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风景处见人文婉约中蕴豪放 ——纪录片《西湖》研讨会发言摘要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范咏戈 等 参加讨论

    自从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的无声影片《西湖风景》问世以来,究竟有多少以影视手段对西湖进行纪录的作品,已经难以确计。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于一部关于西湖全新作品的期待。
    由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在2006年投入拍摄的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文稿的几次颠覆性修改、画面的无数次反复拍摄、剪接完成后的从头再来……终于于2010年初春在浙江卫视首播。《西湖》播出后好评如潮,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样的收视反馈,给了创作团队巨大的鼓舞,4月2日,在草长莺飞的西湖之畔,纪录片《西湖》在杭州举办了专家研讨会。《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郭运德,《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沈卫星,《文艺报》原总编辑范咏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原主任、博士生导师路海波,卢森堡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朱培华,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程蔚东,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栋霖,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胡志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参加了会议,浙江广电集团副总编辑施泉明主持会议。以下是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和文章。
    范咏戈:
    《西湖》是电视纪录片的一个重要收获,具体分为几点:
    首先,《西湖》是对江南“诗性文化”的一次有力诠释。江南文化特点是“诗性文化”,与北方文化区别很明显。现在有不少学者在探讨江南诗性文化的内涵、表现等等,我也很关心这个课题。看到《西湖》,我感觉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依托。江南的“诗性文化”有很多,但是《西湖》作为纪录片是一个很有力的诠释,也为江南“诗性文化”增添了一个符号。第二,这个创作团队,包括浙江广电集团的领导非常有眼力,把《西湖》这个选题重新加以挖掘、把资源重新盘活。因为《西湖》不是第一次拍,过去也拍过很多次,既美在历史又美在当下,它仍然有重做的必要。第三,《西湖》是一部好看的纪录片。各个点上的契合非常好,内容也非常丰富,另外对学者访问、人物、解说、情景再现等等各种视听元素的结合很到位,互为补充,该片含量很大,不是一般的风光片。第四,《西湖》的成功对如何实现电视文化重构很有启示。现在打开我们的电视文化栏目,娱乐的、甚至媚俗的比较多,文化是需要沉淀的,但沉淀是需要功力的,功力恰恰是抛掉了很多功利性的东西来体现一种文化自觉,所以该片对当前的电视文化重构提供了思考。
    《西湖》通过大众文化传播平台播出,文化人喜欢看,老百姓也喜欢看,这说明我们在寻求多种文化,在雅文化、俗文化的契合点上取得了成功。
    路海波:
    该片今天呈现的结果还是文化西湖。从一开始地貌的变化,到后来白堤、苏堤的形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演变的过程,婉约和豪放的关系,线条是非常清楚的,而且该婀娜的地方婀娜,该粗犷的地方粗犷,有历史和当下融会贯通的感觉。《西湖》不光是杭州的名片、浙江的名片,更应该是中国的名片,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其中包括很多哲学的思考、信仰和人生态度。
    该片定位为婉约和粗犷,我认为这个点抓得非常准,实际上是南与北的关系,是一个地方和整个中国的关系,《西湖》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我们一直看西湖,最后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不寻常的美,我们还没有感受到,而这个美肯定是在物化之外的文化之美,跟它的历史,跟历史上的很多人有具体关系。片中的情景再现拍得也非常有味道。
