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贵州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些重要论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真研究文化自信这个课题,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关于文化结构,有着许多种界说,我们在本文中采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次说来展开对文化自信的论述。 一、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 1.中华民族独自形成了系统的原生文明。作为一个地理范畴的中国,是从上古时代华夏族在黄河流域建立的中国开始的。《诗经·大雅·生民之计》讲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反映了华夏族人认为自己居天下中央,而相邻地区为四方的观念。作为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中国,就当生成在夏商周的时代。元代人王文亮曾描述道:“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期形成的优势和魅力所在。 在那个时代,我国已经产生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文明,土地为国家和集体共有并向个体的私人所有发展,石器和铜器成为农业生产工具,集体劳动以抵抗自然力量。部族首领领导人们治水就是集体劳动一方面的见证。 在那个时代,我国进入了国家文明的阶段,与古希腊大体同步。在夏朝政权创建后的1300多年里,我国早期国家最高政权只经历了三次重大更迭,保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继承的连续性。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结构,有了军队、监狱和官吏组织系统,有了王室对诸侯的管理制度以及各方面的细化和有效的管理。 在那个时代,我国已经产生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甲骨文、金文 ,它们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今天见诸于世的10多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000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被识别的有1000多字。 在那个时代,特别是积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理论派别和体系,其中有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世界各民族的文明都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大海、大河、高山和沙漠的阻隔和无法跨越的距离,文明无法对话。我们有理由自豪,尽管在同一个时期,中国的诸子百家和古希腊等世界上的思想大家和思想高峰如约而至,但我们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典章制度等却循着独创之路,为人类文明贡献着光华。 2.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之河。中华文化已经在世界上持续存在几千年,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曾发生过的事实。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些有着灿烂文化的国家都败亡了。梁漱溟曾总结道,“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从历史的具体表现形态上看,几千年间,中华文化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具有对灾难和创伤的强大修复功能。包括王朝的更替,短暂的国家分裂和外敌的入侵,都经过了战乱和动荡。但是,无论遭受怎样的苦难,遇到怎样的灭顶之灾,走过怎样的曲折道路,中华民族始终不屈不挠、浴血拼搏、奋力抗争,最终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葆有独立之民族生命的密码到底是什么。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建立在相对优越自然地理条件上的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造就中国文化持续性的首要原因。同时,与自然的、个体的农耕经济相适应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也是中国文化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整体上讲,中华民族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未来,从来都有着坚定的自信心。抗日战争时期,即使敌我双方在经济、军事、政治组织能力和综合国力对比非常悬殊的条件下,毛泽东依然通过科学论证和严谨分析坚定指出:“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见相反: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4—515页)这就是一位脚踏中国坚实大地、吸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伟人的思想力量,这就是科学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具有的真理力量。在今天看来,明清之际,我们国家已经丧失了赶上世界发展潮流的机会。而1840年之后向西方学习,又是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割地赔款、痛定思痛的选择,带有鲜明的救亡色彩。从兴实业、建海军,到变法图强,从搞革命、组政党,到共和流产,中华民族的救亡振兴之路屡屡受挫。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的确存在很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它郑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才显得弥足珍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所以,人们毫不怀疑这样的结论: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近40年来,在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理论渊源、主题、品质、基点和目标上,一脉相承,接续探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了新的境界。靠着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引,靠着这些强大精神支柱的支撑,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大业才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4.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蕴含的道义力量。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倡导者和践行者为己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反映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三大作风树立了我们党的崇高道德形象,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党的优秀分子的自觉追求。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培育了以坚定信念为核心的井冈山精神,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核心的长征精神,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延安精神,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共同培育了以不畏强敌、保家卫国为核心的抗美援朝精神,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勇攀高峰、大力协同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等,凝结在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壮举上,凝结在许多先进集体的无私奉献中,成为我们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表征。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和其他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一起,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锻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和当代的接续传承和升华,构建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高地,成为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发前进的道义力量。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昭示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组词、二十四个字,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体现了亿万群众社会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的创造,反映了社会成员主观愿望的最大公约数。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规定着文化的性质、方向,起着社会稳定器和精神生活方向盘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概括来之不易。我国百年来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变化之剧烈前所未有。经济和政治的变化与图强相起伏、与屈辱相交织、与战争和复杂斗争相伴随,与此相关联,新思想新观念与旧思想旧观念的较量纷陈僵持。只有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国文化也出现了全新的面貌。但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又经历艰难摸索的过程。