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战争电影到军旅剧的流变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晓黎 参加讨论
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看打仗电影,都是一段挥之不去的画面。关于信仰,关于勇气,关于道义,关于忠诚,关于责任……银幕上的军人,启蒙了一代又一代,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陪伴着他们走过苦乐沧桑。
    中国的影视作品里,军人和战争,从来也是如此。从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战争片,伴随着时代风云,诞生一批批优秀作品,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呼应着人们心底对英雄的定义和渴望。
    记忆中早年的战争电影,是和露天银幕、夏日晚风联系在一起的。银幕上《地雷战》《地道战》炮声隆隆,银幕下的男女老少,也跟着激动,跟着欢呼。那是一个英雄主义的集体时代,银幕上的好人坏人连小孩也一眼可以识别:所有的英雄都是浓眉大眼,他们说着同样的台词创造着同样的胜利,所有的坏蛋一律贼眉鼠眼,用漫画式的表演,干着同样恶毒的勾当。结尾处,凯旋的英雄在人民群众的欢呼中,英姿勃发向太阳,银幕下的观众也同样拍红了巴掌意气昂扬。尽管套路模式是艺术的大忌,但因着当年亲历了战争的创作者的质朴真诚,也因着刚刚翻身作主的大众的自豪,没有缺点、所向无敌的完美英雄,百看不厌。
    战争电影的突破出现在1980年代。那是一个结束了“文革”浩劫、重新反思真理标准的年代,也是解放思想、知识爆炸的年代。《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今夜星光灿烂》、《凯旋在子夜》……这批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将以往“高大全”的英雄,还原成你我一样的血肉之躯。《高山下的花环》里,赵蒙生有点自私有点懦弱,靳开来大大咧咧爱发牢骚,以前不可能有恋人、家人的英雄也会谈情说爱儿女情长,基本上代表了那一批战争电影里的新英雄形象。虽然缺点多多,但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他们完成了从普通人到英雄的光荣转变。因为有缺点,他们让观众亲切,因为最终成为了英雄,他们曾经的缺点也带着普通人的可爱。从人物的高大全到缺陷美,从英雄的无往不胜到壮烈牺牲的悲剧美,这阶段的战争电影,完成了神话英雄到人格英雄的过渡。
    1990年代的战争片,最大的特点是史诗巨制。《大决战》系列、《长征》、《开国大典》等堪称代表。一批专门扮演领袖的特型演员活跃银幕银屏,一段一段教科书上读过的历史,得以全景地展现。从说着方言的最高决策者到憨厚的普通战士,从旷野血战到窑洞明灯,镜头大开大阖,场面波澜壮阔。这一阶段,中国战争影片在电影语言、电影技术上,有了长足的开拓。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伴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迅速提升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时,关于物质与精神、欲望与道德的矛盾,也成为社会大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电视连续剧这个新的艺术样式里,战争和军人的表现,不再只有简单的是非正义,而是更多地承载了人们对理想、信仰的坚持和渴望。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一部《亮剑》,不仅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名词——军旅剧,也带来了人们缺失已久的东西。你可以有欲望可以有个性甚至可以另类,唯独不可以没有操守。《士兵突击》里那些和平年代的军人,像前辈攻打敌人山头一样攻打自己的心魔,像前辈坚守阵地一样坚守内心的信念。从“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到“不抛弃,不放弃”,为精神坚挺地活着,那是何等的痛快何等的幸福。
    原载:《文汇报》2008-03-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