    《西湖》的创作团队把过去的创作经验和在杭州生活体验,用心感受,用电视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呈现给我们的西湖是精致、婉约与豪放并存,自然和人文交相呼应。
    郭运德:
    浙江广电集团花巨资,历时近四年时间制作《西湖》,是一种战略眼光,一种了不起的文化眼光。在全球化时代,在西方文化全面覆盖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寻求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就应该真正地寻找自身的民族文化符号。拍摄西湖,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西湖历史的演变,寻找西湖的文化意韵,实际上是在建造一种地标性的文化建筑,是在打造一张地域性的文化名片,作品很好地完成了主创队伍的这一意愿。
    西湖不是一个陌生的题材,但看完以后却找到了在熟悉中的陌生感,观摩的过程就是文化享受的过程,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我的感觉: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勾连。我们所了解的西湖,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只言片语,都是零散的、不能衔接的东西。该片把历史、把西湖贯通古今,把西湖从散点的故事连成一个线,围绕西湖所发生的历史故事、文人逸事,展现了西湖层层叠叠的深厚历史积淀。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在平实中开拓了奇绝,使我们重新认识和发现了西湖,为现代人对西湖文化的了解绘制了一个精神的图谱。二是宏观与微观的并举。从整体来说,《西湖》讲的是宏观的,是古往今来、天文地理、世俗社会。它的宏观是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晨雾夕阳。整体来说是以大视角、全方位、大跨度地看西湖。但同时又把宏观和微观进行了有机的统一,把一泓美景拍摄得美不胜收,让熟悉西湖的人重新有了震惊。三是婉约与豪放并举。常规的西湖、常规的江南文化在北方人眼里,永远是小巧、细腻、忧伤的,永远是小桥流水的,但是《西湖》完全是一个豪放的气吞山河的展现,把烟雨飘渺的江南风光以一种恢弘的大气磅礴的气势展现出来,是豪放中的柔美,而不是豪放中的忧伤。这一整体风格的表达,恰恰把一个活的西湖生命的律动展现出来了。四是真情与实景交融。电视的本质是纪实,而最大的缺陷又是太纪实。电视很难表达作为艺术家追求的写意的东西,但是这部片子把这个难题解决了,而且有了一些新的开掘。因为有了写意精神的把握和引领,整个《西湖》以写意来贯穿、来主导电视镜头,使整部片子表现了一种激昂的文采。
    我也有几个不太满意的地方。一是开头的部分构思挺好,但是收回来特别弱,因为加了余秋雨的访谈,把整个气断了。既然有航拍,从西湖的历史由来,应该进入更大的一种,中国有一个杭州,杭州有一个西湖,西湖是代表中国的山水文化,有了西湖才有了最传统的代表中国苏杭的美景,这样展开会比余秋雨讲的东西要好得多。二是从切入点的角度看,整体构思和整体分布挺好的,但是少了山的概念,还少了文人墨客笔下的西湖。三是《香市》入点显得俗了。香市是个世俗的东西,世俗的也是文化。如果从西湖周围的寺庙讲起,围绕西湖宗教文化的传播,可能更有文化的意味,更有禅气,起点更高一点,更空灵一些。
    尹   鸿:
    我怎么看,《西湖》还是一个柔美的西湖。相对中原文化,杭州西湖就是水灵婉约的性格与气质,只不过这个历史的积淀是厚重的。
    我们很熟悉西湖了,景观很熟悉,风貌很熟悉,包括一些故事、一些传说我们也很熟悉了。这次是做了一些陌生化的处理。一个是用时间的过程来扩展空间的意义,不管是岳飞庙、苏堤、白堤,因为有了历史的积淀,它给了我们不同的意义,在这样一种历史的形成过程中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诠释,正因为这些历史积淀,使它有了味道,有了一种气质。这次看到的《西湖》让我们终于弄明白了这些美的背后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它。另外采用动态的故事来激活静态的景观,使这些静态的静物有了生命感,故事带给了我们对西湖周边的记忆,于是你就会觉得它活了。《西湖》在情景再现上控制得比较好,基本都是作为意境再现,没有用演员的特写近景状态来替代历史人物,更多的是还原情景和意境。采访的大多是跟杭州西湖有密切关系的人,看得出来他们对西湖是有体验的。片子还利用了航拍的素材,但有特色的素材少了点,宏大的东西、面上的东西比较多,真正有震撼力的航拍素材不够。但足以使我们改变一种视角来看西湖,高视点下的西湖给我们带来了陌生化的感觉。同时在音乐上、画面的处理上都很讲究,做得非常精致。
    过去的大型纪录片基本上都是北方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这次增添了一部以江南文化为主体的作品,弥补了缺憾,补上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大课。
