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的编写宗旨和主要特点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文新【韩】闵宽 参加讨论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分正、附两编。正编为《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评述资料》,分“中国古代小说总论”、“明以前小说评述资料”、“明代小说评述资料”、“清代小说评述资料”四个部分,依次排比韩国文献中与《山海经》、《十洲记》、《洞冥记》、《搜神记》、《世说新语》等一百余种中国古代小说相关的评、述资料,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小说的输入、租借、阅读、禁毁、评论、翻译、改写、注释等诸多方面,征引书籍遍及韩国现存的几乎所有相关古籍。“中国古代小说总论”以“总” 字标序,“明以前小说评述资料”以“古”字标序,“明代小说评述资料” 以“明”字标序,“清代小说评述资料”以“清”字标序。如关于《山海经》的第一条韩国文献,序号为【古1-1】;第二条韩国文献,序号为【古1-2】。“古”表示《山海经》属于“明以前小说”,第一个“1”表示《山海经》在“明以前小说”中排序第一,第二个“1”表示所引韩国文献是第一条关于《山海经》的文献。其他以此类推。如果这一条韩国文献不仅与《山海经》有关,还涉及其他小说,第二次引用时,一般不再照录原文,而用“见【古1-1】”加以提示,以省篇幅。下编为《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分类书目》,以介绍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书目为主,包括原版、再版、翻译、改写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书目,力求数据详实,考辨精细,关于《剪灯新话句解》、《型世言》、《红楼梦》(中韩注音对照译本)等稀见小说的版本资料尤为珍贵。正、附编均有导言,正编的四个部分亦各有导言,每一部被评述小说均有题解,被引用韩国文献均有作者简介,并在必要时补充有关说明文字。
    本书的写作以文献学方法为主,竭泽而渔,致力于完整、全面地提供相关史料。本书的导言、题解、作者简介和说明文字,与相关史料配合,目的是拓宽读者的视野,一方面加深读者对中国古代小说之了解, 另一方面加深读者对韩国文化、韩国文学、韩国的中国古代小说接受状况等领域的了解。以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小说总论”为例,著者不仅将 59条史料分“传入与搜集”、“翻译和贳册”、“小说的流行和拒斥”、 “‘文体反正’和禁输令”、“说话(讲)人和传奇叟”五类作了条理清晰的编排,还就每一类史料精心撰写了导言,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古代小说传入韩国的方式,传入者的身份、态度,政府和民间的种种反应,韩国文化和韩国文学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等等。正编第二类“明以前小说评述资料”、第三类“明代小说评述资料”、第四类“清代小说评述资料”,也和“中国古代小说总论”一样,设有导论和韩国文献的作者简介,但根据需要增加了题解:就韩国文献所涉及的每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对其书名、卷数、作者、著述方式、基本内容、流传情形尤其是在韩国的传播、接受状况等作系统说明。对一般作品,题解力求简明,以省篇幅。对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作品,鉴于其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其作者、成书、版本、影响等的复杂性,为了充分吸收海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个人研究心得,一般篇幅较长,并适当作延伸讨论。导言通常在开端部分,题解通常在所引用韩国文献之前,被引用韩国文献的作者简介通常在所引文献之后。
    关于中国古典小说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在韩国的传播接受情形,本书的题解用力甚勤。著者从接受者的立场来考察接受后的反应,将这种反应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是一部作品在中国和接受国都受欢迎;第二是一部作品在中国不太受关注,但流传到别的国家时极受欢迎;第三是一部作品流传到别的国家时,作品的某一部分内容特别被看重;第四是一部作品在中国很受欢迎,但传入其他国家后并不太受欢迎。这四种情形,都在著者关注的视野之内,因为每一种情形都能启发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比如第二种情形。其典型个案是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它本身在中国不被重视,但在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盛传,受到欢迎和重视。朝鲜明宗时,已有《剪灯新话句解》刊行。现存的《剪灯新话句解》的版本,据统计,就有不下九种。韩国小说的始祖金时习的《金鳌新话》就是《剪灯新话》影响下的产物。《金鳌新话》的《万福寺樗蒲记》反映了《剪灯新话》中的《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和《富贵发迹司志》等的影响;《金鳌新话》的《李生窥墙传》是《剪灯新话》中的《渭塘奇遇记》、《翠翠传》、《金凤钗传》、《联芳楼记》和《秋香亭记》等的投影;《金鳌新话》的《醉游浮碧楼记》是模仿《剪灯新话》中的《鉴湖夜泛记》;《金鳌新话》的《南炎浮州志》是模仿《剪灯新话》中的《令狐生冥梦录》、《太虚司法传》和《永州野庙记》;《金鳌新话》的《龙宫赴宴录》是模仿《剪灯新话》中的《水宫庆会录》和《龙堂灵会录》。