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审美观照下的历史剧--与葛红兵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秦建鸿 参加讨论

     近读葛红兵先生大作《反历史的历史剧——质疑当前历史剧热潮》(以下简称“葛文”《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1期)。阅罢,敬佩作者点击时尚的锐气,赞叹作者犀利的批判视角,但仔细推敲总觉缺少了一点批评的理论依据。
     胡适曾说,历史就像一个乡下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一语道破了历史的主观性及其复杂性。历史,广义上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对这一过程作封闭回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间包括时代、价值观念、以及各种政治派别的综合因素,不同的历史观念,留下了风格迥异的历史著作。
     治学严谨的历史学教授经常告诫学生,无论是《二十四史》,抑或其它史书,无外乎特定人的撰写,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其局限性。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注定了它们的相对性。从现时性上观察历史的共时性,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摆脱不了的。这样,历史也就众说纷纭了。何况,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解放思维活跃的时代,历史更呈现出它的多元性。“葛文”前一、二段提出了历史观和历史意识问题,如果顺着“葛文”的思路,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只应该表现人民,历史不是太简单了吗?本文重点就“葛文”所论的艺术观和文化两方面进行质疑。
     关于艺术观问题
     “葛文”中提到,《康熙王朝》的导演陈家林曾说过,“我认为正说和戏说只是风格、样式的差异,细究起来都是编的,但这个编要有个度的把握。”对陈家林的艺术观,“葛文”评述:“纵观古代艺术史,我们会发现,那些政治晦暗,物质贫乏,社会动荡的时代,艺术反而会高扬人性、人生以及社会的大旗,为理想、为生命鼓与呼;而那些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物质发达的历史时代,却常常会伴随着艺术的肤浅化、戏谑化,艺术在那些清明稳定的时代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它不再为人类精神生活守夜,而是加入了喧嚣沸腾充满感官享受和欲望气息的夜生活中,它成了一个时代物质化、欲望化的急先锋。”
     “葛文”的这段话,混淆了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作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内涵。
     毫无疑问,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反作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这一点决定了艺术本质的非功利性。但是,由于精神层面本身的多层次和多元化,艺术既能满足政治和道德的说教,也可满足个性的愉悦和释放。
     建国以后,总体上来讲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纵观历史剧长廊,留下;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正面人物如:《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林则徐》中的林则徐等,他们虽说都是大清帝国的将相,然而在历史剧的舞台上却是民族英雄的象征,爱国精神的参照。作为反面典型人物的张林甫,在电影《红日》中让人记忆犹新。张林甫的第七十四师被华东野战军歼灭于孟梁崮。从某种角度来说,张林甫生命的顶峰在孟梁崮上展开,既而倾覆。正是这样,孟梁崮战役的意义更显伟大,张林甫的形象也才流传下来。
     仅举这些例子,也决非“葛文”所云“现代文学史曾出现过一两部历史名剧。”近年来反映中国共产党史的历史剧同样红红火火,如反映“三大战役”的《大决战》和近期的《长征》更是一组组鲜活如生的现代历史人物的画卷。包括反映国民党抗战的《血战台儿庄》,同样塑造了张自忠、李宗仁等形象。无论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人物塑造既尊重历史又不失艺术的创造,注重这些人物个体命运的把握。
     历史剧不等同于历史。历史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倾向,历史剧则更注重艺术的创造。现实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泉,并且是唯一的源泉。历史,作为艺术创作的“流”,其源泉乃是现实生活。这是因为历史剧的创作凝聚了特定时代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自然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学史上,艺术创作中关于“源与流”的题材,较为典型的便是“安史之乱”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篇抒情诗《长恨歌》处于当时之际,诗人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含有某种政治的“讽喻”。然而,因为白居易擅长感伤诗的抒写,他的笔触涉及杨、李爱情时,把生死间的苦恋之情写到了极致,留下千年咏叹的名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深的眷念,永远无法实现的情意,淡化了“惩尤物”的道德教训。《长恨歌》留给读者的是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
     时过境迁。到了元代,白朴的元剧《梧桐雨》取材于《长恨歌》,又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梧桐雨》不是一部爱情悲剧,也不是一部总结政治教训的历史剧,而是一部人生体验剧。《梧桐雨》的创作重心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慨。白朴通过摹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那种在孤独与苍老中感受美好往日如梦般消逝的寂寞与哀伤,一种对盛衰荣枯无法预料和把握的毁灭感。写的是唐明皇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实际渗透了作者因金国的灭亡而产生的人世沧桑和人生悲凉之感。《梧桐雨》最后一曲唱道:“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因此,《梧桐雨》在文学史上获得缠绵悱恻、哀思婉转的抒情效果,也是历史剧的一种。
     我们分析了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规律,可以看到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提升以及引导艺术创作不同的审美意味,而不是扼杀艺术创作的多元化。正说历史或戏说历史,只是艺术创作中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
     关于文化问题
     “葛文”尖锐地提出,“当前的历史剧是创作文化还是反文化?”文中所论:“对于大多数普通平民来说,欣赏电视剧是他们最重要的最有文化内涵的活动。然而也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电视剧从文化走向了它的反面。”顺着“葛文”的思路,我们来探讨一下文化的本源。
     文化是什么?
