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北欧文学 >

江山诗人情——作为日耳曼学者的陈铨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作为现代中国“狂飙运动”构建者(即战国策派代表)的陈铨,已为充分关注;可作为中国德语文学学科的开拓性前辈,陈铨仍有待重视。
    在我看来,探讨陈铨,必须对其中、美、德三重文化背景认真加以梳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端赖于学界同仁的协力共进。《陈铨:异邦的借镜》一书关于1949年后的记述过少,对其生平事迹的编列也过于简略了些,这既与本书体例有关,也受制于此书属草创事业的难度;因为没有导论,所以对整体的框架设计缺乏必要的说明,所以不太容易见出“理论思维”的通盘考虑。就研究对象本身而言,并无高低之分,与冯至一样,陈铨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其双重身份,特别值得关注。这倒也符合作为留德学人的陈铨之特点,德国文化场域的常态往往是文学与学术的两栖。但有趣的是,冯至可列入现代中国第一流的诗人行列,陈铨最多算是二流作家。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二者均深受德国文学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何“南橘北枳”,差异会如此之大,真地值得追问。思想性过强,艺术性显弱,是德国文学的明显特点。但大家基本可以超越,如歌德、席勒等,冯至做到了,陈铨难逃窠臼。
    早年求学于清华,并由此而留美。更何况他的专业,从本科到硕士一直都是英文。故此,陈铨的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修养,值得予以关注。1930年由美赴德,符合那代学人追索本源的基本思路。不过,这种转向,对陈铨而言,又有着非同寻常的挑战意义。对陈寅恪来说,对哈佛不感兴趣,再度赴德原是“轻车熟路”;对贺麟来说,哲学专业不变,只不过求得一年实地体会的游学生涯而已;而对陈铨来说,则将专业变成了德国文学,且要入其体制,攻读博士学位。这种挑战是巨大的,同样,机遇也是非常的。从陈铨博士论文的后记中可以看出,其学术轨迹虽然特殊,但也有其自然逻辑。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则是受到外国老师的影响与帮助。这一点,通过陈铨提交给基尔大学的博士论文中所附的一个简短《生平》(Lebenslauf),我们在今天梳理其师承渊源可以有可资凭借的很好线索:“本人陈铨,1905年8月5日生于富顺。父亲是官员,但已退休。我曾在成都与北京上学。1924年中学毕业后入北京的清华学堂。1928年考试结业,由中国政府选派往美国留学。1928-1930年间我在美国的奥柏林学院学习德语文学和英语文学。1930年通过学士与硕士考试。从1930年冬季起,我赴德留学,在基尔与柏林学习德语文学、英语文学和哲学。我的学术导师有以下这些教授和讲师先生们:Wang, Wen, Jamson, Danton, Schafheitlin, Wager, Jelliffe, Sherman, Mack, Sturgis, Liepe, Wildhagen, Kroner, Haselloff, Weinhandl, Stenzel, Mensing, Wesle, Petersen, Herrmann。我对他们所有人表示诚挚的感谢。我要特别向Danton教授(奥柏林)致谢,因为是他将我引入了德语文学之门,我还要感谢基尔大学的Liepe教授,他指导了这篇博士论文,还有Jensen, Jacob和Wesle教授,他们都曾给我以富有教益的建议。”从这个名单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清华的中国老师之外,还有美、德两国的先生。而最重要的是,在清华与美国大学之间,由美国师资构建起一座相当自然的学术桥梁。陈铨表示特别感谢的人,是谭唐。吴宓对此人评价不太好,但这却并不妨碍他的得意门生陈铨将其当作入门导师看待。奥柏林学院在美国不是一所特别有名的大学,但与清华似乎颇有渊源。1928年时谭唐夫妇均已不在清华任教,那么很有可能他们去了美国的奥柏林学院。而陈铨之选择奥柏林学院,并改学德语文学,亦很可能与此相关。
