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2005年)以后,俄罗斯肖洛霍夫学的进展同样值得关注。两本《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各具特色。围绕肖洛霍夫与索尔仁尼琴的关系、通过《静静的顿河》的手稿整理和著作权辩难,“肖洛霍夫学家”与“反肖洛霍夫学家”继续争鸣。机制化的肖洛霍夫学术会议保持了肖洛霍夫学的基本热度,研究者的分层则揭示了肖洛霍夫学的新趋向。向文学之外的因素开放,向负面因素开放,是俄罗斯肖洛霍夫学的特点。 关 键 词:俄罗斯 肖洛霍夫学 索尔仁尼琴《静静的顿河》手稿 《静静的顿河》著作权 对经典作家的研究从来都不是均匀发展的,往往时而热潮涌现,时而冷落寂寞。本文主要以2005年以后俄罗斯肖洛霍夫研究为考察重点。为什么要以2005年以后为重点?首先,因为2005年是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其次,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肖洛霍夫研究史”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子项目“肖洛霍夫学术史研究”以2005年为研究下限,对此前的研究状况作了考察。[1]第三,从2005年开始的近十年里,俄罗斯的肖洛霍夫学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值得关注和梳理。 百科全书写作是这个时期俄罗斯肖洛霍夫学的一项重大收获。俄罗斯学术界有为经典作家编写百科全书的传统,如《普希金百科全书》、《莱蒙托夫百科全书》、《布尔加科夫百科全书》等。2005年后,俄罗斯出了两本《肖洛霍夫百科全书》。 俄罗斯的第一本《肖洛霍夫百科全书》,是由老肖洛霍夫研究家维克多·佩捷林一人完成的。佩捷林(1929- )是莫斯科国立肖洛霍夫大学教授。应该说他为写这这本百科全书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1965年他出版了《肖洛霍夫的人道主义》,以后陆续出版了《肖洛霍夫生平:俄罗斯天才的悲剧》(2002)、《肖洛霍夫书信。1924-1984》(2003)、《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在同时代人的回忆中》(2005)。对于这本百科全书的写作,佩捷林采取这样的模式:不但收录关于肖洛霍夫的主要作品的资料,而且关注作家与其他人物的交往,“因此这本百科全书也吸纳了对话,内心独白,对外部和内部事件的描写,对回忆录、书信和其他未必以学术性著称的文献的征引”。[2](8) 这本百科全书的结构是,按照肖洛霍夫的生平的顺序,对作家的生平叙述与对他的主要作品的百科全书描述相结合。比如在叙述了肖洛霍夫1905年至1923年的生平后,佩捷林叙述了作家最早的作品,发表于1923年的《考验》、《三人》,发表于1924年的《钦差》。然后是对《顿河故事》的逐篇描述,然后是对该作品集在批评界和文学研究界的反响的概述。此后是肖洛霍夫1926-1929年的生平叙述。这部分之后,则是“《静静的顿河》的分主题(проблематика)和人物描述”。[2](191-410)在这部分里,有这部长篇小说中的所有人物的词条,甚至包括作品中只提及一次的“某村的哥萨克”这样的人物,还有这样一些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2](340-342),“《静静的顿河》共同作者”[2](353-363)、“《静静的顿河》的创作史”[2](365-384),“《静静的顿河》中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389-398)等等。接着是1929-1931年间肖洛霍夫的生平描述。下一项内容则是“《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的分主题和人物描述”。与对《静静的顿河》的描述相似,除了人物词条而外,还有对《被开垦的处女地》的评论史、创作史的描述。在佩捷林的这本书的以后部分,除了对肖洛霍夫的生平描述而外,还有围绕《他们为祖国而战》、战争题材散文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的大量词条。 佩捷林的《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值得关注的有如下两点,首先,有针对性地就某些有争议问题做了澄清,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肖洛霍夫与斯大林做交易的说法。