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碟迷札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陈冲 参加讨论

    
  “碟迷”和影迷不同。这不同,是碟迷的,不说也明白;不是的,说也不明白。
    不太久以前,在碟迷中流传着一部蒙古电影,叫《哭泣的骆驼》。这是一张影碟,可能也是我们——至少是我所看到的第一部蒙古电影了。它有一个几乎算不上故事的故事:一头母骆驼,生了头小骆驼,但是不肯让小骆驼吃它的奶。小骆驼又不肯吃别的东西,比如主人喂给它吃的羊奶,眼看着就要饿死了,却又依恋着那不让它吃奶的母骆驼。于是,按照蒙古人的传统,这家牧民很虔诚地请来一位琴手,对着大小两头骆驼拉起了马头琴,女主人则唱起了一种很古老的歌。在琴声和歌声里,母骆驼的天性受到了感动,眼里流出了泪水,然后便开始接受那头小骆驼了,让它吃奶了。当然,随着这个很简单也很动人的故事,影片同时展现了那一家牧民的日常生活。那恐怕只能说是一些生活场景;有一些细节,情节都谈不到,更难算故事。给人的印象,是在那样的生活里,最正常的状态就是不会发生任何故事。
    然后,不久以前,又有一部蒙古电影在碟迷中流传。它甚至不是一张影碟,只是一部可以通过“BT”从网上下载的“学习资料”。电影叫《小黄狗的窝》,而实际上电影里的那条小狗,并不是黄狗,是一条黑白相间的小花狗。这条小狗也有一个很简单又很动人的故事。一个牧民家中的大女孩,外出拣干粪时,在一个石洞里拣到了这条小狗,但是女孩的父亲担心这条草原上的狗曾经跟狼一起“混”过,怕它会招来狼祸害牲畜,转场的时候决定丢掉它。可是这条小狗却保护了无意中落下的小男孩,终于得以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影片同样也展现了那家牧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只有场景和细节、没有情节和故事的生活。
    和我们的国产大片不同,像片中的女演员的乳房是怎样“挤”大的,都有详细的介绍,而这类蒙古影片的资讯非常少。这两部影片出自同一位女导演之手,但她的姓名我到底没有整明白。两部影片的风格也非常相像,但是在有关《哭泣的骆驼》的介绍中,称那是一部纪录片,还得过好几个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奖,而《小黄狗的窝》却被说成是故事片。这倒让我很是想了想,而想的结果是,在这两部影片中,纪录片还是故事片的界限,与其说是变得模糊不清了,不如说是变得没有意义了。对于观众来讲,不管是像我这样的观众,还是全世界的大多数观众,它的意义在于留下了一种就要消失的、已经开始消失的、但基本上还没有消失的生活。牧民们仍然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搬家时,是连一家人的房子一块儿搬的。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很可能好多天看不见一个外人。但是“现代”也在悄悄进入他们的生活,从手电筒到电视机到摩托车。城里人开着越野车来宣传选举,敦促他们认真做出自己的选择,虽然他们当下还看不出那个选举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也开始心动于在城里找一个工作,但是又担心那份工作的工资不够一家人的开销。他们和自然界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淳朴的,而生活也就在这里展现出一种最人性的美。而那个“现代”,作为一种若有若无的背景,并没有显出多么的唐突,倒是蕴藉着一点带有暖意的希望。
    确实,看这样的电影,让人感到一种独特的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确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拿这种电影,和我们花掉几亿人民币拍出来的大片相比,你会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什么叫艺术的堕落、人性的堕落、文明的堕落。
     
    
    碟迷们的面前有一道不太严重的障碍,那就是香港人的翻译。在或一部分香港人看来,所有的影片都是为了娱乐,而所有的娱乐,又都是在宣泄他们那种独有的小市民的低俗。所以,一旦他们看到某个有点儿品味的影片名,就会担心它的销路,必得为其另起一个低俗的片名才放心。在他们看来,像《英国病人》这样的片名,简直就是市场毒药,非得改名为《别问我是谁》。下面我们讲到的这部法国影片,原名叫《37°2》;那些香港人一看,心说这不成了天气预报了吗?赶紧改成了《巴黎野玫瑰》,让人觉得是一部讲妓女的片子。他们觉得这样才会有人看。
