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俄罗斯文学 >

感知文学的彼得堡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吴晓都
    还在未名湖畔求学的岁月,我就常读一份俄罗斯报纸《文学俄罗斯》。其实,当我从鲁迅翻译的《毁灭》后记中第一次发现“文学俄罗斯”这种称谓时,就感觉其语言结构的新鲜。从那时起,我才知道,除了“礼仪之邦”、“诗歌王国”这类抽象修饰之外,还可以用具体的精神现象来修饰一个具体的地理空间。《文学俄罗斯》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我当时不甚明了俄罗斯人为何要用“文学”来修饰俄罗斯?因为那时,俄罗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许多领域都已达到或接近了世界一流水准,而不仅仅是站在文学的高度傲视环宇。也许是我学识浅陋,但当时我的确还不曾见过俄罗斯人用“物理”、“航天”、“化学”,哪怕是“哲学”、“史学”这样的学科名词来修饰他们自己的祖国,至今也未曾见过比如用“化学俄罗斯”、“物理俄罗斯”或“哲学俄罗斯”这样方式来命名报刊,尽管,化学元素周期表和门捷列夫是俄罗斯科学的骄傲。
    说来也巧,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先后访问的两个俄罗斯学府都以著名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前者荣幸地冠以俄罗斯民族文学之父普希金的大名,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普希金俄语学院;后者则用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赫尔岑的名字来命名,这就是著名的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我想,这种巧合看似偶然,其实,在十分寻常的文化教育事业中彰显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文学的特有的敬重。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曾五次访问俄罗斯,特别是在彼得堡历经了完整的春夏秋冬后,更加深和丰富了我对俄罗斯文学中心主义的认识,切身地感受到,文学在俄罗斯人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因此,由衷地想表达一下对几乎每座楼宇每条街巷每座桥梁甚至每块砖石都恨不能吐露自己典故的“文学的彼得堡”的文学感知。
    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我初次造访了慕名已久的英雄城市列宁格勒,这座名城今天又复称圣彼得堡。站在涅瓦大街,脑海里浮现出多少熟悉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啊!或许,对一个喜爱俄罗斯文学读者而言,果戈理的小说《涅瓦大街》,要比这条大街本身更加知名,因为,它就意味着果戈理,它就代表着俄国文学。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写尽繁华和凄凉的这条大街,从东到西不过四五公里,而在它的两旁或附近,文学的名胜遗迹几乎随处可见。在它的北端有普希金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莫伊卡河桥边的“糖果店”,而南端就是欧洲现代小说鼻祖之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最后归宿-----亚力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名人墓地。从北向南走去,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普希金故居、果戈理雕像、左琴科故居、勃洛克纪念馆、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图书馆、普希金剧院、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马雅可夫斯基地铁站、阿赫玛托娃故居、普希金广场和古米廖夫故居等等。
    我没有忘记,是普希金在彼得堡参与创办了俄罗斯第一份大型文学报纸《文学报》,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俄罗斯文学的诗学水准,扩大了俄罗斯本民族文学的世界影响。从19世纪初创刊以来,除了一度停刊外,一直出版发行至今。《文学报》是今天还“活在”俄罗斯媒体界最古老的报纸,它是普希金留给俄罗斯民族最珍贵的文学遗产之一。难怪在诗人诞辰200周年时俄罗斯《文学报》亲切地戏称:“普希金才是‘我们的亚力山大一世’呢!”那一年,我走进的是“彼得大帝的杰作”的彼得堡,但感受到更多的却是普希金和他事业的杰出后继者果戈理、冈察洛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布罗茨基等文学巨人的无处不在的诗魂。也只有身临其境,你才会理解普希金晚年著名诗篇《纪念碑》的与未来的对话:“我为自己竖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在通往那里的人行道上,青草将不再生长,它高高地昂起那颗不屈的头颅超越了亚力山大纪念石柱,……我将长久地为人民所景仰。……”
    新世纪前夕在彼得堡访学时,我住在宏伟的喀山大教堂后面的赫尔岑师范大学宿舍。闲暇时,我常常沿着楼下的喀山街漫步,领略古老的街景文化。这条小街不仅建筑精巧雅致,而且古典氛围浓厚。我们宿舍隔壁就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故居。他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风格的最佳传人。每当路过他宅第的门口,酷爱俄罗斯音乐的我都会回想起《伏尔加船夫曲》那澎湃的声浪。正是有了格拉祖诺夫的改编,这支独唱式的民歌才更加表现出俄罗斯劳动大众巨大而古朴的合力,著名的亚力山大红旗歌舞团的合唱风格就是继承了他的传统。再往前走是普希金的亲密朋友、著名波兰浪漫主义诗人密支凯维奇旅居俄国的旧居。由他的故居前行100米就到了细木工小街。这里有一栋19世纪的二层小楼,其风格样式与普通的俄国民居并无二致,但在小楼拐角处的一块纪念牌却吸引了不少游人的注意。纪念牌由灰色的大理石构成,上面雕刻着一个青年的身影和楼梯图案,下面刻着如下文字:在这座楼里曾经发生过一个人类的悲剧,米·费·陀思妥耶夫斯基由此创作了著名的小说《罪与罚》。