佩捷林指出:“谢曼诺夫在自己的书中诽谤性地(对这个举动可以选择一个更温和的词,但只有这个词才能更准确地传达出其实质)断定,肖洛霍夫遵照斯大林的指示写了《被开垦的处女地》,为报答肖洛霍夫的这一功劳,斯大林准许印刷《静静的顿河》。”[2](641)由于包含维申斯克暴动的《静静的顿河》第三部搁置在杂志和出版社不能发表,1931年6月高尔基在自己家中安排斯大林和肖洛霍夫会面。С.Н.谢曼诺夫在90年代后期在自己的文章和书中谈到了一个假设:在这次会面中,为了换取斯大林同意继续发表《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答应创作为斯大林推行的集体化运动唱赞歌的《被开垦的处女地》。佩捷林在这本《肖洛霍夫百科全书》中对这种说法作了驳斥。在“《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的分主题和人物描述”中有词条“《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创作史”,在这里佩捷林大量引用1931年前后的材料(文章、访谈录、通信)对谢曼诺夫所谓肖洛霍夫遵斯大林之命仓促写作《被开垦的处女地》之说作了驳斥。[2](641-644)在“1929-1931年”部分有词条“高尔基、斯大林和肖洛霍夫谈《静静的顿河》第三卷的出版”,在这里佩捷林详细引述了高尔基、斯大林在与肖洛霍夫见面前的对话,斯大林对高尔基说,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他已经决定出版《静静的顿河》:“‘我们会印刷这本小说’,斯大林肯定地说,‘对我们来说,它的益处多于害处,我希望我们可以跟法捷耶夫和潘菲洛夫谈妥,因为国外在谈论,说我们不但整了皮利亚克,也整了肖洛霍夫……我们不想整任何人……’”[2](509)佩捷林就从不同的角度驳斥了肖洛霍夫与斯大林作交易的假设。 其次,佩捷林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作者群体写作的百科全书相比较,这是突出的特点。对于肖洛霍夫的创作,佩捷林作了如此判断:“这是一本关于俄罗斯天才作家悲剧的百科全书。这位作家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部分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尽管在前进道路上有种种艰难阻碍。此后,书报检查、官方的意识形态总是横加干涉,阻碍创作进程,减损所创造的画面上的真实性。”[2](8)佩捷林明确指出:“对《他们为祖国而战》的政治删节要归罪于勃列日涅夫。”[2](800)佩捷林叙及,1968年《他们为祖国而战》被搁置于《真理报》编辑部,被《新世界》、《十月》、《顿河》杂志拒绝发表。佩捷林还引用了肖洛霍夫致勃列日涅夫的两封谈论《他们为祖国而战》的信。佩捷林指出:各杂志得到了指示,“用瓦西里耶夫的话说,下指示是因为,这部长篇小说的几位主人公死于镇压,即死于斯大林的专断。”[2](896-897)佩捷林还引用肖洛霍夫儿子米·米·肖洛霍夫的回忆:本来肖洛霍夫打算将《他们为祖国而战》写成三部曲,第三部写战争结束后的时期,写斯特列里科夫将军从俘虏营直接进了自己人的集中营,但他们保持了高尚的心灵品质。米·米·肖洛霍夫还回忆了作家在临终前焚烧《他们为祖国而战》的手稿的经过。[2](884-885) 第二本是集体编写的《肖洛霍夫百科全书》,本书的编写颇费周折,2001年制定了编写计划,2002年关于庆祝肖洛霍夫百年诞辰的总统令也将出版该书列入庆祝项目,但资金并未落实。2007年成立了“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出版基金,并与天然气工业银行签署资助合同,由俄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尤里·德沃利亚申出任主编,埃尔斯特·别斯梅尔特内伊为项目负责人和出版人。2012年这本图文并茂的1215页的大作由Синергия出版社出版。 内容全面,收词广泛,图文并茂,是这本集体的《肖洛霍夫百科全书》的突出特点。它包括这样几个板块:1)对肖洛霍夫所有重要作品的介绍和阐释;2)作家生平的重要事件,与作家有过交往、交集的几乎所有的人;3)肖洛霍夫的作品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再现:戏剧、电影、音乐作品、绘画等;4)照片和插图,该书的编者围绕肖洛霍夫的家庭、作家的交往、伟大的卫国战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诺贝尔奖等专题,配有大量的照片、作品插图、戏剧电影剧照。