    需要探讨的一些创作上的观点是:细节的弱化导致了信息量不够饱满,节奏稍显有点慢。整体上看,从画面到语言虚的东西占的比重稍大。耐心看下来还行,但可能会由于细节不够丰满,或者信息量不足而导致观众相对疲劳。将来可以考虑用一些别的手段来补充,减少抒情的段落。
    朱培华:
    我是在欧洲的有线电视台看到《西湖》的。我的家乡被一部电视片解读得如此深刻、如此真切,让我十分激动。  
    从海外华人的眼光来看,现在中国的文化市场,娱乐是主流,充斥着粗制滥造的作品、急功利近的作品、经不起咀嚼的作品。在这种氛围里,浙江广电集团筹集大笔资金,拍摄了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一部让我们海外华人华侨在魂牵梦萦故乡的时候,能够一解思乡之愁的好纪录片。
    夏陈安:
    人文节目相对来说在市场竞争中不像过去那样被重视,浙江卫视选择在“两会”期间播出《西湖》,引起广泛影响出乎我们的意料,也增强了浙江卫视今年明确提出要“彰显人文”的信心。
    《西湖》是三年多前浙江广电集团抓的项目。集团在人文纪录片方面,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都舍得投入,也是我们团队这三年多来忍受诸多寂寞,终于结出的硕果。对于《西湖》,我们还可以把后续资源、衍生产品做大。可以把《西湖》浓缩后重播,或浓缩成一部电影产品,时长90到120分钟。使其成为游客到杭州的观赏内容——一看风景西湖,二看电影《西湖》。浙江卫视从《西湖》的摄制中得到一些启示:除了新闻综艺之外应该有更多的追求,特别在人文纪录片方面。《西湖》总体是不错的,但是还有一些可以创新的地方,比如说表现手法上,宣传营销模式上。我们正在考虑从今年开始,浙江卫视《西湖》摄制团队将投入人文环保大片《赤道》的拍摄,可能采用边拍边播、动态纪录片的模式。此外还有一系列人文节目的创意。逐渐使浙江卫视“中国蓝”这个平台更有别于目前电视竞争中比较同一化的现状,让“中国蓝”的人文气质能够突显出来。
    朱栋霖:
    《西湖》已经成为我们期盼的焦点。我的总体印象是通过西湖水的井栏,能够从井底读出唐朝来,能够从西湖秀美的风光看到它的历史,从历史读出文化,从文化提炼审美,从审美提炼到铸造意境。
    比如我比较欣赏的第四集《湖山晴雨》。大家都非常熟悉西湖风景的秀丽,可是你如何表现是个难题,容易表现俗套,这一集把春夏秋冬四季提炼出四点:春天的柳树,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桂花,冬天的雪。从大家非常熟悉的西湖美景中解读出了西湖文化,尤其解读出了西湖的“诗性文化”和她独创的精致美学,在恢弘豪放的架构中间,展现了西湖婉约旖旎和精致典雅的美。杭州的老百姓看了这部片子是否觉得有新意是这部片子是否成功的标志。
    《西湖》最大的意义是为今天的电视商业文化大潮,掀起了一朵清新的浪花。我认为不用担心这部片子是否太文化了,太雅致了,正是因为你有自己文化审美的独特追求,才给人耳目一新,对引领电视文化是有价值的。
    胡志毅:
    生活在一个地方很多年,你不见得就很熟悉,真正要去发现它的美,尤其是要去发现西湖文化,人文的美。《西湖》做得比较纯粹。它不是一般的纪录片,是电视艺术文化片。西湖是自然景观,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它怎么会变成这么有文化的意味。“文化地理”是一个典范性的存在,通过电视来拍摄,可以把这个典范性的东西放大到中国乃至世界的视野来看。西湖有个核心的意象,主要的感觉就是,它是一个人间美的典范,是人文自然的范本,一看到西湖如见你最熟悉的家园。
    胡智锋:
    在娱乐至上、口语狂欢的时代,能让人安心地坐在电视机旁静静地领略西湖里面的中国文化,的确是别样的享受。十集电视片《西湖》的问世,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的意义。
    今天,我们都在强调媒介清醒,但是,却有更多人把精力放在了功夫之外,放在了运作上,放在了一些媒体渠道的延伸上,放在了造势上,或是为了单纯的收视率,把精力放在了某些可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节目的更新上,比如说娱乐选秀之类的节目。但是,电视文化的存在,不仅仅是要赚钱,不仅仅是要提高收视率,更多的时候是不能丢掉电视人身上的文化责任。电视对于国家和民族应该承担历史的、社会的和时代的责任,这个责任,具体而言,就体现在内容的生产上。因此,我们不仅要取得高收视率,生产一些大众需求的娱乐类产品,同时,也需要精美的、有品质的、有鲜明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文化内涵的节目,如果没有这样的节目,我们的电视文化一定是不完整的,一定是有问题的,长此以往,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从宏观意义上看,以《西湖》为代表的这一类作品,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较高审美艺术追求的力作,在今天,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过时了,而是正当其时。