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精品图书推荐----政治类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1、《论世界帝国》,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政治理论的代表作。本书以拉丁文写成,完成于1310---1312年。作者但丁(1265---1321),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的最早代表人物和政治思想家。全书分为3卷(实即3篇),共有44个问题和段落,分别阐述了3个中心论题。作者既论述了新的政治思想,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和法规,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该书主张政教平等和政教分离,公开挑战了神权体系,所以曾被罗马教廷长期禁止出版。
    推荐版本:朱虹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5月第1版。
    2、《君主论》,又译《霸术》,世界十大名著之一。作者尼科洛·马基雅维里(1469---152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全书由引言(一封信)和26章组成。按照内容和顺序,本书可以分为8个部分。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君主国的类型;君主国怎样才能强大;特别详述了君主应当具有的品质、修养、能力及各种手段和斗争方法。作者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统一、世俗和中央集权的意大利。
    推荐版本:阎克文译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3、《太阳城》,空想社会主义名作之一。作者康帕内拉(1568---1639),著名的意大利空想社会主义者。本书采用对话录的体裁,假借一个游历者的见闻,描绘了一个大同世界:消灭私有制、剥削、家庭和个人利己主义,实行全民所有制、按需分配、公妻制和公子女制;实行统一的计划生产;首次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其政权形式采取共和制,并与"贤人政治"相结合。同时,他也对当时意大利的现实社会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推荐版本:王文东译本,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4、《理想国》,或译为《理想共和国》、《国家篇》。作者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著名学者,西方政治哲学的创始人。全书共有8卷103章。该书描绘了作者的理想国家:社会分为监国者(国王)、军人和生产者这3个等级;国王应当具有很高的政治品德,以教化人民;国王、军人不能拥有私人财产和家庭,生产者则可以不受这种限制;逐一分析了4种不理想政体,即军人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
    推荐版本:郭斌和、张竹明合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
    5、《政治学》。作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学者,被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是作者在对158篇城邦宪法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写出的著作。全书共有8卷、103章。本书批判了柏拉图的错误,分析了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把政体分为两大类6种形式,即正宗政体(分为王权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分为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对经济生活也有研究,把财富分为可用之物和货币。
    推荐版本:吴寿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
    6、《正义论》。该书被公认为战后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文献。作者约翰·罗尔斯(1921---?),当代美国著名思想家。本书抛弃了功利主义,立足于契约论和自由主义哲学;超越了政治服从与国家问题,提出了分配公正及福利国家问题,并从个人主义角度对权利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提出了两大原则,即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差异原则。此书的核心观点是,必须优先考虑正义、公平和个人权利。
    推荐版本:何怀宏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7、《论人权》,又译《人权论》。作者托马斯·潘恩(1737---1809),近代美国著名民主派代表人物。本书分为前后两篇。该书指出人生来平等,都有平等的自然权利(它包括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等权利);国家是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产生;把政府分为3类:迷信政府、暴力政府和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政府;反对专制政治和贵族政治,斥责君主世袭制;通过对英国和革命后的法国的对比,旧制度和新制度的对比,赞美了法国大革命。
    推荐版本:此书中译本已收入《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8、《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作者诺齐克(1936---?),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此书对《正义论》(罗尔斯)一书加以系统的批判,建立了一个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体系。作者提出了"最弱意义的国家"(即管事最少,最低限度的国家)这一概念,并加以论证;提出了"分配正义"的3个原则:取得的正义原则、转移的正义原则和矫正原则;将天赋与社会经济利益分配联系起来,纳入了"分配正义论",并进行论述。
    推荐版本: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9、《联邦党人文集(关于美国宪法的论述)》。这实际上是一部论文集,被后人视为解释美国宪法的圣经。作者汉密尔顿(1757---1840)、杰伊和麦迪逊,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全书共有论文85篇,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性质、原则和作用等做了详细阐述。作者们坚决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并论述了它的优越性;创造性地运用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提出了联邦政府的蓝图:必须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和制衡。
