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在幻想热潮中保持冷静判断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刘秀娟 参加讨论

    记者:从“暮光之城”系列到《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你近期参与策划和编辑的两套书都基本上是电影和图书同时推出。从“哈利·波特”系列以后,图书和电影这种共同推进的模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和我们以前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是非常不同的。你怎么看这种模式?它的出发点是否只是对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周锦:首先,“暮光之城”系列和“波西·杰克逊”系列都是在美国出版后,在文本独特、很难有同类书超越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营销宣传最终得到认可的。“暮光之城”和“波西·杰克逊”出版以后,读者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对这两个系列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第三本出版后读者蜂拥而至,一下子使这两套书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其后才有了吸引电影投资商眼球的可能性。
    你所感觉到的图书和电影同时出现在大陆,是因为我们引进出版上的时间差。一套大系列新书的中文简体版相对都会晚于原版书一段时间,所以正好赶上了电影放映的时期,才有了这种同步。赶上电影是一个商业宣传的契机毋庸置疑,中文书跟电影衔接比较近自然也有借势借力的意图。但是,文本的独特以及能否被中国读者接受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经典作品改编一般比较晚,多年以后才开始拍。但是有些经典书其实就是当年的流行书,因为文本的耐读和在每个新时代依然不褪色的内涵,使得流行成为了经典。现在流行作品的改编更快了,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所以会出现图书未出电影版权已高价出售的情况,也是为了多媒体营销互相借力,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当然,如果是从图书改编电影的话,大部分时候都基于文本本身的力量,才可带动之后产业链的稳固。“哈利·波特”、“暮光之城”、“波西·杰克逊”等等都是已经到了出版的顶峰才上映了电影,电影票房有部分是书迷造成的。电影和图书出版一般来说运作方是不同的,因此并不是仅仅为了提高竞争实力。
    记者:我们所讨论的这类作品基本上都是幻想题材,你怎么看图书和电影这些年来持续不减的幻想热潮?从儿童、青少年、青年,一直到成人读者,都有幻想文学的拥趸。
    周锦:幻想是人类的天性。“哈利·波特”是典型的幻想文学,很多中国出版社觉得中国孩子不了解魔法,其实不然。图书类型不能以“魔法”、“奇幻”这种宽泛的概念界定。《纳尼亚传奇》电影和图书业绩也不错,但还有很多奇幻作品引进中国后没有那么理想的认可度,就是因为“哈利·波特”自身有吸引读者的优势。比如“波西·杰克逊”也是现实和幻想结合很好的作品。它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老师,同时作为爸爸,他发现孩子有阅读障碍,不爱学习不爱读书。为了让儿子读书,每天给儿子讲有关希腊神话的现代故事,于是产生了后来的“波西·杰克逊”系列。可见,幻想无国界,有时比现实题材更能让全世界的孩子都愿意拿起书本。
    记者:坦率地说,如果我作为编辑,看到了“暮光之城”,我不会选择它。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读这个系列,我年龄差不多的同事也读不下去。但是市场证明你是对的,而且我身边也有非常痴迷这套书的朋友。我想知道,当时是什么让你对这本书如此有信心?
    周锦: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书感”,对不同的书有不同的“书感”。我可能对某几类畅销书有感觉。编辑做书,做畅销书,需要在对市场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有前瞻性,也要有“书感”。当时“暮光之城”没有超过“哈利·波特”的势头,又是吸血鬼题材,谁也不愿意碰。但是我不以奇幻、吸血鬼等因素为判定一本书的命运的标准,还是要看实质。这部小说细腻、保守而纯洁,有英国经典文学的气息,同时现代感十足。我很赞叹,外国浪漫小说到了今天,原有的特质依然保留,作者对爱情描写的精髓是有传承的。当时正值中国青春文学市场由盛到衰,我判断“暮光之城”系列的品质是中国青春文学还很难达到的,恰是将这部作品呈现给中国读者的合适时机。那时候电影也就有消息投拍,也不是什么好莱坞最大的公司,演员根本不知道是谁,所以没有特别在意。事后觉得,好作品的文本以及畅销度加起来,电影等产业跟进是很自然的,无须多考虑。有没有电影,只是借助一种宣传,并不能决定我对图书本身的判断。
    记者:就电影而言,我觉得《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和“哈利·波特”系列、《纳尼亚传奇》有很多相通之处。你怎么还会去做这套书,不怕读者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了吗?
    周锦:我2006年曾经把欧美国家跟幻想类有关的小说都查了一遍,比较一番,就开始关注“波西·杰克逊”的前两本。我个人非常喜欢希腊神话的题材,但是我不会仅仅因为自己喜欢而对一个选题做结论。读了“波西·杰克逊”的文本,我觉得跟“哈利·波特”内容上的成功有很多相似之处,故事很招人喜欢,又有希腊神话这种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一段时间内很少能有书达到这个水准,不像很多欧美流行的奇幻作品跟中国读者的距离那么大,因此我觉得可做。后来此书在国外出了三本便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还没红到中国出版商都准备了解的时候,我们拿到了版权。
    即使是不看希腊神话的读者,看了后也会喜欢,甚至反过来去找希腊神话来读。这样才是读一本好书进而主动发散阅读的意义,也是编辑的幸福。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