本书的所有词条都采用按照字母排序,便于查询。同佩捷林的那本书相比更方便好用。在佩捷林的《肖洛霍夫百科全书》里,生平事迹与作品嵌合,却又没有人名、地名索引。 深入考索,揭示内涵,这是集体版《肖洛霍夫百科全书》的价值所在。就以有关《静静的顿河》的若干词条文章为例来看,在“《静静的顿河》”这个大词条下[3](826-911),既有主编德沃利亚申写的概说,又有费·库兹涅佐夫写的“长篇小说的全民族性质”、谢·谢苗诺夫写的“主题与情节”、叶·科斯金写的“时空体”、费·库兹涅佐夫写的“地名考察”、“史实考察”、格·叶尔莫拉耶夫写的“人物原型”、加·沃罗佐娃写的“创作史”和“发表出版史”。这里既有传统的研究思路,如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人物原型”和“史实考察”。在人物原型考察部分,不妨以作品中商人莫霍夫的形象为例来看看,词条作者通过征引白色侨民作家、历史家Д.沃尔登斯基和肖洛霍夫研究家Г.西沃沃洛夫的考证,证实了作品中莫霍夫的形象的来历——顿河上游著名的商人家族莫霍夫,接着还考察了莫霍夫家族同作家本人的爷爷——三等商人肖洛霍夫的关系。[3](887-888)在史实考察中,《静静的顿河》第4卷第14章描绘了在莫斯科亚历山大车站举行的欢迎最高统帅科尔尼诺夫的仪式,百科全书的作者转述了1917年8月15日《俄罗斯言论报》的报道,以及历史学家Е.马尔蒂诺夫1927年出版的《科尔尼诺夫(政变图谋)》一书的描述,将它们同肖洛霍夫的描写做了对比。[3](829)《肖洛霍夫百科全书》也采用比较新颖的视角,比如对《静静的顿河》的“时空体”(хронотоп)作分析。词条作者指出,在肖洛霍夫的笔下,时空具有独特的不可重复性,比如在《静静的顿河》的书名里,融合了时间(在暴风雨中顿河也是狂怒的)和空间(顿河是流淌在具体的空间里的)。[3](845)在《肖洛霍夫百科全书》中还有“肖洛霍夫创作中的死”[3](772-780)、“肖洛霍夫美学中的哲学观念”[3](957-966)等词条。 呈现事实,略加点评,这是集体版《肖洛霍夫百科全书》的文体风格。作为作者群体创作的百科全书,其总体风格是藏而不露,略似我国史传中的“春秋笔法”。这一点,与前面的佩捷林写的百科全书形成对比,佩氏则是指点臧否,直言不讳。比如,同样谈及谢曼诺夫的肖洛霍夫与斯大林作交易说,这本百科全书如此写道:“90年代他常常强调И.В.斯大林在《静静的顿河》出版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假设:肖洛霍夫与斯大林之间为了出版《静静的顿河》而达成协议,作为交换作家在《被开垦的处女地》中支持农村改造。这样的假设没有得到材料的支持,且受到一些研究者驳难。”[3](759)关于叶夫图申科与肖洛霍夫的过节,作者采取了客观直叙的方法:讲述了1961年叶夫图申科因为发表《娘子谷》受到批评,他去维申斯克向肖洛霍夫求救。1965年肖洛霍夫在斯德哥尔摩谈及对叶夫图申科的看法时,对其评价不高。然后引用了叶夫图申科纪念肖洛霍夫的文章《铿锵有力的话语》,也谈及叶夫图申科“反肖洛霍夫的”文章《同粪堆斗剑》,并说该文“引起了读者的一系列否定评价”。[3](218-219)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并不多加评骘。 这本集体版的《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对肖洛霍夫在中国的出版和研究状况有所涉及。该百科全书有鲁迅的词条,介绍了鲁迅生平和他对译介《静静的顿河》所做的工作。[3](436)在“《静静的顿河》在国外:出版、接受、影响”这一词条的“中国”部分里,介绍了1931年上海出版《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第二部的情况,提及鲁迅的后记;50年代、80年代的出版和研究状况,提及了孙美玲、李树森、徐家荣、何云波和刘亚丁的研究。从该词条后的参考文献看,该词条作者参考了我本人发表在《21世纪小说杂志》(Роман-журнал XXI века)上的《米·肖洛霍夫在中国的生命三境》(Три жизни М.Шолохова в Китае),以及孙越(Сунь Юэ)、谢波(Се Бо)等的文章。[3](916)在“《被开垦的处女地》在国外:出版、接受、影响”这一词条的“中国”部分里,介绍了1936年周立波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的翻译和他写的译后记;50年代中国的报纸上大量发表的学习《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文章;关于80年代的情况,《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写道:“鲁迅、戈宝权所开辟的中国肖洛霍夫学获得了孙美玲、李树森和刘亚丁等才华卓越的继承人。”