    推荐版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10、《人的问题》。作者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本书仔细分析了"自由"这一基本概念,指出了自由的3项规定:一种"争取权力的要求",自由关系到行动力量的分配,自由受到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者把自由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原生、衍变和僵化等3个阶段,并提出了"积极自由"的概念,要求给予个人更多的自由,但要以经济上的平等机会和普遍社会福利为条件。
    推荐版本:傅统先等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
    11、《政治自由主义》。作者约翰·罗尔斯(1921---),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在书中,作者继续并修正了他在《正义论》一书中所提出的公正观念,但对其哲学基础进行了根本的修正。本书共有8讲,由基本要素、主要观念和制度框架等3部分组成。此书主要论述了两个基本问题,即在自由平等的公民社会里公民们合作的公平条件,面对合理多元化的事实人们互相宽容的基础;提出了"交叠共识"的观点。
    推荐版本:万俊人译本,译林出版社,2000年出版。
    12、《利维坦》,全名为《利维坦,或宗教与政治国家的实质、形式与权力》。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所谓"利维坦",原本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海兽。作者以此来命名,意在比喻强大的国家,借此论证专制主义的合理性和国家主权至上,反对分权的主张,又反对"君权神授"和封建贵族统治,为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大唱赞歌。全书分为4个部分,体系完备,论证严密,可以同《政治学》相匹美。
    推荐版本:黎思复、黎廷弼合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出版。
    13、《政府论》,又称《政府论两篇》,1690年出版。作者约翰·洛克(1632---1704),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上篇共有11章,驳斥了保皇派菲尔麦的军权神授论和父权论,用自然法的理论说明国家的起源。下篇共有19章,正面论述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和目的。本书倡导法治,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统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3种,这3种权力并不是平行的,立法权要高于其他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限制。
    推荐版本:瞿菊农、叶启芳译本,商务印书馆于1984年全部出版。
    14、《法国革命论》。此书写于1790年,本是一封长信,是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直接思考和评论。作者爱德蒙·柏克(1729---1797),英国政治理论家。本书赞扬英国"光荣革命",却激烈批评了法国大革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热爱"一种高尚的、有道德的、规矩的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秩序,并非砸烂文化传统和抽象理性的重新设计;预言法国革命必将走向专制主义,但它毕竟开启一个新时代。
    推荐版本:何兆武等人译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
    15、《论自由》。作者密尔(1806---1873),英国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奠基人。本书的中心思想是自由问题,即个人自由或社会自由,而不是意志自由。作者十分强调维护个人自由权利;指出对个人自由的威胁不仅来自国家,而且来自社会;个人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信仰自由),个性自由,结社自由;高度评价了个性或自由人格的意义;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政策。
    推荐版本:程崇华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16、《乌托邦》,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作者莫尔(1478---1535),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全书分为两卷,上卷是对当时的欧洲,尤其是英国社会的无情鞭笞;下卷假设了一个名为"乌托邦"的岛屿,描绘了一幅作者的理想社会制度蓝图:取消私有制,人人平等,按需分配。这是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蓝图。从此,"乌托邦"一词,成为所有完美、理想社会的代名词。
    推荐版本:戴镏龄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17、《论自由》。作者穆勒(1806---1873),英国著名政治学家。这是作者的一篇论文,其中心论题有3个: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论个性自由及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围绕着这3个论题,本书发挥并发展了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卢梭、密尔顿等一大批进步思想家关于社会民主和要求科学自由、思想自由的思想。作者认为,公民自由应包括3个方面:思想和讨论的自由,发挥个性的自由及公民交往和结合的自由。
    推荐版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
    18、《自由秩序原理》,又译《自由宪章》。作者哈耶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本书把哲学、法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综合起来,对自由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个人的理性因为是内生于社会进程而具有限度;社会秩序只能是进化而非设计的产物;考察了内在自由、政治自由和肯定性自由;批判了"正义论",认为真正的平等就是"机会平等";赞同私有制,反对计划经济;主张建立"法治",反对特权。
    推荐版本:邓正来译本,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1版。
    19、《政府片论》。作者边沁(1748---1832),英国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创始人。本书认为国家的产生和建立国家的目的都是受功利原则的支配;认为快乐应当包括生存、平等、富裕和安全这4项基本内容,其中生存与安全最为重要;立法者必须以功利主义为工具,用赏善罚恶的方法,增进社会幸福;反对君主专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立宪制,主张建立代议制民主政体;提出改革英国国会和法律制度,建立一院制议会;鼓吹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推荐版本:沈叔平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20、《政治正义论》,全名为《论政治正义及其对道德和幸福的影响》。作者威廉·葛德文(1756---1836),英国政治哲学家和著名作家。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法国的唯理主义和个人主义。该书提出了正义原则的终极价值:产生最大限度的快乐或幸福;实现政治正义的前提是:人人生而平等;反对权力、财产,主张各取所需、和平共处。此书思想炽热、强烈,态度诚挚,文笔气势雄浑有力,推理精密。
