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中国版《穿PRADA的女魔头》影片的时尚大片《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都市白领青年的爱情故事,质朴的外企销售助理杜拉拉在八年时间中成长为干练的HR经理,其间也经历了职场变迁和情感历练。与前三部其导演的作品不同,徐静蕾在这部电影中主打时尚元素,流露出明显的类型片或商业片特质。较之先前作品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或浓郁的实验性探索,《杜拉拉升职记》或许可以为中国商业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杜拉拉升职记》改编自同名畅销读物,不同的是,电影与小说是影像与文字的相互渗透,电影有自身的语法规则,它是用一种不同的介质来诠释和演绎小说。为了情节的流畅和线索的完整性,电影版的“杜拉拉”进行了结构上的重新整合,相比之小说中贯穿的职业技能,电影版弱化了职场之上的尔虞我诈,故事落脚于职场女性如何实现自我完善,并加强了主角杜拉拉与销售总监王伟之间情感戏的描摹。作为外企白领生存手册的《杜拉拉升职记》,其主公人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既没有深厚的背景,也没有较高的学历,她依靠个人不懈奋斗而最终获取成功,《杜拉拉升职记》小说的成功正是源自于故事本身所编织的丑小鸭变成天鹅这样一个美丽的梦境。除文本自身的优势之外,影片在镜头语言方面也充满了现代感,常常出现一些非常规的戏剧手段处理,如服装店中出现“办公室恋情,禁止通行”的标志,抑或是杜拉拉在和王伟因搬家的问题上产生争执后,搬家公司的大纸箱上出现一个大大的“Fighting”,这些桥段无不为影片增添诙谐和轻松的成分。 当然,时尚才是这部影片真正的核心关键词。《杜拉拉升职记》将多家一线服装品牌玩转于掌中,包括服装、造型等各个方面都做得颇为考究,女主角们妖娆的姿态和琳琅满目的配饰,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除了影片伊始部分为了塑造杜拉拉初入行的新人白领形象之外,整部影片简直就成了一场时装秀。商业电影本身担负着“造梦工具”的使命,而形成这种梦境的前提必须是通过影片贴近现实所折射出的逼真效果。《杜拉拉升职记》以满足目标受众的观影体验为基础,融入当代大量时尚元素,俨然已成为都市白领的时尚教科书。 《杜拉拉升职记》中大量植入化广告的出现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非议。去年,《非诚勿扰》所引起的广泛社会效应将电影植入式广告这一名词推到了风口浪尖,影片也因为有过多的广告植入而成为众矢之的。在电影产业化的今天,电影植入式广告已成为降低商业电影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乃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但其本身所承载的单一性使命又往往造成观众的被动接受。电影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承载着提供审美娱乐的文化属性,而这势必造成与商家品牌推广之间的悖论,如《杜拉拉升职记》中智联招聘、德芙等广告的强行进入不免产生观众的观影疏离。 不置可否的是,《杜拉拉升职记》为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再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电影市场要摆脱古装大片独领风骚的现象,必将依赖且只能依赖于大量充满活力的中低成本影片辅做强援,《杜拉拉升职记》在票房上所取得的成效为这一目标的提早到来树立了一个典范,并必然引起新一轮青春时尚题材电影创作的热潮。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操作模式,成就了一次成功整合的营销事件,为都市电影类型化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此外,《杜拉拉升职记》作为一部成功商业影片的个体文本,其形象生动的言语和神态、优美绚丽的构图和质感,时尚炫目的服装和配饰,使得这部电影成为都市青年男女视觉的飨宴。 偏离了主题 丁 炜 观看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原因有二。一来是原著的忠实拥趸,二来想看看摆脱文艺片路线的徐静蕾会给观众塑造出一个怎样的杜拉拉,还是灰姑娘变白天鹅的职场励志故事吗?然而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不过是借用了小说版的外壳,其内容和形式完全背离原著的初衷,职场主题被严重弱化,把灰姑娘奋斗的职场变成了型男靓女的秀场,俗套的爱情和绚烂夺目的时装,最终盖过真实的职场攻略。整部影片的剧情发展都是一种跳跃式的,杜拉拉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月薪就从三千涨到三万,而片中杜拉拉和王伟的爱情更是神速,观众刚刚看出个所以然,二人就有激情戏了。 观众如果是怀着对小说的无限期望来看电影的话,那么肯定会很失望,因为影片除了无处不在的植入广告,就是频繁更换时装的美女,整天在职场打拼的杜拉拉追求的不是事业而是爱情,本应是电影主线的职场奋斗史成了电影最大的剧情龙套。影片与现实脱节的语境和老掉牙的剧情走向终究无法被技巧上的花哨掩盖,就像片中那绽放的花朵特效一般。 对《杜拉拉升职记》的诸多诟病,或许可以归咎于为了迎合商业片的市场需求。影片虽然有主题上的硬伤,但这并未影响观众的观影热潮,因为这部影片有太多吸引眼球的噱头和话题。影片不仅请来全球五百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做该片荣誉编剧,更是邀请来打造出《时尚女魔头》和《欲望都市》的菲尔德担纲服装指导,这让整个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绚烂多彩的时装秀,再加上扑面而来的时尚气息和非常抢眼的美女阵容,对观众还是颇有吸引力的。对于首次试水商业片的徐静蕾来讲,如果单纯从商业片的角度来审视她此次的转身,无疑是成功的。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