[3](632),接下来还引用了笔者的专著《顿河激流——解读肖洛霍夫》中的一段话:“肖洛霍夫的创作的价值在于,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带着同情所描写的戏剧性事件成了当代作家、当代社会反思历史的对象。肖洛霍夫不同于盲目信仰的人,他保持着理性反思和批判的能力。”[3](632)百科全书还介绍了2000年北京出版8卷本《肖洛霍夫文集》的情况。[3](632) 对话性依然是这个时期肖洛霍夫学的突出特征。从各种期刊发表的肖洛霍夫研究论文来看,逐渐结束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贬低肖洛霍夫的趋势。但有关争论还在继续,维护肖洛霍夫声誉的研究者们还在同“反肖洛霍夫学家”们争论。“反肖洛霍夫”或“反肖洛霍夫学家”是由费·库兹涅佐夫提出来的。[4]如尤·德沃利亚申在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和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作者和主人公统一的当代阐释》一文中指出,利用肖洛霍夫在苏共23大抨击达尼埃尔和西尼亚夫斯基等事实,反肖洛霍夫学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设:“有这样的伟大的艺术作品,其作者的个性特征因其道德状况而与作品完全不相称”;“显然,对于反肖洛霍夫学的支持者来说,污名化的形式不能做的过于明显和露骨”。[5]驳斥这样的假设,成了德沃利亚申这篇文章的逻辑起点之一。当《静静的顿河》手稿排印版出版时(下文详叙此书),评论它的文章的标题径直就是《对反肖洛霍夫学的回击》。[6] 也许在其他作家的评论史上未必会有这样的奇观:肖洛霍夫评论史似乎伴随着一个重要“出场人物”——索尔仁尼琴。这两位俄罗斯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去世多年后,他们各自的学术粉丝依然相互仇视,掐架不休,愤怒的火星甚至喷溅到了文学场域之外。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闭幕式有个令人炫目的文学桥段:演员扮演的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布尔加科夫和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出现在体育场中间的书房里。肖洛霍夫只以肖像的形式在空中漂浮了片刻。《文学报》过去一直“扬索抑肖”,可是该报2014年第8期(2月26-3月4日)以类似于社评的方式对这个文学桥段表达了自己的激愤(考察该报倾向的演变不是本文的任务):“在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在那些给俄罗斯文学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家队伍中,几亿观众没有看到肖洛霍夫。但是却看到另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面孔,他是攻击《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毫无缘由地指摘他剽窃的始作俑者之一。行事方式似乎有意为之,留在索契的俄罗斯客人,尤其是外国客人心目中的,是反对这个国家(奥运会的主人)的作家,而不是为它忠实效劳的作家。”[7] 2010年《涅瓦》杂志发表了已故作家费·阿勃拉莫夫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札记《时间属于谁。肖洛霍夫与索尔仁尼琴》。在本文中,曾经与维·古拉共同编撰《肖洛霍夫:课堂讨论提纲》的费·阿勃拉莫夫,对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作为作家的命运作了比较:“两个最高奖的荣获者。也被认为是处于对称状态的对立者:一个是支柱,正统思想、党性、社会艺术的标杆(尽管有人说,在捷克斯洛伐克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时,他说:谁知道呢?),体制的支柱,各届领袖的红人:另一个则相反,是最决绝的敌人。造反的天使,国内外反对势力的支柱。”