哦!原来这里就是那部不朽名著故事原型的发生地。“拉斯柯利尼科夫”正是从这座小楼走向荒凉艰苦的西伯利亚流放地。那个悲惨的故事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19世纪的古旧住宅也早已易主。虽然不能进去参观,只能伫立纪念牌前想象当年那紧张可怖的一幕,但游者仍然可以在这里回味陀思妥耶夫斯基因此而触发的深沉的社会哲思。在此参观时,我忽然想起小说家当年就住在离此楼不远的干草市场附近。果然,仅仅拐过一个路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年居住的国库街。在他的故居窗边也有一块纪念牌,上面记载的正是他在此创作《罪与罚》这个俄罗斯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民族为自己的著名文学家保留故居在世界上可谓司空见惯,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的诞生地树碑立传并不鲜见,但也多与作家的生前旧居结合而建。如我家乡成都的杜甫草堂,它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诞生地。而专门为一部传世的文学名著故事原发地刻碑纪念,我还是第一次大开眼界。我感觉,俄罗斯人似乎非常追恋他们民族文学名著的那些情境,不断在历史的建筑中通过各种形式再现它们。我感觉,俄罗斯人是刻意以这些文学名胜的建筑完整性和历史真实性拉近文学巨人和普通读者的距离。
    大学时代,我在阅读俄罗斯文学史或作家传记时,十分羡慕俄罗斯人的文学生活,并时常陷于遥远的文学幻境里:典雅的沙龙,浓香的咖啡,轻缓悠扬的琴声,浸人心魄的朗诵,当然更有心智与心智映照情愫与情愫的会意。来到俄罗斯,特别是被俄国人誉为“诗意之都”的彼得堡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渴望切身体验那久远的文学梦。现在我终于可以走进这样的文学境界了。世纪末初冬的一个傍晚,涅瓦河上空雪花飘飘,河水尚未封冻,觅食的海鸥怡然地在水面上滑翔,宫殿桥上的华灯适时地接续着芬兰湾悄然隐退的瑰丽霞光,悠闲的彼得堡人又开始重复一个习以为常的浪漫之夜。应朋友之邀,我来到涅瓦岸边的彼得堡大学主楼里的彼得宫参加一个小型文学晚会。彼得宫名为宫殿,到达那里以后才发现,它其实就是一个空间很大的贵族客厅。古希腊罗马式的浮雕、精美的油画、华丽的地毯、柔和的宫灯会把每一位光临者带进欧洲的启蒙时代。晚会的主题是“阿赫玛托娃的彼得堡”。安娜·阿赫玛托娃在俄罗斯文学界有许多美誉,其中最高的就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我很喜欢这个身世坎坷诗韵凄婉的女诗人,因为她的人生经历与中国南宋的文学家李清照有些相仿。类似的文学生涯和诗歌风格唤起中国不少学者对她的兴趣。客厅里,年轻的钢琴家用悠扬的琴声凝聚了听众的注意。彼得宫雕花的厅门悄悄开启,从外面走进一位优雅而略显忧郁的中年女士,她向来宾致意后,便像对友人叙旧一样,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我们离开时这座城市还叫圣彼得堡,回来时它已经是彼得格勒……”随着“安娜·阿赫玛托娃”深情的追忆,沙龙里渐渐充溢起旧时俄国的氛围,听众的思绪跟着安娜·阿赫玛托娃从乌克兰奥德萨出发辗转到皇村,又来到枫丹卡河岸,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从风雨飘摇的彼得堡走进炮声隆隆的彼得格勒。此时此刻,无论是演员,还是晚会参与者都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情感体验中。经过新彼得堡数月的生活,我已经发现,今天的彼得堡人,即昨天的列宁格勒人与他们的老乡安娜·阿赫玛托娃一样,共有一种世事沧桑感。不是吗?昨天还是列宁格勒的同志,几乎一夜之间就又成了圣彼得堡的先生与太太。与莫斯科人比较而言,彼得堡人更像生活在不停转动的历史走马灯里,这座城市的名称的变动最能让人感受俄罗斯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在20世纪,这个传奇的城市竟然四度变更自己的芳名,这还不够传奇么?世界上还有哪个大都市有这样的“变脸”经历?朗诵者显然已经把自己当作那位杰出的女诗人,仿佛她面对的已不再是彼得堡大学的师生,而是安娜·阿赫玛托娃生前的那些亲朋友好。而听众也渐渐忘却现实情境,也把朗诵者当作安娜·阿赫玛托娃本人。听!有人发出了轻微的叹息,看!有人已流出伤感的泪水。此情此景让我联想起列夫·托尔斯泰聆听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时的潸然感动。
    来到彼得堡参访,就仿佛是前来拜谒俄国古典文学的圣地,感知俄国文学创作的神韵。无论是听导游的生动讲解,还是自己去阅读景点简介,你都必然会“遭遇”久已谙熟的俄国文学经典。当我站在伊萨基大教堂的观景回廊上,俯视美丽的“北方威尼斯”,觉得这座城市诗意无限,心中涌出一个感慨:究竟是彼得堡“太文学”了呢,还是我这个研究俄国文学的学徒在彼得堡只“看见”了文学呢?我想,大概兼而有之吧。
    吴晓都简介
    吴晓都(196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1960年10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1990-1991年和1999-2000年先后在苏联普希金俄语学院和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语言系访学;长期从事俄罗斯、苏联文学及文化研究,著有专著《俄国文化之魂——普希金》、《俄罗斯诗神普希金》,发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国人文精神》、《普希金叙事创作对俄国文学的意义》、《新时期普希金文艺思想研究概评》、《全球化历程中的俄国现实主义文论》《试论别林斯基的“激情说”》、《新俄国文论走向概评》、《叶甫盖•奥涅金:俄国文化语境中的主题及解读》、《二十世纪初中俄文学革命比较》、《试论重新审视俄苏文艺思想的学科建构意义——暨纪念维•别林斯基诞辰二百周年》等论文,出版《彼得大帝史》等译著,发表《文学的彼得堡》、《西伯利亚理发师---俄国文化符号电影版》等文化随笔。
                                                 来源:东北网
                                                 作者:外国文学研究所    吴晓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