    所以,我们应注意到陈铨对中国德语文学这一学科的意义是非常特殊的。要理解这点,必须从他独特的学术背景入手,早年求学清华,治的是英国文学。清华外文系的传统,对英文是非常重视,就连专门化方向的法文、德文学生,也必须要以英文为通用语。而出身清华再日后留美,则又很容易理解了,毕竟前者是留美预备学堂的背景。日后又再转而留德。陈铨德文的口语不太好,这也就可以解释了,本就非科班出身嘛。因为事实上也多半是,除了专业学习德语者(指从本科开始),一般人很难习得一口流利的德文听说。1952年院系调整到了南京大学。“寄人篱下”之感,恐怕是难免的;而当年风华正茂的陈氏,此时虽仅年届知命,但由于政权转换的大背景,他在这种环境中,很难得到自己应得的“学人位置”。这也是那个时代介入时代风云,乃至沾染政治色彩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陈铨在而立之年完成的《中德文学研究》(1933年,中文版1936年),乃是中德比较文学领域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著作(指中国学统而言),它同时也开辟出中国德语文学学科的新路径。随后而来的两部著作,即《文学批判的新动向》(1943)、《从叔本华到尼采》(1944)虽然也不妨纳入到学术史范畴来考察,但更多地具有文化政治的意味,其致用色彩十分浓烈。
    1930-1940年代,乃是现代中国建构过程中最为悲壮慷慨的岁月,“烽火连三月”几乎不断(1931-1937年是民族战争/国内战争双线交织的时代;1937-1945年是民族战争的壮烈;1945-1949年是国内战争的延续)。恰恰是在这个时代,陈铨达到了他个人创造史上文学/学术领域的双重高峰。从文学史的眼光来审视,陈氏的创作数量虽多,但致用目的过于浓烈而鲜明,在艺术上显得相当粗糙,不值为训;尽管如此,它仍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文本见证。可就学术史角度来看,陈铨的研究虽然也同样意在服务于其“狂飙突进”的建构思路,但由于现代中国的特殊语境,其《从叔本华到尼采》等书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史价值。
    1950-1960年代,陈铨的沉默,不仅是本学科史上的重大遗憾;同时也是现代文学/学术的集体失语症的个案体现。毕竟还是有十几年的时间啊,作为一个学者,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可能创造出多少成果?何况,又是如陈铨这样的“矫健才子”。作为一个作家,即便我们不要求陈铨如在壮年时代那样多产、勤奋,他也一定会为我们留下时代书写的凿凿证言。然而,先是一路跌宕(同济大学外语系主任-南京大学德语文学教研室主任-普通教师),后来更被打发去了资料室做了资料员。对这一过程,张威廉先生有些语焉不详,只说他德文口语不太好,但却不忘加上句:“他很有才。”这种才气,是否定不了的。南大时代的陈铨,其境遇悲凉,固然是历史语境使然,但校方(或者学科领导)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后者直接决定了某个具体学者的生存与学术状态。在时为学生的杨武能(1950年代末期在南大德语专业)的回忆里,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不过是个系图书室的老管理员而已。但从此著提供的材料来看,陈铨也并未完全失语,主要表现在翻译工作上。我们可以看到,1950年之前,他基本没有任何译著,专著则德风鲜明、飞扬意志;创作则快手如迭、个性张扬。但到了1950年代,出版的不但均为译著,且多为政治立场鲜明的小说作品(如沃尔夫的《两人在边境》、《儿子们归来》、柏伦涅克的《学校广播站》、魏森波尔恩的《西班牙婚礼》、莫文森尼克的《约翰纳煤井》等,有的甚至只属了笔名“陈正心”),包括未得机会刊印的若干学术著作,诸如《德国文学概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改编问题——从普鲁塔克、莎士比亚到布莱希特》、《语言的艺术作品——文艺学引论》(此书于1984年出版),甚至还有些断卷残篇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个知识人,只有他不停下手中的笔,才意味着他生存价值的体现,这一点,在陈铨是努力做了的。然而,时代的风暴,终于不允许他能够再有静心潜学的可能,再有青年时代奋发激昂以笔为旗的慷慨豪情,1960年代的到来,终于将时代的寒风肃杀推向了一个极致,虽然在大时代下也有“或多或少”的缝隙可钻,但终究是聊以为生的意味多,而学术生存与创造的成分少了。1969年,陈铨以未及古稀之龄,悲歌而去,一辆破旧的卡车载走了一位曾经的思想者;在吾辈,他更有先行者的意义,因为认真梳理,他竟是本学科史上无法绕过的大家人物。