    推荐版本:何慕李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21、《代议制政府》。作者密尔(1806---1873),英国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奠基人。本书提出了良好政府的7条标准;认为唯一理想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指出代议制政府是一种良好的政体,其缺陷和危险在于: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其隐患是阶级统治和阶级立法,并据此提出要实行"保护少数"的原则;讨论了真假民主制问题;主张改进选举制度,既赞成普遍选举权,又主张对普及选举权加以限制,并提出了"复票制"的构想。
    推荐版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22、《人性论》,又译《人性的断裂》。作者大卫·休谟(1711---1776),苏格兰政治哲学家。本书从哲学上的"怀疑论"出发,首先论证了什么才是可以必然地被称为理性的东西,进而认为在自然法体系内,理性有3种惯用的含义:必然真理、事实联系和价值准则。作者指出,自然状态只是一种虚构,并抨击了包括在广义自然法理论中的"契约说"和"同意说"。
    推荐版本:楼棋译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出版。
    23、《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或译为《人对国家》。作者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实证主义创始人之一。本书在"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有机体"理论,其基本内容是:社会器官系统理论、国家起源理论和国家主要职能(确保个人生存竞争自由的自然权利)。作者认为国家政权组织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鼓吹自由竞争,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制定社会立法。
    推荐版本:谭小勤等译本,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24、《自由法》。作者温斯坦莱(1609---1652),英国1640年革命时期掘地派领袖和理论家,空想社会主义者。这本书是作者为了"敬献"给克伦威尔而写的。在正文之前附有给后者的信,列举了革命胜利后城乡贫民仍然承受的许多痛苦。本书正文共有6章,批判了土地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国,详细描绘了一幅以生产资料公有(特别是土地公有)为基础的理想社会(即"真正的自由共和国")蓝图,并在历史上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制定出来。
    推荐版本:此书中译本已收入《温斯坦莱文选》,该文选由任国栋翻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出版,1982年第3次印刷。
    25、《法哲学原理》,又译《法的哲学》。作者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最大代表。全书分为3篇:抽象法、伦理和道德。该书对国家的起源、本质、目的及个人与国家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反对、批判封建专制制度,鼓吹在德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把国家主权分为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认为战争具有崇高的意义;崇尚依法治国,阐述了丰富的立法和司法理论。
    推荐版本:范扬、张企泰合译本,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以后多次印行。
    26、《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作者马克思(1818---1883年)、恩格斯(1820---1895年),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此书原是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最终成为共产主义运动指南。本书阐释了阶级斗争这一核心思想,分析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过程,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通过暴力革命将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消灭私有制。该书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深刻改变了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
    推荐版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版。
    27、《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作者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本书假托一位古代哲人查拉斯图拉,向他的门生和人民传布"超人理论"。作者竭力宣扬英雄历史观,崇拜英雄人物,贬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否定一切传统道德观念,创立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人类进化的理想是发展更为伟大、完全的个人;要达到"超人",就必须实行贵族政体;国家只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此书富有诗意,辞藻华丽,才思横溢。
    推荐版本:尹溟泽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
    28、《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作者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本书认为,人具有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对自由加以界定,即不受他人强制的独立状态;猛烈抨击了封建主义的法律特权,鼓吹建立资本主义的法律秩序;把法划分为3类,即自然法、实在法和正义法;又把自然法分为两种,即公法和私法;提出了"刑罚报复说"。
    推荐版本:沈叔平译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9月出版。
    29、《合法性危机》,又译《合法化危机》。作者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当代德国著名学者,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西方学界的领军人物。本书对"合法性"和"危机"这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3大趋势,即公共领域的衰落、科学逐步意识形态化和政治事务的"非政治化";又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3个子系统,即经济、行政管理、社会文化(后称生活世界)等,对其危机趋势进行逐个分析。
