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感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章 行 参加讨论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朝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时期。清朝统治中国268年之久,又距今未远。清代众多的历史和社会问题,与当今息息相关。故编纂一部公允可信的清代史,整理清人在近三百年间遗存的丰富文史资料,实属切要之举。2002年8月,国家批准建议纂修清史的报告,11月成立由14部委组成的领导小组,12月12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清史纂修工程于此开始。 编史要务,首在采集史料。整理出版清代文献、档案,亦为大清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以供修撰史籍之依据,二则为抢救、保护、开发清代之文化资源。 有清近三百年,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学问家、文学家、艺术家层出不穷,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个人诗文别集。据有关书目统计今存各种清代诗文别集,作者约二万余家,数量达四万多种。这些诗文别集数量浩瀚,诸体皆备,题材广博,然而至今尚未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整理,更遑论开发利用。迄今为止,经整理出版的清代诗文集,主要见于与《四库全书》相关的几部大型丛书,即《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以及《四库未收书辑刊》。由于各书体例的限制,清代诗文集仅作为其中集部书籍的一部分,所收录的数量仍然有限。还有更多的稀见刊本、珍善本、稿抄本,尚分散于各地,查阅极为不便,甚至有的深锁库房,连藏者也未必知其价值,更有些散落民间,寻觅无踪,不少孤本正面临失传危险。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清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也不利于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和流传。 有鉴于此,清史纂修工程草创伊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就提出了包括文献、档案以及外文资料整理出版在内的基础工程,和修史主体工程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工作思路。2005年初,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积极倡议,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牵头,三家共同参与编纂出版特大型文献整理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并聘请在清史研究、文献整理以及出版工作等方面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编纂委员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纪宝成教授担任主编。 《清代诗文集汇编》从存世的清人诗文集中精选出在清代政治、经济、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相当影响的作者的个人诗文集,以及在内容上具有史料价值的个人集子,达四千余种,遍访全国各大图书馆、各藏书机构,挑选最佳版本,分800册影印出版,在形制上为绿面烫金,16开精装。为了方便阅读利用,于每位作者之诗文集前,特意配以作者传略,并且注明参考资料之来源文献。该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实、编排合理而又自成体系,所收书稿绝大部分是首次影印公开,有些稿本、抄本,属天壤仅存,濒临湮没失传,所以片纸只字,亦弥足珍贵。 《清代诗文集汇编》的完成,不仅免于研究者四处收求资料之辛劳,给学术研究带来极大便利,也非常有利于珍善本古籍的保存保护,在学术出版领域,堪称是一桩盛举,亦是—桩善举。但于编者而言,编纂《清代诗文集汇编》却是艰难之举。中国存世古籍大概有十五六万种,其中一大半是清人著述。品种如恒河沙数,是编纂清人诗文集的主要难点之一。另外的难点还有收藏分散、版本混乱等等。故《清代诗文集汇编》的编纂,主要分为寻访群书和案头编辑两个步骤。 先说访书:清代统治既久,文化发达,学士才人,比肩相望,无论作者人群,还是著作数量,清代诗文集都要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此造成其多。清以前之典籍,经历代学者梳理研究,对其数量、类别、版本、流传、收藏、真伪以及价值已有大致了解,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亦大规模清理、甄别存世古籍;而此后至于清末,人竞著述,典籍积累远迈从前,但正逢国家多难,未能投入力量对大量新出典籍再作整理,故不仅不知存世文献总数,且部居舛误,界划难清,殿刻本、局刻本、精校本与坊间劣本亦混淆杂陈,此造成其乱。清代文献,尤其个人之诗文别集,分散收藏于国内各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博物馆、出版社,乃至私人藏家手中,甚至远在国外,多蛛网尘封,鲜为人知,此造成其散。 此外,清人别集多有未经刊刻,及印量极少、遭文字狱查禁毁版者,故有大量稿本、抄本、孤本、珍稀本难觅其踪;且因文字狱屡兴,书籍多被挖改删削,寻觅早期印本也即全本,或校刻精善之版本,须用多馆藏本比对;各馆藏书品相参差,或缺或全,或集数馆所藏才能拼成全璧;通行书目又多有讹误,按图难以索骥,凡此种种,致工作量剧增,而进程迟缓,此为访书难。 访书难,编辑亦不易。其一:诗文别集为个人著述,各书印刻时间不一,而各收藏单位往往将收罗到的同一作者的集子放在一起,既有重复,各处藏书篇幅、册数也不尽相同,排放次序更不一致,今日既然整理出版,需把它们——厘清,正确编排。其二:古人编书,有将父辈、兄弟、子侄作品掺入其中并刻的,而现有著录多一并算入总卷数,造成混淆,今须分别析出,作为附录。其三:影印大型古籍丛刊,既称整理,必有体例,而古人刻书或自成体例,或随意作为,今既要将数千种形态各异的古人著作纳入一套丛书的总体例,又不能作大调整(因为几千种书不可能——说明,径改会淆乱古书版本),只能戒惧谨慎,巧妙安排,然后在目录以及辑封著录、书口文字中体现出整理成果,让读者明了。其四:清人诗文集多稿本、抄本,不标页码,而且图书多重新装订过,页次多有颠倒,遇到这类书稿,编辑须逐页通读,颇费功夫。其五:为方便读者阅读利用,诗文集配有作者小传。这套丛书涉及作者三千多人,大多数缺乏传记资料,更无现成工具书可查,撰写难度极高,编辑在整理影印古书的同时,又等于在审读一部清代人物辞典。其六:四千余种图书,按体例规定,要依照作者生卒年前后排序。很多作者的生卒年在别处无法查考,只能在其本人诗文如自寿诗等中寻找端倪,费尽周章考证出来后,又须改正小传,并调整原来的次序,理好的册数又得推倒重来,只能自嘲“自讨苦吃”。 访书难,编辑不易,然而正如丛书主编纪宝成教授所言:“保存典籍,弘扬文化,乃一代学人志士之神圣使命。吾人得以致力于斯,诚一大幸事,亦为义不容辞之责任。”躬逢盛世,能亲身参与修此大典,实为幸事,而能亲手将如此多的珍稀版本贡献社会,嘉惠学林,亦为乐事。 现今正当国家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际,特别提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这就使得《清代诗文集汇编》这一大型文献整理项目,既有传承学术的历史意义,又有了鲜明的时代意义。清学在今日已成显学,而去图书馆、博物馆查阅已定级为文物的古籍版本、尤其是珍善本十分烦难,又得四方奔波,致使效率低下。为此,我们预计,《清代诗文集汇编》这套丛书的使用率将会非常高,必会受到学术界和图书收藏界的欢迎。  (《清代诗文集汇编》,全80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O年12月出版,定价280000.00元。)
    原载:古籍新书报 2010年04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