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编剧的迷失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钟笑 参加讨论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出现风起云涌之态势,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唐国强主演的《贞观长歌》、《雍正王朝》,陈宝国主演的《汉武大帝》,巴森主演的《成吉思汗》等。
     一部作品出笼之后,制作单位发动主创人员为作品进行宣传、造势,完全必要,本来无可厚非,但怎么宣传造势,学问很大,搞好了汇聚人气,搞得不好,就会适得其反,讨人厌,遭人骂。
     2007年1月,《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编剧刘和平在各种媒体上高调亮相,谈创作体会,归纳一下观点主要有:
     一、《大明王朝1566》标志着中国长篇电视剧走向成熟(大意)。
     二、该剧不论是揭示社会矛盾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染力,均超过了《雍正王朝》。
     三、写作这部作品,我进入一种自由创作的状态。
     四、嘉靖是“典型”的这一个,不可重复。
     当时还没看电视剧,没有发言权,但仅看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就感到不伦不类,《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一是名字太长,二是界定不清。不要说是电视剧,就是论文题目,也让人摸不着头绪。
     首先,“大明王朝”是个时间跨度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阶段,从朱元璋创立大明基业(1368年),到朱由检吊死在景山上(1644年),一共276年。
     其次,“1566”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死的那一年(嘉靖死于1566年12月)。
     第三,“嘉靖与海瑞”,是一个时间很短的阶段。海瑞入朝时间不长,嘉靖就死了。只因为海瑞有上奏嘉靖皇帝的《天下第一言事疏》(又称《治安疏》)传世,后人写了不少“海瑞罢官”和“海瑞骂皇帝”的戏剧,于是让海瑞这个“户部主事”(朝廷里的小人物,据说是六品官)留下了万世英名。
     如果我们从这个冗长的剧名来判断电视剧内容,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部电视剧写的是明朝1566年在“嘉靖与海瑞”之间发生的故事,主要情节应该是在“嘉靖与海瑞”身上。
     然而,看了电视剧,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电视剧表现的是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这段历史。电视剧虚构了一个所谓“改稻田为桑田”的国策,推出了一个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用了长达六七集的篇幅,来表现这个虚构的国策。作为该剧主人公的海瑞,到第六集才出场。开始是在浙江淳安、江西兴国当了几年知县,14集之后又有几集没出场,一直到第35集,才奉调进京任户部主事。在此之前,海瑞的职务太低,且远在外地,和躲在北京西苑炼丹多年不视朝的嘉靖皇帝基本见不上面,更没有矛盾冲突可言,在第41集海瑞上疏皇帝之后,这才与皇帝发生了不见面的冲突,因此,“嘉靖与海瑞”之间根本没戏(这个“戏”指的是直接戏剧冲突)。笔者不得不佩服刘和平,他居然能在两个矛盾的主人公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直接冲突的情况下,扯起“嘉靖与海瑞”这杆大旗,做了一张漂亮的虎皮,编出了皇皇46集的大戏!
     说实话,我起初就怀疑,“嘉靖与海瑞”的故事,怎么能编出46集?结果不出所料,电视剧一开始就走题了,偏离了“1566”这个时间概念,偏离了“嘉靖与海瑞”这个题目。只是没有偏离“大明王朝”。
     媒体上有这样的介绍:刘和平说,一开始是冲着海瑞去的,“写的是《大明王朝·海瑞》”。后来发现如果只写海瑞一个人,不能表现当时明王朝的情状。于是刘和平从海瑞牵出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就有了现在这样一部波谲云诡、寓意深长的《大明王朝1566》,而剧中的嘉靖和海瑞无疑是让他最费心的人物。
     那么,“让他最费心的人物”,他是怎么表现的呢?前面30多集让人失望也就罢了,我就等着看海瑞上疏皇帝的那场戏怎么出彩儿,结果更让我失望。主人公海瑞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戏中居然成了“过场人物”。剧中是这样表现的:海瑞在家里奋笔疾书。《天下第一言事疏》是用行书体写在宣纸上的。镜头一转,到了嘉靖皇帝手里,变成了楷体的奏折(这是导演和道具的问题,责任不在编剧)。然后是皇帝看着奏折发怒,两个太监之间发生矛盾(一个太监是同情海瑞的),接下来是受宠的太监奉旨将海瑞逮捕入狱,这里只出现了一个海瑞戴枷的一闪而过的镜头,就没他什么事了。受宠的太监清剿海瑞余党,时间长达十几分钟(或者二十几分钟,感觉上非常长)。在这一集戏里,似乎主角不是海瑞,也不是嘉靖皇帝,而是那个太监!皇帝还有几个发怒的镜头,海瑞除了没有台词的两场“过场戏”:写奏折和带枷入狱,没有任何作为。