在我们的电视文化格局中,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电视靠什么竞争,靠什么立身?《西湖》这样的作品多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电视格局更合理、更饱满、更厚重,才能使电视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种价值,浙江卫视斥巨资、花数年时间打造这部《西湖》,既是为以西湖为标志的浙江文化打造影像,为区域文化的发展作贡献,同时也使得浙江卫视自身的架构显得更加饱满。该片对于提升和推动电视艺术整体水平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给《西湖》打多少分都不为过。
    《西湖》的第三种价值是有助于对一种创作现象的解析。总导演之一的刘郎早期的作品,更多是体现了中国西部豪迈的风格与激越的情怀,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创作视野转向江南,以《苏园六记》等作品为代表,开始了对江南文化的不断探索。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的作品,虽然融入了柔美的江南风韵,但其中豪放的特点依然雄风不减。到了《西湖》,这种豪放与柔美的结合更为完美,在《西湖》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高度、一种力度、一种深度。所谓高度,是这部作品把西湖放到了中华文化的大视野中;所谓力度,是在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西湖的同类作品中,这一部《西湖》对于西湖文化的概括最为完整;而所谓深度,则是因为它的每一集当中,都借西湖来发问,提出了一些对于今天、对于社会、对于历史都非常富于深意的思想和观察。
    《西湖》的价值还在于关于影像的创造。《西湖》有三种影像都达到了今天电视纪录片的新水准,这就是它的纪实影像、历史影像和艺术影像。纪实影像,采集正在发生的人和事,表达今人的思绪;历史影像,挖掘已经消失的影像,传递纵深的信息;艺术影像,创造未有的综合形象,拓展观众的想象,引领人们进一步感受、理解与思考。
    程蔚东:
    在审看《西湖》的部分样片时,我提出了“三说”——学问者说、传播者说和建设者说。所谓学问者说,就要在我们频道里,聚十多个人搞三四年,真的蛮难的。但是我们作为省属广电集团,必须充分重视,我把这类片子称之为一个媒体里面节目生产的骨骼、流动血脉的作品。拍这类片子,要像做学问一样来研究,并且把这部作品作为研究这门学问的最新成果来对待。我当时要求主创说,大家不要急于动机器,要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去国外,把历史上研究西湖的、拍西湖的、画西湖的,都好好走一遍,研究透了西湖到底怎么回事,然后再好好拍。
    所谓传播者说,就是我们拍摄的是一部文化电视纪录片,就播出的实际效果来看,不光是专家学者喜欢,要让很多普普通通的观众读懂、看懂,而且他能够接受我们传递的文化。我们在电视上传播这部作品,主要是两个方面研究:一是研究是到现在为止,对这种以自然、以一个湖泊、以一条河流为载体而来说文化的所有纪录片,你们全部研究一遍,成功在哪里,不成功在哪里,要超过这些作品。二是因为电视文化纪录片以电视形态出现,对观众接受层面、心理要研究。说到底是要研究电视上做文化片的传播规律。这类纪录片在传播中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包括每一集的切入点怎么切入,观众看的时候怎么一段段看下去。这部作品要给人有文献的感觉,同时要给人陌生的感觉。
    所谓建设者说,就是拍完以后,五十年没人敢拍西湖。这么多钱投入纪录片在浙江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当时我就提出,拍摄西湖是一个工程,是文化建设的工程。我们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上已有的建设成果,也不是提出什么东西,而是把拍摄西湖也作为一次文化建设,要有新的审美发现。从文化建设层面,这个片子里的西湖是新的审美发现的结果,是经过主观审美以后的产物,而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大自然的西湖。要充分体现创作者的审美发现,要有独到的审美发现,才具备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性。所以我说,一定要有你们新的历史发现,才够得上思想性。依我看,在文化电视纪录片里,可以称得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西湖》可以算一部了。
    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