    推荐版本:刘北成,曹卫东合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30、《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之一。作者恩格斯(1820---1895年),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全书共有9章,科学地说明了人类在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多种家庭形式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阐述了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形成,揭示了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分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论证了国家最终将随着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推荐版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版。
    31、《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又译《强力意志》。作者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权力意志论"。该书认为,一切生命都是有意志的,意志决定了生命的存在、发展,是生命的本质;按照权力意志把人们划分为3个等级,即弱者(生产者)应当受剥削和受压迫;较强者(如军人和文职人员)享有平等权利;最有力、最优秀的人有权指挥、统治一切。此书为后来的法西斯主义者奉为经典。
    推荐版本:贺骥译本,漓江出版社,2000年出版。
    32、《自然法典》。这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一部很有代表性的法典,于1775年出版。作者摩莱里,生卒年不详,法国18世纪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全书除序言以外,共有4篇。前3篇揭露了现存政治和道德的缺点,阐明了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思想。第4篇则是作者为未来理想社会制定的法典草案。本书以批判私有制为中心,进而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主义原理,并规定了在未来理想社会里人们在各个领域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推荐版本:本书中译本由黄建华、姜亚洲合作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33、《论法的精神》。这是资产阶级法学最早的经典著作,1748年完成。作者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全书分成上、下两册,共有6卷31章。本书的中心内容在于探寻和阐释法律的精神,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极其丰富,特别是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作者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3种政体;首次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推荐版本:张雁深译本,商务印书馆于1963年出版,1982年第3次印刷。
    34、《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这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作者卢梭(1712---1788),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全书共有4卷48章,深刻地论述了政治权利的原理---社会契约学说。该书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认为最理想的政体是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阐明了人民主权思想,认为国家主权应该永远属于人民;提出了富于革命性的宪政理论,将国家与政府分开;论述了一系列法律基本理论。
    推荐版本:何兆武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修订第2版,次年第3次印刷。
    35、《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作者卢梭(1712---1788),法国最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本书可以说是《社会契约论》一书的基础和绪论。作者运用自然法理论,指出人类不平等---贫困和奴役是随着私有制而产生的;人类的不平等经历了3个阶段,即财富占有的不平等、政治上的不平等和暴君统治下的不平等;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是反对财产占有上的极端不平等,但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并强调私有财产是公民的最神圣权利。
    推荐版本:李常山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36、《革命法制和审判》。作者罗伯斯比尔(1758---1794),杰出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本书是作者发表的一部分重要论文和演说的汇编,共有20余篇。作者推崇天赋人权论,认为人有5项基本权利;根据人民主权原则,批判了封建等级制度,主张建立道德民主共和国,并实行三权分立;要求建立革命法制,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主张进行暴力革命,对敌人实行恐怖统治,用"美德"来管理人民;坚持小私有制,反对大私有制。
    推荐版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5年出版,1997年第4次印刷。
    37、《神学政治论》,1607年完成。作者斯宾诺莎(1632---1677),杰出的荷兰政治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全书共有11节。此书认为,人类受到自然法的支配,享有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权利;把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民主制是国家的最好形式。本书主要是系统地分析了《圣经》,在历史上首次指出:研究《圣经》只能以《圣经》为依据;并对《圣经》进行了详细考证,驳倒了各种神秘说教,动摇了教会统治的基础。 推荐版本:温锡增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38、《战争与和平法》,又译为《战争与和平的法规》,1623年写成。本书是最早的一部系统而完整地论述近代国际法的著作。作者格劳秀斯(1583---1645),近代荷兰著名政治思想家。本书着力论述了与战争有关的种种国际法问题。全书分为3卷,第1卷讲述了权利的起源,战争的性质、种类及有关权力的问题;第2卷说明了战争的原因,并阐述了权利、义务、赔偿、使节权等问题;第3卷论述了战时的合法行为、犯罪行为及战时条约问题。 推荐版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
    

(陈定家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