今天,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党早已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我们的文化建设实现了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相适应到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适应的转变,实现了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适应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转变。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成熟把握,根本的一条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主流一定会始终向上向善、丰富充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流一定会保持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深刻认识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1.从理想信念的高度看文化自信的价值。对理想信念的自信,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和每个党员,甚至对于广大群众,都是最可宝贵的。 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有利于强化党的领导的正义性和引领力。历史虚无主义者总是通过似是而非的历史细节的揭秘,通过对“历史真实”的“反思”,放大我们党曾经犯过并且已经纠正的错误,掏空和扭曲党的历史。历史是理想信念的载体。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认识我们党的历史,坚决回击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才能引导人们坚信我们党的历史是光荣和伟大的,坚信是我们党引领中国走向了光明、进步和繁荣,才能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 其次,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自信,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形成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的根本,靠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靠着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还是靠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邓小平理论,引领中国阔步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及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伟大实践中的运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飞跃,使我们党实现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这带给人们极大的信心: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创新成就是继承中国传统、根据中国实际条件并且汲取世界各国经验教训的成就,属于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它所指导的实践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别具一格、自成一家。 再次,对理想信念力量的信心,有利于扭转和解决现实中一些党员和群众理想信念滑坡的状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想,就与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必然的和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但一个时期以来,总有那么一些缺少理想信念的言行流布。有的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心存疑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共产主义越来越遥远,中国最终也会向资本主义靠拢;有的认为理想信念不能当饭吃,别太认真,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硬道理;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认清和勇敢面对种种现实思想问题,只是我们找到钥匙的开端。固理想之本,凝信念之魂,补精神之钙,才是巩固我们党优良思想作风的根本之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创新魄力,就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从理想信仰的大本大源上观照道路、理论、制度,体现了对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的无比忠诚,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定力,并以科学的思想理论为走向明天的中国共产党增添了意志和自信,以伟大共产主义者风范为全体党员朝着目标前进增添了意志和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理想需引领,信念须笃行,务必使全体党员牢记,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本,立好了这个本,我们才能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2.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看文化自信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土壤,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根脉。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论自信规约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包含着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形态和集中体现。文化自觉和自信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和魅力,与“三个自信”一起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从制度文化的角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和现实形态,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三个鲜明特色。一是它来源于中国人民的自主创造,从结构元素上借助由西方开启的现代国家文明体系,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错探索和实践,终于从5000年文明中、从170多年的抗争中走来,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国家。二是在传统的大一统国家的基础上实现整体转型,保持了长期统一的中国的历史延续性。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三是中国共产党主导中国现代制度的构建,赋予中国现代制度以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我们制度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正是因为具有这样一些特色,在党的领导下,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将不断得到巩固,制度的潜力活力将不断得到释放,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发展中将向世界贡献更好的中国方案,在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方面将会取得更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3.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看文化自信的价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交流融合中发展,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的国家,历史上以统一时期居绝大多数,分裂时期往往是短暂的,而且每一次分裂哪怕有二、三百年,但从团结统一的历史大跨度来看都是短暂的,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传统,反抗内外分裂和侵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大一统观念、家国一体观念,强烈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曾经在内心深处极大地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深信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为祖国的完整统一不懈奋斗甚至血洒疆场。这也成为我们今天始终不渝地追求大陆与台湾实现统一,坚定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精神源泉。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创造过汉、唐盛世,在当时的世界居于前列,这种对祖先伟大创造和伟大业绩的认识、赞颂和肯定,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我们党带领人民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获得了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心中就会涌起追赶世界潮流、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我们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来源于历史深处,牢牢地镌刻在当代中国人民的心中,必将成就于我们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奋勇拼搏。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崛起多数都与武力扩张和战争相伴随,今天的中国正朝着大国强国迈进,却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坚守“和为贵”的理念,超越西方人所谓“国强必霸”的逻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引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通过军事扩张称霸,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包括学习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拓展国内市场和拓展全球贸易来实现发展,并且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5—36页)这里所指的信心,既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累积起来的强大物质力量上的信心,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还有横扫一切颓唐之气并代之以硬朗的骨气、底气的信心。