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感觉耳目一新。以改革开放的前沿、国际大都市上海为背景,以一群80后士兵在前身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上海武警三中队锻炼成长的经历为故事线索,该片显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成功塑造了新一代军人的新形象,深刻展现了我军建设的新风貌。 《霓虹灯下新哨兵》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以我武警部队的日常生活为依托,没有刻意地编造紧张离奇的故事,而是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下工夫。三个80后的士兵,两个带兵人,这群普普通通基层官兵的故事成为当代军营建设的缩影,从而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映照出当代军人奋发向上的英姿。 林氓氓、柴大喜、皮向峰等三名80后的年轻人怀揣着各自不同的动机来到三中队服役,在部队训练值勤生活的摔打中既充分展现了个性又经受了艰苦的磨练。林氓氓胸怀英雄情结,上了大学又毅然投笔从戎;柴大喜家境贫困,希望通过当兵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皮向峰家境富有,迷茫中被父母送到部队锻炼。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体能与军事技能训练、站哨值勤中,林氓氓肯于吃苦又勤于思考,总是想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改进传统的训练模式,屡屡被班长认为是好高骛远;柴大喜朴实、木讷,最让班长喜欢却常被同年兵不以为然;皮向峰训练中怕吃苦,内心里却渴望着抓坏人立功受奖。军校毕业的排长黎响既充分肯定了班长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传统带兵方式,又注意发现保护80后的士兵们向上立志的积极因素,带领这个年轻的集体在管理方法和训练模式上逐步走向科学与和谐。从影片开始时因皮向峰5公里越野落在最后导致班里丢了训练红旗,到最后大家通过艰苦努力夺回了红旗,其中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生活质感与情趣的碰撞。但相撞的都是年青人的心,80后的士兵们在碰撞中融入了共同战斗的集体,传统型的老班长在碰撞中深刻地认识了这群年轻的战友,大家共同成长为霓虹灯下有理想高素质的新哨兵。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驻扎在大上海担负值勤任务,时代的变迁已经给新一代的哨兵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外语的情节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但是千变万变,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根本不变。所以影片里真实展示了我武警部队近乎残酷地在黑夜、暴雨中锻炼官兵们的体能与快速反应的警惕性,在城区、近郊多种复杂地形地貌上模拟实战锤炼官兵们的值勤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战斗技能,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蕴涵了年轻一代军人百炼才能成钢的深刻寓意。排长黎响给林氓氓等人讲述大上海改革开放的历史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突出了霓虹灯下新哨兵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影片最后表现的三中队在紧急出动执行重大抢险任务时,年轻的官兵们无所畏惧地冲锋在前,胜利凯旋场景,无疑是主人公们成长成熟水到渠成的结果。画面中从抢险隧道深处走来的那一列满身泥水、满脸坚毅的绿色身影,无言地诉说着当代军人永远做祖国与人民忠诚卫士的铿锵心声。 《霓虹灯下新哨兵》堪称是一部具有丰富精神内蕴的青春励志剧。剧中的年轻一代军人形象虽然朴实平凡,却贴近时代,充满活力,使人难以忘怀。作为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部优秀现实军事题材影片,它把时代生活的聚光灯照射在一群年轻的普通官兵身上,其精神感召力渗透力也许更加强大,其思想艺术价值则同样不可低估。 原载:《文艺报》2008年12月25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