可以说,没有《剪灯新话》,就没有《金鳌新话》,虽然《金鳌新话》已是一部具有鲜明的韩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壬辰倭乱时,《剪灯新话》与《金鳌新话》流传到日本,又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小说《伽婢子》、《雨月物语》就是在这两部小说的带动下产生的。这些事实表明,《剪灯新话》在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的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关注这些事实,其学术意义在于: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韩国、日本、越南等国的小说发展史,也有助于我们叙述中国小说的发展历史。这是因为,小说史并非单纯的作家和作品的历史,它还包括作品被接受的历史———在国内被接受的历史和在国外被接受的历史。由此看来,对研究中国小说史和日、韩小说史的学者来说,《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都是值得寓目的。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在题解和作者简介之外,为了深化读者对相关史料的理解,还在必要时补充了有关说明文字。说明文字所占比重不大,但都是有感而发。比如,著者很早就注意到,朝鲜人有着强烈的反清亲明意识。其部分原因是,明万历年间,朝鲜遭到日本侵略,明朝给予了大力援助;丙子年清人入侵朝鲜,引发了朝鲜人的同仇敌忾之心。由于这一缘故,著者对那些曾出使朝鲜的明朝文化人的情况颇为留心。而朱之蕃就正是这样一位文化人。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六、《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存目六·奉使稿》都提到了朱之蕃出使朝鲜的事,也提到了他与接待他的馆伴相互倡和的事,但一句也没有提到他带了些什么礼物过去。著者一直想弄清这一点。这次考订《世说新语补》,一条材料引起了著者的注意。朝鲜时代李宣显(1669-1745)的《陶谷集》曰:“其谈论风标一书之文字,则无不澹雅可喜,此刘义庆《世说》所以为楮人墨客所剧嗜者也。因此想当时亲见其人听其言语者,安得不倾倒也。明人删其芜,补其奇,作为一书,诚艺林珍宝也。朱天使之蕃携来,赠西坰,遂为我东词人所欣睹焉。”《陶谷集》称朱之蕃为天使,其间的敬慕之意不言而喻。他出使朝鲜,是带了礼物的,其中一件就是王世贞删定的《世说新语补》。《世说新语》是在韩国最受欢迎的十大中国古典名著之一, 另外九部是《太平广记》、《剪灯新话》、《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西、东汉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今古奇观》、《红楼梦》(依作品时序排列)。据著者统计,韩国现存的《世说新语》版本不下二十一种,现存的《世说新语补》版本不下十六种,另有《世说新语姓汇韵分》等十余种,《世说新语》在韩国的确是备受欢迎的。朱之蕃以《世说新语补》作为出使朝鲜的礼物之一,说明他对朝鲜的国情有深入了解。他是一个称职的文化使者。在中韩文化交流史上,他因此有了一席之地。弄清了朱之蕃出使朝鲜曾以《世说新语补》作为礼物一事,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在有关材料下加了一段说明文字。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的附编《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分类书目》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传入韩国的中国古代小说书目(总目录,传入年代图表);韩国所藏或文献记录所见中国古代小说书目;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翻译(翻案)书目;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出版书目。中国古代小说很早就大量传入韩国,并在读者中广泛流传,深受喜爱。韩国读者所阅读的版本,除了从中国输入的原本之外,还有抄录本、重刊本、编选本、翻译本等。所有这些,附编都尽量详实地提供文献记录、版本数据、翻译情形、刻印情形等方面的史料,以供读者参考。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旨在为海内外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学者提供研究的便利。除了韩国,其他国家尚未见同类书籍出版。而韩国的同类书籍,又主要出于本书作者之一的闵宽东教授之手,如《中国古典小说批评资料丛考》、《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的翻译、出版、研究现况》等。但上述这些著作,与本书的撰写体例、涉及范围、具体内容等有很大不同,且均为韩文出版物。从这个角度说,本书是中文图书中第一部关于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资料的系统而完备的专著。如果海内外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能从此书获益,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一书的问世,不仅为学术界增加了一个新的成果,还成就了中韩两位同行学者精诚合作的一段佳话。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已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即将出版)
    作者单位:陈文新,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闵宽东,韩国庆熙大学中文系
    原载:《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2期总第100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