[8]阿勃拉莫夫高度赞扬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认为这是人类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但对肖的政论文则表示颇为不屑,进而指出“肖洛霍夫的命运再一次提醒人们:哪怕是最强大的才能也会毁灭,假如他不被真正的人性的光辉所照亮。由于缺乏真正的精神韧力以及自我的道德支撑,肖洛霍夫无力抵抗自己时代的攻击,无力抗拒时代粗暴的使人腐化的力量和诱惑。成就肖洛霍夫的力量也毁了他。”这个时代需要另外的作家,这个作家就是索尔仁尼琴。“作为一个人,索尔仁尼琴的公民功勋对我们的时代具有特殊意义。一个普普通通人同整个体制决斗,仅仅凭借鹅毛笔的挥洒就描绘出了整个民族的命运。索尔仁尼琴会取胜吗?他取胜了,靠什么?就靠语言。……在他的语言中汇集了我们社会在50年来所累积的恶毒和仇恨。”[8]阿勃拉莫夫认为,索尔仁尼琴同样有缺陷:他陷入狂热的弥赛亚意识中,这使他盲目过于高傲,剥夺了他的理智和客观性,使他走极端,而这正是缺乏深刻的道德文化的结果。阿勃拉莫夫对这两位在世的大作家作了严厉的道德审判。札记当时没有发表,2010年发表,自然成了当今肖洛霍夫学的新收获。现在依然有不少比较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的论文。比如,瓦·奥西波夫的指出,Л.萨拉斯金娜写的《索尔仁尼琴传》涉及到肖索关系时每有不实之词。[9] 《静静的顿河》手稿的整理出版与对肖洛霍夫著作权的质疑,依然是肖洛霍夫研究的对立景观。 2005年以后开始了对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手稿的整理出版。现在《静静的顿河》手稿分藏于四处:1.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2.俄罗斯文学艺术档案馆;3.国家文学博物馆;4.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收藏的就是1999年国家出资买到的445页书稿,这些手稿曾交由俄罗斯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并获得鉴定证书。这445页手稿的来历是我本人曾予以报道,请参见笔者采访当时代表国家买手稿的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费·库兹涅佐夫通讯院士的访谈录:1929年肖洛霍夫本人在将《静静的顿河》第一、二部手稿带到莫斯科鉴定后,装着手稿的箱子交给自己朋友、作家库达舍夫保管。库达舍夫在苏德战争中牺牲后,手稿转到了他的家人手中,1999年国家买到这批手稿,保存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10]以这批手稿为基础,2006年出版了《静静的顿河》第一、二册手稿的影印本。这里着重介绍2011年出版的《米哈伊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手稿动态过录本》。这是一本大16开本的书,共877书。该书得到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的资助,编委会由Г.Н.沃罗佐娃、科学院通讯院士Н.В.科尔年科、А.М.乌沙科夫组成,沃罗佐娃为责任编辑。参加过录工作的都是高尔基世界文学所的研究人员,他们是:О.Я.阿列克谢耶娃、О.В.贝斯特罗娃、Н.П.韦利康诺娃、Г.А.格利汉诺娃И.П.卡扎科娃、Е.А久利娜。这些手稿包括:由肖洛霍夫注明写作日期(1925年秋)的《静静的顿河》最早两章的手稿;第一册第一卷;第一册第二卷;第一册第三卷;第二册第四卷;第二册第五卷等六部分。它们分别是肖洛霍夫的手稿,经肖洛霍夫修改的、由作家的妻子М.П.肖洛霍娃以及她的妹妹И.П.格罗莫夫斯卡娅和弟弟И.П.格罗莫斯斯基抄写的稿子。[3](730)这六部分都由整理人员写了叙录,作了注释,排印成书。从内容看,手稿及抄写稿的内容,同《十月》杂志1928年发表的版本相比较,比较吻合,在章目上有所调整。同现在的通行本比较也很接近,如,《米哈伊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手稿动态过录本》的第一册第一卷,第7、8、9章[11](157-166),同2001年莫斯科“Терра-Книжный клуб”出版社的《肖洛霍夫文集》中的《静静的顿河》第一卷的相应3章是基本吻合的。[12](44-53)在手稿中,个别词采用非规范的拼写,如手稿中的“щто”[11](157),“чево”[11](160),在2001年版中则为规范拼写“что”[12](44),“чего”[12](47)。 