    实际上,这部影片不仅跟妓女毫无关系,而且跟巴黎也毫无关系。影片的故事先后在三个地方展开,三个地方都是法国的小市镇,我们能感觉到这三个小镇一个比一个大,但也就是大那么一点点,最后一个最大的,同样很容易就到了郊外。影片并不在意它们叫什么,当然更不会在意它离巴黎有多远或多近。这正是影片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更突出地表现在“没有过去”。影片的女主人公叫贝蒂,男主人公叫索格。影片从两个人相爱了开始,我们对这两个人的了解也是从这儿开始。关于这之前两个人的事,影片丝毫没有提及,包括两个人怎样相识,怎样相爱,一概没有。不仅观众不了解,两个人彼此之间也不了解。到最后,贝蒂被送进医院抢救,需要登记,索格才第一次看到她的身份证,但是仍然不知道她的社会保险号码。这两个人好像都是孤儿,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概没有。索格还有一个朋友,贝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不过,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为了排除一切外部因素的影响,来强调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我买到的影碟还有一个英文片名,叫《Betty Blue》。前者是人名,后者有蓝色、忧郁两种意思,意者或可译为《忧郁的贝蒂》。这个片名,从一开始就形成一个悬念,因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贝蒂,完全与“忧郁”不搭界。她活泼,开朗,豪爽,外向,想说什么就说,想做什么就做。她无意间发现了索格早先写的一部小说手稿,虽然索格说他已记不得里面写了些什么,而且再也写不出另一个,但她连夜读完,立即认定索格是个天才,这部小说应该出版。她现学打字,把手写稿打印出来,以便寄给出版商。虽然屡遭拒绝,但她决不放弃。尽管在这件事上显得很有耐心,但在平时贝蒂的脾气却非常暴躁。遇到不高兴的事,便会摔东西发泄,直到有一次,把房子里所有搬得动的东西都从窗口扔了出去,最后干脆放火把房子也烧了。出格到如此程度,索格仍然不以为意,房子烧了,就带着贝蒂去投奔一个早年的久未联系的朋友。这朋友是个女的,此时正有一位男友,于是两家人住在一起,过得十分开心快活。影片从这里开始散文化,出版小说的线索偶尔出现,无非是又一次被拒绝,这样的情节已经完全失去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力量,影片几乎是“无节制”地在细说贝蒂、索格两个人甜密的爱情和快乐的生活。那男友的母亲去世,索格、贝蒂陪他去奔丧,然后受托照看那位去世的母亲留下的钢琴店。这是个相当繁华的市镇,但两人仍然过着甜密快乐的生活,沉浸在快乐中的贝蒂,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忧郁”。直到有一天,本地的一位出版商拒绝了那部小说稿,而一向在这上头极有耐心的贝蒂,竟找上门去,用刀子在出版商的脸上划了个大口子,从而面临刑事起诉。在邻居的建议下,他们去看一位精神医生,没想到很容易地得到一份贝蒂有精神疾患的证明。为了让贝蒂生活得快乐,索格也开始出格了,竟化装成女人进行了一次抢劫。但是这仍然阻挡不住贝蒂的坠落。在几次危险的发作之后,她趁索格外出购物,自己用手挖出了右眼,被送进医院抢救,但一直昏迷不醒。索格再次化装成女人潜入贝蒂的病房,告诉昏迷中的贝蒂已经有出版商愿意出版他的小说,并且要他继续写,又说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我们永远不分开,然后就用枕头闷死了贝蒂。
    ……上面这段文字,我写了整整三天。坦白说,比我自己写一篇小说还要艰难,还要痛苦。但是我仍然不敢说它在多大程度上是准确的。这种复述是否准确,不在于故事化繁为简是否得当,而在于是否与主题吻合。问题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太难复述了。一定要讲,我想大略可以表述为:爱情可以让人的体温升高到多少度。
    原载:《河北作家》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