒酸”,而我们的东道主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至少会负责落地后的全部费用,绝不会要我们付场租。意大利最大的国营剧院“米兰小剧院”看到上海戏剧学院的《朱丽小姐》在常规演出季中很受购票观众欢迎,特地邀请该剧来个Encore,明年再去演一周。 前不久看到媒体热议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中国秀。两会上有位文艺界委员说,“金色大厅”中国演出扎堆的现象是她开了个“坏头”。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的文化参赞则说,他一直忙于应付国内去的团体,仅八个月就接待了133个中国演出团。那些团大部分都是用公费自娱自乐去“镀金”的,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人来看,送票的对象主要是当地华侨,送得人家不胜其烦。近年来国家对文化的投入增加了很多,这本来是大好事,但很多演出团体只是打着“文化走出去”的旗号,以演出为名周游列国,不但没有真正让外国人欣赏到中国的优秀文化,反而加深了外国人心目中中国“土豪”成堆的印象。 近百年来我们接受了无数的西方文化产品,常常忘了中西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其实,要让外国人真正喜欢中国的文化艺术,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和杭州越剧院去美国大学巡演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好的艺术对拓展中国文化影响力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但同时也看到了实现这一任务的极大难度。 文化交流一般都会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而西方大城市里本来就演出很多,如纽约每天光是正式面向社会售票的演出就有一百多个——这还不含任何大学的演出;如果没有高额投入的宣传,一个当地人原本不熟悉的异域作品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眼球,而为一个非营利的交流项目作高额投入又不大现实。这次请杭州越剧院去演出的思歌博演艺中心就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把杭州的越剧和谭盾的音乐会、国家话剧院的莎剧以及陶冶舞蹈团放到一起,作为一个中国主题的演出系列一起推介(但并不是扎堆同时演出),既得到了中国文化部的支持,更降低了单个剧目的宣传成本。就是这样策划也还是要做长期打算,绝不能追求急功近利。很多美国观众都是第一次看到越剧,他们说没想到越剧这么美又这么深刻,两场演出实在太少——口碑传出去已经晚了。但有了这次的铺垫,以后要再去演出,宣传起来就容易多了。 杭州越剧院美国巡演的最后两场是在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及其长期合作的洛杉矶演艺高中。UCLA孔子学院的美方院长苏珊·简恩曾在夏威夷大学以川剧研究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她精心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演出方式,在大学演越剧易卜生,在高中演传统折子戏《梁祝》和《狮吼记》等。苏珊为传统戏也逐句翻译了字幕,在演出前先做了个幽默的讲解。她说中国戏曲就像美国人热爱的橄榄球,只要明白了规则就会越看越有味道;果不其然,其后的演出中笑声不断,演后谈时师生们提的问题也非常到位,让主持人欲罢不能。 像简恩博士这样的 “超级推销员”实在太难得了,我们在努力寻找更多的简恩的同时,还应该主动地培养精通跨文化交流的人才,来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上海戏剧学院自去年起开办了“跨文化交流学”硕士专业,就以此为目标,用英语教学,面向国际学生,也招收中外文俱佳的中国研究生。第一届入学的来自剑桥大学的艾利克斯·高玛已经显露出这方面的巨大潜力,他从小热爱莎士比亚,现在又迷上了中国戏曲,下决心要融合二者之长,到中国全国和世界各地去巡演。加纳的菲利普·博佛则有志于填补中非文化交流这一相对的缺门,让中国的文化和投资、技术一道走向非洲。我们的中国学生中已经有了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名校的双语双文化戏剧人才。 假以时日,更多的中国的优秀文艺将会和这些更有专业素养的文化使者一起,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走近各国人民的心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