本来人们以为,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第一、二部手稿找到了,手稿的影印本也出版了,这就会终结对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著作权的质疑。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手稿的发现和整理出版,并没有止息对肖洛霍夫著作权的质疑。2005年以后,针对发现的手稿,还是继续着对肖洛霍夫的质疑。在这个阶段推出《静静的顿河》的作者疑问的主要是以色列俄裔学者泽耶夫·巴尔—谢拉,他针对《静静的顿河》的手稿继续对肖洛霍夫的著作权提出质疑。2009年底他发表《〈静静的顿河〉与肖洛霍夫》一文,在那里他对手稿中的真实提出质疑。他指出:抄写的人把东普鲁士城市“斯塔卢佩内”错写成“斯托雷平”,把保加利亚城市“鲁修克”错写成“罗什奇”。他认为还有“硬伤”:用“белка”代替“былка”用“сырая”代替“серая”,用“мны”代替“мне”,用“жены”代替“жене”,用“святлячки”代替“светлячки”等,这是由于写稿的人不懂旧的正字法,“现在提供给我们的882页稿子,出自肖洛霍夫、他妻子、同乡手下……全是用新的正字法写的。”[13]“我们不打算分析整个手稿,只分析最接近印刷本的誊写稿。一分析马上就发现,由这样的誊写稿是不可能得到我们所熟知的印刷本的——在印刷本中有只有手稿中才可能出现的错误。开始在手稿的相同地方却没有这样的错误。更何况,在手稿中出现了只有得到第三版编辑修改中才出现的文字。”因此巴尔—谢拉写到:“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肖洛霍夫所提供的手稿是在注明的日期以后制作的,因此是伪造的。”[13]他上面的话的意思是,肖洛霍夫根据正式出版的《静静的顿河》伪造了手稿。 在这个时期,其他反驳肖洛霍夫著作权的观点也得到俄罗斯学者推广。比如2010年别涅季克特·萨尔诺夫在其《斯大林与作家》第三册里,写了长达220页的文章“斯大林与肖洛霍夫”一文。在此文推广原来出现的白卫军官写《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冒名顶替之说。而且萨尔诺夫通过广泛征引推出了更为惊人的说法。《斯大林与作家》转述道,2001年А.Г.马尔科夫和С.Э.马尔科夫的《寻找〈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推出了这样的说法:《静静的顿河》是白卫军官写的,斯大林知道这一情况,但是出于自己的目的,斯大林让年轻的、没有多少文化的肖洛霍夫当《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这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斯大林明明知道肖洛霍夫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但他本人制造了无产阶级作家肖洛霍夫是伟大作品《静静的顿河》作者的说法。并命令《真理报》发表了拉普领导人为肖洛霍夫正名的公开信。[14](50-53)在长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萨尔诺夫指出,“《静静的顿河》从血缘的联系来看,不是同《被开垦的处女地》、潘菲诺夫的《磨刀石农庄》、革拉特科夫的《水泥》、巴甫洛夫的《幸福》所属于的传统联系的,而是属于由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开启的,由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群魔》所继承的文学传统。”[14](276)萨尔诺夫认为,前一种传统突出的是残忍,而后一种传统突出的是仁慈,他通过引述分析《静静的顿河》中本丘克因不经审判而杀戮逮捕的农民而经受痛苦,得出了如上结论。至此,萨尔诺夫对肖洛霍夫与斯大林关系的讨论戛然而止,不再多著一词,实际上他想以此证明,《静静的顿河》不是在由在苏维埃文化熏陶中成长的肖洛霍夫写的。 2005年以来,肖洛霍夫研究既有对原来的研究传统的继续,如机制化的学术会议连续举行;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如研究者的分层化趋向逐渐明显。 