     这就是我看到的被编剧兼制片人刘和平自我吹嘘的“标志着中国长篇电视剧走向成熟”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标志着中国长篇电视剧走向成熟”这段话是刘和平在电视上做访谈节目时说的,因为没有在网上查到这句话,所以凭记忆我只能说是“大意”。不过我倒是在网上查到了这样的话:
     专家认为,《大明王朝1566》把历史剧的水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艺理论界、思想理论界、历史学界权威专家组织专门审片之后,都一致给予了《大明王朝》极高的评价,称“该剧不论是揭示社会矛盾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染力,均超过了《雍正王朝》”。
     我不知道这些内容是刘和平提供给记者的,还是记者采访了那些专家。总之我对这些专家评语的真伪持怀疑态度。我不相信专家们会昏庸到成了井底之蛙的地步。
     媒体还说:审片组的同志以及一批历史学家看过该剧后,兴奋地夸刘和平:“《大明王朝》远远超过了《雍正王朝》,看出你近10年来思想的进步与成熟啊。”更有学者盛赞他找到了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正确路子。
     弄一批历史学家来评一部艺术作品,夸一个作家“思想的进步与成熟”,看上去有些搞笑。评价一部艺术作品,难道只用“思想”这个尺子?我上面说的那些可都是从艺术创作规律上谈的意见啊,与历史学家的意见相比,真是南辕北辙。
     “更有学者盛赞他找到了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正确路子”。这些“学者”是搞什么学科的?他们有何资格“盛赞他找到了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正确路子”?怎么除了“历史学家”和“学者”的声音,没有作家和文艺评论家的声音?他们哪去了?是刘和平没敢请他们,还是没敢把他们批评的声音公布出来?
     从媒体上连篇累牍宣传《大明王朝》和刘和平的文字中得知,《雍正王朝》的编剧也是刘和平。于是猜想,刘和平是个有“王朝情结”的人。
     网上有人这样挖苦他:刘和平编剧取名真是有讲究,以前那部剧因为叫《雍正王朝》狠挨了一顿讽刺,有历史爱好者说:“王朝,是指一个家族建立的政权的全过程,如李家当皇帝建立的那个朝代叫‘唐王朝’,朱家当皇帝的那个朝代叫‘明王朝’。绝无把这些王朝中的一个皇帝称作‘太宗王朝’、‘玄宗王朝’之理。外国史上也是如此,如法国只有‘波旁王朝’,而绝无称‘亨利第四王朝’、‘查理第十王朝’;俄国只称‘罗曼诺夫王朝’,而从来未听说有称‘尼古拉第二王朝’的道理。”
     如此看来,刘和平是为了避免再遭“讽刺”,所以这次把剧名搞得好长。没想到又一次弄巧成拙。
     刘和平说:改编《雍正王朝》时我必然要受到小说的制约,而创作《大明王朝1566》时我已经能够做到“行于所当行,而止于不可不止(苏东坡语)”。
     结果怎样呢?没有了“小说的制约”,他就干脆不会结构故事了。他的更大悲哀在于,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弱点,反而当成优点到处宣扬:“在写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进入这么一种自由创作的状态,也没有什么提纲,写完第一集,自己不知道第二集是什么,写到哪儿算哪儿。我原来是想从现在的第一集写到万历十五年海瑞去世,但突然发现,写到嘉靖时,就已经接近50集了……”
     真是“天才”,可以用这种“写到哪儿算哪儿”的方式写电视剧。没有办法,他自己是制片人啊!除了他,大约全国没有第二个人是这样写电视剧的。
     《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原小说《雍正皇帝》作者二月河对《雍正王朝》的评价是:不及格。我觉得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还不如《雍正王朝》。
     刘和平在谈到嘉靖的“典型”性问题时说:“我写的这些故事虽然很有现实意义,但正因为我是尽量中立的,所以不会让人看了去对号入座。尤其是嘉靖,老百姓看了也不会有争议,因为他就是典型的这一个,我自己都不可能再写一个出来了。所以敬请大家千万别跟风,跟一个会败一个”。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嘉靖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本来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典型”不是刘和平塑造出来的,是一个历史的本来客观存在,刘和平自己当然“都不可能再写一个出来”。这是一句自我感觉良好的废话,还“敬请大家千万别跟风,跟一个会败一个”。这简直就是可笑了!
     一个人无知不是耻辱,但是如果用无知来教训别人就是耻辱了。
     本人基本不学无术,也从没想要教训别人,今天是作为一个被教训者给教训我们的“刘老师”提点意见。仅此而已。
    原载:《文学报》2007-09-1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