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以把周思明的《解构与重构》看成是他个人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收获,也可以将其视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剪影,因为本书不仅包涵了作者对鲁迅、沈从文、曹禺、孙犁、徐迟、贾平凹、金庸、黄曼君等重要作家、理论家的创作评论,还有近十几年来他对深圳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现状的潜心研究。如果说,作者所瞩目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尚有可资借鉴的阐发与评价,那么他在深圳这块无论潮长潮落的土地上始终涌动着的文学潮流中的扒抉搜奇,则更带有筚路蓝缕之功。质其实,后者的辛苦、贡献与个人获取的不成正比,更能彰显一个评论家的文学勇气和担当精神。 《解构与重构》收入的文学批评文章,大体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理论文本批评,其中可细分为:理论批评;小说批评;散文批评;纪实文学批评;诗歌批评;一为影视剧批评,其中又细分为:影视理论批评;电影批评;电视剧批评;话剧批评;二者的融合,构成了作者对所谓“语象世界”的双重批评。在从事文艺批评时,作者坚持秉承科学理性的精神,力求紧贴作家作品,以历史的美学的批评方法,同时辅以文化分析、民俗分析、叙事学、新批评等方法,力求对批评对象作出有说服力的“解构与重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是在近百年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转折变化情势下,于传统与现代的对撞中不断推进。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外国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批评观念、方法如开闸之水涌入国门,诚如鲁迅所言:“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旧的桎梏里。于是觉醒、挣扎、反叛,要出而参与世界的事业。”(鲁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对于文学理论批评来说,多元胜似一元,丰富强过简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只有多元共生、互补融合,才能将“语象世界”观照清楚,而不至于被观念或方法的单一偏狭所遮蔽,从而使批评者沦落为为与批评对象相隔膜的“他者”。 深圳经济特区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伊始,从政府到民间,从未与文化、文学绝缘;.就民间而论,其拥有一批文化、文学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者,深圳的民间写作堪称蔚为大观,.一批各具特色的写作类群引起中国作协和全国各地期刊的普遍重视。因此,作者在论文《批判与建构:成长中的深圳都市文学》中,对深圳一批在全国崭露头角的作家作品,做了俯瞰式的研究与阐释。这些作家立足深圳,辐射全国,创作出一批质量上乘、颇具影响的作品。对其进行分析、批评,不仅体现了一个文学评论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昭彰了一个有出息的不肯专拣热门做文章的文学评论者的勇气。 若从上世纪80年代发表作品算起,思明与文学的联姻已有20多年;只不过其间因为太多形而下的琐事,作者的断断续续也在情理之中。适逢高考恢复30周年,不少媒体都在做忆旧文章,我与思明是同龄人,底层的生活经历加上大学的“恶补”,铺垫了我们的文学情怀。事实上,几乎有代表性的年景我们都赶上了,“峥嵘岁月”过后,往事历历,甘苦倍尝,病蚌成珠,却也给从事文学之职者提供了想象、感悟与表达的空间。思明当过知青、工人、老师、机关干部、媒体从业者……,擅长思考的特性,终于令思明从早先的创作较早改行搞起文学批评,尤其是自1989年考取华中师大中国现代文学史硕士研究生、师从导师黄曼君先生,思明眼界开阔,笔耕甚勤,积年以成,终于捧出厚厚一秩丰硕的文学批评成果。 我在欣赏思明文学眼光的同时,也很赞同他对文学批评工作者的定义,那就是从事文艺批评的人,要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思想准备,要具备一种始终不渝地追寻人类普世文化价值的勇气和定力。当下社会情境,有的人受物质与消费的巨大吸引与操控,思想贫乏,人格矮化,惟地位官场是竞,文学与批评只是他们的遮羞布与敲门砖;另一些人,则一味悲观厌世,盲目与过滤性怀旧,失去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乃至信口开河,误导青年作者与读者。还有些人热衷从热点到热点、赶场子开会,基本不再阅读文学作品而处处出场,且时作大而无当的判断、惊世骇俗之语,如批评家施战军所言:“只喝批评的奶,却瞧不起奶妈;从不吃文学的草,却总是摆出有一身毛管发亮的学问的牛样子。” 如此,则一个有良知的勤奋的批评家的耐心阅读、悉心勾沉与精心论述,就显得更其可贵。 原载:《文艺报》2008-1-2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