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中,青年导演似乎已经撑起了国产电影创作的半边天。这种印象由美好的祝愿、理想主义的计划、媒体的渲染和简单的推想相互交织,构成了对于远大前程的想象性认同。 现实却并非如此。中国的青年电影导演们,正处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困局之中。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困局在短期之内几乎见不到改变的势 头,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随着年代的交替,青年导演构成了一个具有更替性的群代,他们的处境是电影格局症候的外显。2008年,虽然中国电影又一次完成了超过20%增速的产业飞跃,但是青年导演的问题依旧严峻,甚至将影响到数年之后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我们逐条逐项地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处境在每一个方面均不容乐观。 青年导演中有多少人是著名导演?大众话语能够数出来的,恐怕只有贾樟柯、陆川、宁浩、王全安、王小帅、张一白等寥寥数位。这些导演作品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没有一个人得到了社会的全方位认同。最要紧的是,这些导演几乎全部是四十上下的年龄,其实已经不再是青年导演。除宁浩外,35岁以下的知名青年导演,几乎不存在。 青年导演的作品能否支撑票房?在2008年度43亿全国票房中,属于国产电影贡献的超过25亿,其中,有多少属于青年导演的作品呢?屈指算来,也只有马俪文的《桃花运》、王岳伦的《十全九美》、张菁的《荒村客栈》等少数几部,票房相加不过1亿上下。在海外营销获得的25亿收入中,也没有多少是属于青年导演的贡献。贾樟柯、王全安少数几个“得奖专业户”依旧能够取得一些国际奖项,但是,在国内奖项方面,青年导演亦所得甚少,就连年轻人举办的“大学生电影节”,大部分奖项也归于中年电影导演所有。 青年导演是否已经成为创作的骨干?在数量上,此说似可成立。在2007、2008年连续超过400部的年度产量中,青年导演执导的作品数量比重并不低。但是,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投资低廉、工艺简陋、品质粗糙、前景黯淡,其总体投资及规模累加甚至比不过一部大片,除了为统计学提供一些影片数量之外,近似无声无息、自生自灭。 正在复苏中的电影市场,必然依赖大片保证票房。这是政府、投资者、创作者和市场共同决定的格局。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也就是观众的选择。事实证明,当下的观众在买票的时刻,第一选择仍旧是大片,总数额超过了整体票房的一半。虽然这种选择令人无奈,但是电影市场依靠大片撑台的现状短期内仍无法改变,接近于“托拉斯”的垄断景况甚至愈演愈烈。 然而,大片的创作,基本和青年导演无关。大片的拍摄占用了有限的电影资源中的绝大部分,最重要的是占据了市场。在辛辛苦苦建设起的4000块电影银幕中,绝大部分一年四季放映国内外大片。观众绝大部分时间选择大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拒绝小成本影片。当优秀的小制作影片出现的时候,他们一样会掏钱买票,青年导演的作品一样会受到欢迎。如2007年的《疯狂的石头》、2008年的《十全九美》,均未得到大规模宣传,但都得到了极好的市场回报。遥相呼应的,还有海峡彼岸魏德圣的《海角七号》。只是,这样的青年导演,这样的优秀作品还是太少。 青年导演的问题,并不能够依靠少数优秀分子的勤奋来解决。解决问题的最终因素,还是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为更多不同类型、规模、样式的电影提供可能性,这样才有可能使青年导演的才华得以施展,让青年导演群体形成真正有创造力的电影产品。 在新世纪中,电影市场连续5年以高于GDP几乎一倍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且带动起了整个电影市场,这也让创作者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外部的利好影响下,电影的战略预备队——青年导演当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枕戈待旦、直面困局,以勤奋拓道路,用作品做宣言,捕捉战机,开创未来。 原载:光明日报2009-03-2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