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亦称《孙子》,孙武著。《孙子兵法》约成书于公元前496--453年间,是孙武在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前人的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分十三篇,书中包括丰富的军事思想,对有关战争的一系列问题均有精辟的见解,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规律。《孙子兵法〉自问世即被尊为"兵经",它不但对中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军事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推荐版本: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司马兵法》 亦称《司马法》,《司马穰苴兵法〉。《司马兵法〉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异议很多,根据《史记〉记载,《司马兵法〉是"齐威王命大夫追注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与其他先秦兵书明显不同之处是:《司马法〉以追述古代军礼或军法,爵赏诛罚的各种规定为主。所以它不仅为兵学家重视,而且被许多研究古代礼制的史学家认为很有开发价值。 推荐版本: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7 《吴子》 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 。《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现存《吴子〉一书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吴子》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该书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兵法》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推荐版本: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7 《孙膑兵法》 亦称《齐孙子》。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 。1972年 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批孙膑论兵的竹简,经过整理、注释,编纂为《孙膑兵法》,共30篇,分上、下两编。上编直接辑录孙膑的有关事迹和言论,下编是否完全属于孙膑的论著,尚难确断。 该书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 推荐版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尉缭子》 据《隋书·经籍志》载,《尉缭子》为梁惠王时人尉缭所作,有疑为秦王政时尉缭所作,也有疑为后人伪托。据现有资料推断,成书似在战国中期。《尉缭子》计5卷,24篇,该书围绕"刑德可以百胜"之说,广泛论述用兵取胜之道。主要论述战争,政治,军队的军制,军令等内容。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等存世。 推荐版本: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六韬》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实际为后人所著,成书约在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该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共60篇。《六韬〉采用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的理论,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大成的优秀兵书,被誉为兵家权谋的始祖。其版本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武经七书》本等。 推荐版本: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三略》 亦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相传其源出于太公姜尚,经黄石公推演以授张良,故旧题黄石公撰,《隋书·经籍志》载"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约为秦汉时无名氏作品。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共3800余字。《三略〉不直接阐述军事问题,而是侧重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之道,是一部博引前代兵书,采儒,道,法,墨各家之长而成专论谋略的兵书。今存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武经七书》本。 推荐版本: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诸葛亮兵法〉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著。 包括《将苑〉、《便宜十六策〉两部分。《将苑 〉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专论为将之道的第一部书,该书被认为是统军带兵的必读之书。该书内容大部取自其他兵书,史书,其风格不类诸葛亮,但其中一些军事思想和诸葛亮的思想非常吻合,疑为熟悉诸葛亮兵学之人伪托之作。《便宜十六策〉与《将苑〉一样也存在着多种争议,但这部书也同《将苑〉一样,反映概括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和"立法必审,执法必严"的治军风格。 推荐版本: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亦称《李卫公问对〉。该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史上学术界意见多有分歧,一般认为是唐代名将李靖所著。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记录了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是一部用问答体形式写成的兵书。其论题广泛,内容充实,见解深刻,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现存宋,明,清以来《五经七书〉系统诸本数十本。 推荐版本: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曾胡治兵语录〉 近代著名军事家蔡锷编著。该书记录了晚清军事家曾国藩及其湘军重要将领胡林翼的军事言论。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后都附有蔡锷的评语。蔡锷对曾胡的军事战略战术作了中肯的评价,同时指出了这些观点形成的时代背景。蔡锷十分推崇曾胡,但又不为曾胡的理论所局限,而是根据国情现实提出了诱敌深入,打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具有近代特色的军事思想。此书曾被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 推荐版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百战奇略》 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 清雍正期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原作者以不可考,约成书于北宋末。《百战奇法》,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该书以《武经七书》等古代兵法为依据,以五代前的战例相印证,书列百目,着重论述了古代战争的作战原则和方法。明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若无余策。" 推荐版本: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毛泽东军事文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的毛泽东军事著作选集。文选从《毛泽东选集》第1、 2、 3、4卷中选出1928~1949年间毛泽东撰写的军事著作29篇,按时间顺序编排,文末附有注释,共编为一卷,约21万字。文选收入的军事著述集中阐明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也反映了他的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1961年由总参谋部出版发行 ,1963年后,外文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英、俄、德、法、日、朝等13种外文译本。 推荐版本: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练兵实纪》 明代戚继光著。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于隆庆五年写成此书。该书以军事训练为主,九卷,附杂集六卷,全书可分为练卒和练将两大部分。《练兵实纪》总结了练兵经验,且文字通俗,便于官兵"口念心记",掌握运用,对当时边备修饬、保持安宁有重要意义,为后世兵家所重。 推荐版本:北京,军事出版社,1991 (陈定家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