     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或样式)。”梁漱溟曾提出文化“三大路向说”:第一,人与物的关系,由此产生的文化路向是向前面要求,求得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第二,人与人的关系,所产生的文化路向是向内用力,反求诸已,求得内心的满足与和谐;第三,人与自身生命的关系,由此产生的文化路向是反身向后要求,从内在自我和外部世界存在的虚幻中解脱出来。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其运思机枢由欲望决定生活,生活又决定文化,不同的文化其根源就在于欲望趋向的不同。尽管这种文化路向说带有一些唯意志论的倾向,但某种程度上还是能涵盖广义的文化论,亦即文化是人类为自己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一文化路向,证明了文化带动的物质财富;第二、第三文化路向阐述了精神的需求,艺术创作为此提供了基础。
     文化在历史的过程中发展变化,每个时代都会形成一种突出的文化路向。
     回观历史,在大工业时代,这样一个物质空前繁荣的社会中,富人占有了大量的财富,而许多穷人却一无所有。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有了批判现实主义,比如巴尔扎克的《悲惨世界》等。再后来,由于物质财富的进一步丰富,即使是社会中的贫困者,也大体上可以衣食无忧了。换言之,物质社会条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已经不成问题的时候,精神的需求更为明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这样,就有了后现代艺术的产生,有了黑色幽默、荒诞派,比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戈多是什么?戈多是希望的象征。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现代社会的人,认识到精神可以弥补物质的渴求。今天早已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自身生命本体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也就有孕育了历史剧创作的文化沃土。
     近年来的历史剧创作,打破传统历史剧的模式,不再是如何体现某种历史精神,如何评价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如何展现某个历史时代。所有这些传统的观念,都被推到历史剧的后面。在摄像机的作用下,观众看到一个个活泼的生命,而不单单是历史和作为历史化身的人物。即便是一些早巳被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人物,甚至是一些著名的帝王,在历史剧中也被还原到普通人的生命原始形态里,不再戴有任何面具。从秦始皇到康熙、乾隆等,摘除了帝王将相们原来的权力象征和历史象征,还原于普通人。观众从这类艺术形象上,不再追求历史的必然性,更多地关注生命本体,并对自身有所感悟。
     历史剧《英雄》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张艺谋把战国七雄之战的历史作为背景而虚化了。通过无名、残剑、飞雪不同的个体探讨生命的价值,并以“剑”的书写折射人生的境界。换一种角度来看,《英雄》把历史化为了审美的需要。无论是画面色彩还是人物塑造,《英雄》没有拘泥历史,围绕艺术的理想展开,展现了艺术的唯美。行文至此,笔者亦质疑叶文宪先生对电影《英雄》的否定评价(见《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1期《论英雄、枭雄、成功英雄、失败英雄、民族英雄和国家英雄》一兼评电影《英雄》的统一观)。
     在这样一种文化审美的观照下,历史剧的创作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和前所未有的表述,大大拓宽了艺术创作的内涵。无论是作为时代的历史,还是历史的时代,在新的历史剧中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新的历史剧不为任何传统观念和固有人物造型的束缚。
     “葛文”所云,“把历史当作娱乐资源,而不是思想资源,现实之镜的历史剧是伪历史剧。”这种观点,在多元文化审美的前景下,不免有点落伍。文化,在生活的流程中,继往开来,不断突破模式的禁锢。历史剧,作为文化的体现,用审美的方式介入历史,而不是历史的奴隶,更有重写历史的气度。
     这便是当今历史剧的趋向。
    
    原载:《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