2005年以来,有两个机制化的肖洛霍夫学术会议继续举行,一个在肖洛霍夫故乡,由联邦级国家文化机构肖洛霍夫博物馆—保护区(ГЗМШ)主办,即是“解读肖洛霍夫”(Шолоховские чтения)学术会议,该会议自198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第二个会议在莫斯科,由国立莫斯科肖洛霍夫人文大学主办,即是“肖洛霍夫在当代世界”(М.А.Шолохов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мире),到2012年已经举办13届了。两个会议都以会议论文为主出版年刊,前一个会议的年刊原来题名为“解读肖洛霍夫”(Шолоховские чтения),从2001年起改为《维申斯克学报》(Вёшенский вестник),该学报除收录论文外,还发布肖洛霍夫博物馆—保护区年度大事纪。后一会议的年刊为“解读肖洛霍夫”(Шолоховские чтение)。我本人应邀参加了肖洛霍夫博物馆—保护区2011年度的“解读肖洛霍夫”国际学术会议,作了题为“《一个人的遭遇》:现实主义还是象征主义”的大会发言,发言稿全文被收录进2012年的《维申斯克学报》[15],同时我的另外两篇研究肖洛霍夫的文章也在2010年和2011年的《维申斯克学报》上发表。[16][17]这两个机制化的肖洛霍夫学术会议有利于集聚肖洛霍夫研究队伍的人气,保持了肖洛霍夫学的基本热度。 2005年以后,肖洛霍夫研究者的分层性趋向是指,老一代肖洛霍夫研究者继续旧日恩怨,继续外部研究。新一代则埋头做学问,进行内部研究,尤其是语言学研究。这个时期的肖洛霍夫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形成对比。在《肖洛霍夫学术史研究》中我曾指出:由于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贬低肖洛霍夫人格的倾向,许多肖洛霍夫研究家不得不致力于为肖洛霍夫正名的工作,所以终止了对肖洛霍夫作品内的研究,转向作品外的研究。[1](235)2005年以后,老一代的肖洛霍夫研究家继续着前一个时期的外部研究,延续着为肖洛霍夫正名的工作,如佩捷林、奥西波夫等。上文叙及的对话性和“肖索之辩”都是外部研究的典型表现。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肖洛霍夫研究者,因为不曾陷入80-90年代有关肖洛霍夫研究的各种是非之争,因为没有情感负担,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对肖洛霍夫作品进行内部研究。比如弗拉·卡缅斯卡娅的副博士论文《米·亚·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语言中的构成性结构》,注重研究《静静的顿河》中的“草原”和“顿河”这两个“作者结构单元”。研究其结构中的词汇、语法特征,情感评价功能及语义学。[18]再如О.勃洛辛娜的《〈静静的顿河〉女性形象的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娜塔莉娅和阿克西尼娅》。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娜塔莉娅体现了静穆的阿波罗精神,阿克西尼娅则体现了狂躁的狄奥尼索斯精神。[19] 今年是肖洛霍夫诞辰110周年;离最早的肖洛霍夫评论文章发表的1926年,将近九十年;离肖洛霍夫辞世的1984年,已过了31年。俄罗斯的肖洛霍夫学正在形成之中,它的特点与从苏联到新俄罗斯的社会转型有关,与俄罗斯文学批评界和研究界在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纷争有关。俄罗斯的肖洛霍夫学因此与封闭式的内部研究有所不同,它具有开放性。从上面的回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肖洛霍夫学是向外部开放的。首先,它要对外在的事件作出反应,如对索契冬奥会闭幕式的文学桥段发表不乏情感色彩的评论。其次,它也向负面因素开放。俄罗斯的肖洛霍夫学不但包括从正面来研究肖洛霍夫的学术成果(即研究者对肖洛霍夫的人格、艺术成就持肯定态度,因而竭力挖掘其生平和作品的正面价值),也包括所谓“反肖洛霍夫学家”对这位作家负面东西的关注和放大,甚至也包括对索尔仁尼琴与肖洛霍夫关系的考察,这些负面的东西会逐渐内化为肖洛霍夫学的内容。肖洛霍夫学是在反驳和解释对肖洛霍夫的各种质疑和驳难中建构的,“相反相成”,大概可以用来指称这种情况。科学研究有“反面启发法”,它在不断解释各种反例中,发展、完善研究。[20] 参考文献: [1]刘亚丁、荣洁、李志强等:肖洛霍夫学术史研究[Z],译林出版社,2014。 [2]Петелин В.