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夕阳长留,人生永不散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木卫二 参加讨论
“三丁目夕阳”可以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系列,续集能取得超越前作10亿日元票房的成绩,显然是成功之举。出于诸多考虑,山崎贵导演和制片方在续集成功后,却宣布了不再接拍《永远的三丁目夕阳》系列的决定。
    这样的话,电影只有前后两部,终结于同一片的暮色天空。观众可能更希望他们不要见好就收,三丁目街道的人们没有散场,电影也不要散场。用简单的词语来总结《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依然还是怀旧、温情与感动,中间穿插着日本的崛起和东京的变化。在第一集里结尾竣工落成的东京塔,终于成为了一个抹不去的标志物。当时的东京还没有摩天高楼,在一片低矮中,东京塔有着绝对瞩目的天然高度。试想,一个突然冒出的高大铁塔,总会出现在眼前视线或者成为照片背景,那它肯定要包含着一种情结。所以一直到去年,《东京塔》还注视着一家人的情感分合,完整地记录着生老病死还有命运无常,两部电影同样有着在东京塔上俯瞰城市的段落。
    从东京塔到日本桥,又一个标志地点出现在作品中,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即将修建的首都高速公路环线,几年后将要召开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中国观众对此可能有些陌生,但可以想象一下奥运到来前的民情。片中一句台词:这个国家就要变了。昭和34年,1959年,三丁目街区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不停地改变。
    续集开头是哥斯拉在东京肆无忌惮地破坏,这里运用了山崎贵拿手的视觉特效和CGI技术。相比前作开场的超级长镜头,同样是借力用力。日活的太阳族偶像石原裕次郎,“电影里的电影”还包括开头的东宝公司老logo,均再现了时代的特征。
    第一集的一些素材,如来自青森的东北口音再次被利用,编出了一段六子的意外故事。梦想可以卑微,但纯洁性不容玷污,投机取巧、行骗讹人带来的伤害可以弥补,错误决不能再犯,人性的美好在那一刻显露无遗。
    续集的多数角色在前作中有过了介绍,鸟窝头、衣衫褴褛的茶川,容易动怒、干修车活的铃木。一部分停留在过去时光中的人们,不只有魔鬼医生。续集里加入了更多的往日情愫还有唏嘘不幸,来自铃木的战友、知江的回忆还有茶川的同学会。
    一些人物的设置,情感冲突和矛盾都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文学青年茶川的梦想受到了街坊邻居的关注和支持。作家和舞女的爱情,一类再寻常不过的情感结合,见诸于许多书本或影视作品。由于出身的差异和现实的窘迫,茶川和广美没能顺利走在一起。将渺小放大,把不现实变成惊喜,就会带来过多的浪漫、温情和感动。《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走的是情感力量的道路,幸福被注满,接近溢出。外有美国扶植,内有上下一心,日本由一个破败的战败国家迅速回归和跻身世界强国行列。这一过程中,光有做事的干劲还不行,  他们需要梦想,需要认同感———《永远的三丁目夕阳》系列恰好表达着这种认同感。引领国家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这是吾辈的心愿。往日时光多美好,恰恰我们真的身处其中。对年轻人来说是陌生好奇,对老年人来说是感慨万千。再添加点生活中的乐趣、心动和积极,主旋律的故事也可以包装得亲切近人。
    国家的梦想与个人的梦想,大人到小孩,谁都需要梦想。不同人的梦想交织在一起,成为远大的目标。大小不一的梦想,引发一股奋斗向上的集体力量。说日本人团结和极端,恐怕没人会怀疑。《永远的三丁目夕阳》传统的剧情片外表下,其实有着强烈的表达诉求。这里可以引述为日本一百多年来没有放弃的大国梦,对现在的中国来说亦是如此。一个国家,只要还有年轻人实现梦想的空间,就一定还有希望。在影片里,潦倒作家冲击芥川奖失败,一个不甘被小瞧的修车行老板,他们都相信着某种可能。如果把这种可能看作异想天开,或者当一个国家年轻人的伟大梦想就是拥有一间鸽子笼,并为之去努力卖命一二十年时。那不论这个国家是受制于贫穷还是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美好未来并不会很快到来。
    说完大道理,该提小东西了,电影里家的感觉。《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传达着传统的东方家庭观念。中国观众对此不会陌生,同样属于城市化被遗弃遗忘的东西。第一集,六子融入了铃木一家。在续集中,他们又有了新成员美嘉的加入。消除成员的隔阂,大唱亲情赞歌是故事的必然走向。茶川一家也要几次面临“夺子二人组”的出现,没能真正解决问题却等到了广美的回归。一个失散多年的儿子,一个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女孩。几个破碎的家,在不经意间又顺利重组。懂事小孩的存在,使得影片有着太多下一代被倾注的期望。再到六子和武雄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着饱满的信心。人生就是在每个阶段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不同的家庭成员承担属于自己的角色。
    如同上一集的眺望夕阳结尾,《永远的三丁目夕阳2》将眺望的举动再一次放大。在东京塔和日本桥上,铃木和茶川两个家庭各自眺望着远方的夕阳。之所以是西方而不是东方,在于这些事情都是昭和的过去时。现在重现,只能是怀旧。当时的东京正在迅速地改变,传统的家庭结构却还没有完全改变。凝望三丁目的夕阳,那随之而来的感动是因为正和你们在一起,这个“你们”就是身边的家庭成员。
    重塑辉煌的积极信心,邻里关系的美好和睦,复古的怀旧色调依旧。在几十年后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尽管这个城市还有夕阳、黄昏和东京塔。夕阳的感觉,一面是良辰美景的好时光,一面是时间的消逝远去。
    原载:《北京青年报》2008-6-2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