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太阳照常升起》与中国电影文化生态的困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相 参加讨论
《太阳照常升起》并不是因为它的主题晦涩而难以被观众接受,恰恰相反,它正是因为过于强烈和刻意的导演手法和过于关注自我的表现方式,使得它成为一部难以在观众心中真正产生共鸣的作品。  
    当《太阳照常升起》饱含着绚丽和激情的画面在银幕上一一展现时,竟不能让我随之激动和兴奋。我和这块银幕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被拉远,仿佛置身在一个热闹的宴会里,却在角落里默默地无语独坐。
    姜文的影片一贯具有阳刚之气,使他可以被称作是一位“男性电影”的导演。在他的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那种勃发欲出、难以抑止的生命力,那种爱到撕心裂肺、恨到咬牙切齿的极度宣泄。人物为这种巨大力量所煎熬、驱使,陷入一个难以自拔或疯狂的境地。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姜文延续着他那自《阳光灿烂的日子》《红高粱》以来的那种酣畅和顽劣,银幕上不时响起的“砰、砰”的枪声粉碎了那些可笑的禁忌和虚假的仪式。同时也是这清脆的枪声,为剧中人物的无奈与挣扎画上了一个漂亮的休止符。这些最刚烈也是最脆弱的人们,永远在欲望与挫折的深渊中彷徨。影片以近乎歇斯底里的方式来释放着对爱和生命的渴望,以分段式的结构,通过几个人的命运或偶然或必然的相遇,共同完成一个生命意志张扬的命题。许多观众说这部影片让他们看不懂,他们只感受到了唯美的画面,浓烈色彩的强烈冲击力,却觉得影片的内容不知所云,晦涩难懂。实际上,这部影片并非不可读解,影片的叙事也并不复杂,如果将几段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重新连缀起来,以人物命运的关联性来体会叙事的深层含义,影片的内容和它所宣扬的主旨仍然是保持着相当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
    为什么这样一部激情四射的影片却不能给观众太多的感动?我想起不久前我和一位导演朋友的对话,当我们聊到苏联电影大师塔尔柯夫斯基时,他告诉我塔尔柯夫斯基所说的“质朴节制的导演处理”乃是他作为导演所要毕生体会和学习的。我忽然想到,也许从一个角度来说,《太阳照常升起》并不是因为它的主题晦涩而难以被观众接受,恰恰相反,它正是因为过于强烈和刻意的导演手法和过于关注自我的表现方式,使得它成为一部难以在观众心中真正产生共鸣的作品。众所周知,姜文电影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狠”,他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了过度的气力,显露了过多的才华,这是他极度张扬的个性所致。而自《红高粱》在西方一炮走红以来,中国导演们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追求“极致化”的电影传统,无论是对于形式语言的追求还是对影片思想内涵的把握,都做到无所不用其极,似乎这样才是艺术的真谛。第五代导演钟情于黄土高坡,第六代导演执迷于边缘生活。在这种“极致化”的美学驱动下,长镜头就一定要特别地长,快节奏就一定要特别地快,写实就一定要粗糙不堪,前卫就一定要眼花缭乱。
    姜文的电影在与这种不知从何时形成的中国电影美学观念相遇之后,便表现得更加无所顾忌。发展到今天,就是这部《太阳照常升起》所呈现给我们的风貌。当然,每个导演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尤其是对艺术电影来说,含蓄是一种风格,张扬也是一种风格。不过我以为,艺术家其实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如果没有这种强烈渴望与人交流的冲动,他根本无需将影片拿到影院放映,甚至无需将影片拍出来。如果希望观众对影片有一种认同和接受,如果影片不仅只停留于个人的宣泄和释放,而期待着一种与观众的交流和对话,那么“节制”就是一个导演所必须做到的。
    如果有人问一问中国观众,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大导演们最好的作品是哪些,可能大多数人会选择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在拍摄这些影片的时候,导演们自身艺术创作的轨迹和中国文化生态的变迁都处于一个平衡点上,他们的艺术之锚锁定在了艺术家自我表达和观众接受之间的恰当位置上。而当中国导演们拥有了无上权力的时候,他们恣意发挥的作品反而变得不能被观众理解,或是虽然理解却不能接受了。因为在他们的影片中,艺术想像力演化成了个人的呓语,才华造就了匪夷所思,导演的自我趣味被极度放大到无限,终至变形。我从不怀疑张艺谋拍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拍摄《无极》时都是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怀着一腔热忱希望给观众以观影的愉悦与心灵的震撼,可是结果如何,已不必再多说。也许有人会因我拿一部艺术电影和商业大片做比较而愤怒,但我认为在一个中国电影文化生态意义的层面上,它们是可以罗列在一起的,因为在这一点上,姜文也不可避免地再次重复了这种悖论。
    可以这样说,《太阳照常升起》中只有一个人物,他就是姜文自己,影片也只有一个演员,他还是姜文自己。《阳光灿烂的日子》之所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喜爱,是因为它成功地重构了一段时代,尽管那只是一些人脑海中留存的并不准确的记忆,但它却使人信服,观众接受了它以自己独特方式所呈现和改写出来的岁月。但《太阳照常升起》所构筑的世界,却让观众很难进入,尽管它仍然有着浓浓的怀旧色彩,尽管它是又一次对过去时代的重构与想像,但这一次它不再让观众感到亲近了,因为它是一部完全属于姜文个人的电影。最初听到影片的片名,看到姜文持枪行走在林中的剧照,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海明威。而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那个西部片式的梁老师吊死在门洞中的画面,又让我感觉到了姜文这一代导演所接受的西方电影文化的深刻浸染。影片中随处可见的苏联元素更让我感到影片表现出的实际是姜文自己对那个时代经过改写和填补的记忆。总之,这部影片让我产生的联想太多太多,使得我无法找到它扎根的真实土壤。因此,影片最后只能在一个同样不知发生在何处的狂欢场面中谢幕。
    在当代中国电影中,保守褊狭的文化精英主义仍然不时将电影艺术的发展推向偏离的航向。很多导演拍艺术片是因为艺术片比商业片“高级”,很多导演采取先锋姿态,背离传统,是因为先锋比传统又“高级”。影片国外获奖,未来影史留名,成了很多导演潜意识中的创作动机。我丝毫不认为姜文是怀着这样一种目的性在进行这部影片的创作,但他无意识之中透露出来的仍然是一种精英主义情结,这同样使他自身所具有的时代印记与文化负载在尽情地自我世界构筑之中被逐渐消解。
    电影所反映的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什么?中国电影究竟要往何处去?也许看完《太阳照常升起》,我们所要思索的不是这部影片本身如何,而是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生态的真实状况,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一个“多元化”就可以完全囊括其中的。在姜文的这部《太阳照常升起》中,我们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原载:《文艺报》2007-11-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