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олохов.Энциклопедия[Z].М.,Алгоритм,2011. [3]Шолохов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Колл.авторов.Главный редактор Ю.А.Дворяшин,Москва,"Синергия",2012. [4]Кузнецов Ф.Шолохов и《Анти-Шолохов》[J]//Наш современник,2000,№2. [5]Дворяшин Ю.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 и Григорий Мелехов:современные интерпретации единства автора и героя[J]//Вёшенской вестник,№9. [6]Чернышева В.Ответ антишолоховедению:издана потерянная рукопись "Тихого Дона"[N]//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2006.-30 нояб.-С.3. [7]Бремя《Тихого Дона》[N]//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8,26.02-04.03,2014. [8]Абрамов Ф.Кого ждет время.Шолохов и Солженицын[J]//Нева,2010,№4. [9]Осипов О.М.А.Шолохов в книге《А.Солженицын》[C]//Шолоховские чтения,выпуск IX,Москва,2010. [10]刘亚丁:《静静的顿河》手稿的寻找过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8日。 [11]Шолохов М.А.Тихий Дон.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транскнипция рукописи[M],М.,ИМЛИ РАН,2011. [12]Шолохов М.А.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т.1,М.[M],Терра-Книжный клуб,2001. [13]Зеев Бар-Селла.《Тихий Дон》и Шолохов[N]//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Росиия,№52,25.12.2009. [14]Бенедикт Сарнов.Сталин и писатели[M],М.,Эксмо,2010. [15]Лю Ядин.Судьба человека:реализм или символизм[C]//Вёшенский вестник,№11,Ростов-на-Дону:ЗАО "Книга",2011. [16]Лю Ядин.Шелоховедение в Китае[C]//Вёшенский вестник,№10,Ростов-на-Дону:Ростиздат,2011. [17]Лю Ядин.КНР:новое издание с именем Шолохова.О некоторых аспектах труда с анализом развития Шолоховедения[C]//Вёшенский вестник,№9,Ростов-на-Дону:Ростиздат,2010. [18]Каменская Е.В.Композитные структуры в языке романа М.А.Шолохова "Тихий Дон".автореферат дис....[D]кандидата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х наук:10.02.01; М.,2013. [19]Блохна О.Аполлоническое и дионисическое в женских персонажах романа М.А.Шолохова《Тихий Дон》:Наталья и Аксинья[C]//Шолоховские чтения,Выпуск IX,201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