它给今天的中国人民带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不骄不躁的饱满的精气神。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价值所在。 三、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化。被人民所掌握,被人民所运用,日用而不觉,就是文化建设的最大成功。 1.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体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传统,与其他思想文化一起构筑起我国人民的精神伦理家园,深深浸染着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很早就建立了世界性的声誉,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家充分肯定,经过伏尔泰的推荐,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被写入人权宣言等政治性文件。 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共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和自信,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但我们还是有两种不自信,一种认为是革命时期诞生的革命文化打断了中华文脉,而我们现在早已成为执政党了,因此要告别革命。这是非常错误的。还有一种就是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一开始是向苏联学习,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因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三十年的文化没有什么好讲的。这也是有偏颇的。 实际上,这两种不自信的背后,有着“四个忽视”。一是忽视了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与100多年反帝反封建的、争自由争独立的斗争不相适应,尽管其自身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美德的系统与传承、具有革命性的因素等,但其结构的稳定性等使之难以发出引导人们自我革命的声音,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存在一定的缺陷。二是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这一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思想体系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求是》2017年第8期)三是忽视了中国近代以来革命斗争历史的内在逻辑,这是一个持续接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前的60多年里,近代中国已经进行了很多次革命和抗争,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先进的理论和正确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经验的集大成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转化创新者,当然这是在严酷斗争条件下不断探索创造的结果,呈现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形态。四是忽视了向前看和向后看的问题,实践着的文化是必须向前走的,孤立、静止的看,“中断传统说”似乎是有理的,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和正确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富有活力,绵延不绝。(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福建日报》2017年5月8日)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就不能割断历史,将前后对立起来,而应当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通起来,一体化认识和认同。一定要让全体人民不忘本来,不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忘党和人民培育和践行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要让全体人民不忘近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对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在文化建设中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自信我们的文化基因能够整合各种优秀文化分子,以更加从容、海纳百川的态度,在世界文明进步的大潮中充分吸收有益营养。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坚定地走向未来。 2.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确立的文化建设的方针。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后他又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这个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刻回应了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问题,是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新成果。其次是扬弃继承。几千年累积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繁杂。从个别的来讲,有今天直接适用的,从整体的来讲,必须采取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辩证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得住文化根脉,传承好文化基因。再次是转化创新。坚持实践标准,着眼于文化现代化,着眼于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现实问题和满足人民需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得到充分弘扬,服务和造福人民。 “两创”方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来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个重要方针,既用之于指导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用之于指导整个文化建设。一方面,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历史比较久远的部分,因为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历史的局限,有一个扬弃继承和转化创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待与经济深度相融的外国文化,既要有拿来主义的气魄,又要有以我为主、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坚决态度,还要有消化吸纳和防止唯洋是从、唯洋是举、一切向西看的错误做法的工作机制。“两创”方针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的贯彻,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曾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这里,明确将毛泽东对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的界定转化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界定。还明确将邓小平给景山学校题词中的“三个面向”,转化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界定。上述两个板块加起来,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六个结构要素。 所谓民族的,是指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并且应有自己的形式,就是民族形式。所谓科学的,是指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反对资本主义腐朽观念和封建残余。所谓大众的,是指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所谓面向现代化,是指我们的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治理体系相协调,有利于中华民族大踏步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谓面向世界,是指坚持文明的多样性,强调各国文化的平等地位、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强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各国文化并在各国文化间进行交流互鉴,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广泛借鉴世界一切有益文化成果,用以滋养和壮大我们自己的文化。所谓面向未来,是指我们的文化主要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为着未来的理想而采用历史的、现实的和外国的资源,加以独立创造或者综合集成创造,实现固本开新、别开生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还要下大力气、下大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管理、融入政策法规、 融入生产生活,成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才能牢牢扎根于中华大地、扎根于广大人民心中,成为中华民族永不退却的底色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