    1930年代归国之后,陈铨对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的拓展,是值得特别关注的。1936年,陈铨发表论文多篇,明显从中德文学关系研究转向德国文学本身,所发表的长篇论文如《从叔本华到尼采》(载《清华学报》第11卷第2期,1936年4月)等,既表现出他学术兴趣的多元,对德国思想与德国戏剧均有所涉猎;更展示出一个未成功的大学者的潜在可能,譬如他就能揭示出文学批评家“考据分析解释工作”的重要意义,认为这种工作既非欣赏、亦非创造,而是“一种科学的工作”。他接着凭借自家的德国资源予以解释:“德国话称科学为‘智识’Wissenschaft,大学里文学的课程叫做‘文学科学’Literaturwissenschaft,也就是这个原故。因为文学本身固然同科学处于相反的地位,但是文学的研究,乃是去求得某种智识来解释某种现象,虽然它用的方法,同自然科学不一样,它的解释,不一定能够处处令人满意,然而它努力的目标,它根本的精神,与自然科学是完全一致的。许多人不明了科学的意义,以为科学只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有许多人更不知道在大学里是学文学科学,以为文学系毕业生的学生一定会创作诗歌戏剧小说,这都是错误的见解。大学给学生以科学的智识,但是科学的范围,并不限于自然科学。文学研究在大学里既然是一种科学,同文学创造根本就是两件事情。固然学文学科学的人,因为多读伟大文学作品,可以提高他创作的标准,引起他创作的兴趣,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因此使他成为一位创作家。”以今日的眼光视之,这样的说法虽也有道理,但很多细节都值得商榷。譬如Wissenschaft的翻译就很复杂,而首先该将其解释为“科学”,这样后面的“文学科学”才说得通。但在那个时代的陈铨,已足以表现出他对留学国文化相当深入、根本、带有彻底性的认知。遗憾的是,作为德语文学研究者的陈铨,既远未能为本学科历史上的曾经领袖所重用;至今为止,其学科史与学术史意义亦远未被确认,更不用说对其学术思想遗产地创造性继承了。
    就前者而论,1950年代的南京大学德文学科,曾荟萃了复旦、同济之精华,一时人才济济,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事实却远非如此。作为学科领导者的商承祖,地下有知,不知会给出怎样的解释和答案。文人相轻,本是哪里都免不了的“本质性症结”;大时代的制约,也是可以作为挡箭牌的门面。但无论如何,当事者本人的自我反省,仍是最具可变性的因素。如此推论,并非苛求前贤,而更在反思当代?作为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者,重温历史之后,我们这代人又该怎样开始自己的历史,怎样塑造自己的历史。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该当如何对待陈铨先生这样的学科前贤?
    烟云弹指过耳,先生伤逝已四十年矣,现代中国的历程,早已随着和平崛起的声音而步入崭新的时代。回想当年,先生以一介书生之微薄,而力倡“战国思想”、推举“英雄崇拜”,得失姑且不论,但其对民族、国家、社会的拳拳之心,却是“后世有知”的。距离先生漂洋过海西去向学,也已近八十年了。先生这代人,身逢其时,曾以浓墨重彩濡染在现代中国的大幕;先生这代人,又何等身不逢其时,经历如许忧患历程,而不得成就“学人之纯正”。在先生看来,“大凡一种文学的创造,同一种科学的研究,根本不同。科学注重规律的建设,文学注重个性的描写,因为要建设规律,所以要研究某种某类大概的情形,所以要表示出某人某物独一无二的特点。科学对于一切的事物,只想去说明解释它,文学对于一切的事物,只想去表现它;如果一种事物,可以说明解释,已经就没有什么神秘,所以科学的功用,往往是在化神秘为平淡。文学家却能在极平常事物中,找出它不可思议的地方来,所以文学的功用,往往是在化平淡为神秘。”先生努力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张力,并分向努力之。然而“救亡”的命题属于整个时代,先生虽然对德国学术体味颇深,但致用的情结终还是超出了“求是”的价值伦理。这,或许也正是先生悲剧的原因。然而,先生毕竟以自己的勤奋、青年的锐利与洞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遗产,而这些东西,是永远不会随风而去的。就像今天,当我翻检着故纸堆中先生的遗墨时,我坚信,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多得的思想史文本、学术史文本,陈铨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出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来。
    学人之路,诗人之途,原本或就应是歧异分殊。先生本不是一个诗人,又何故“为赋新诗强说愁”?先生若安心做一个学者,留给我们的,又何止是今日之断简残编?然而,先生毕竟生在现代中国!
                                              作者: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叶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