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非英雄化”解读及其得失——评电影《赵氏孤儿》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荣广润 参加讨论

    最近,由陈凯歌执导的新片《赵氏孤儿》正在全国热映。《赵氏孤儿》的故事原型有多种文字记述,在口口相传的历史演变中成就了传奇的故事。《左传》、《春秋》、《国语》都有零星记载,影响最大的来自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到了元朝,纪君祥把这个历史故事成功改编成了剧本《冤报冤赵氏孤儿》。经改编它还成为传入欧洲的第一部中国戏剧。《赵氏孤儿》在不同时代也曾被多次搬上中国的戏剧舞台,影响深远。而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一经面世,也引起了各方争议。我们这里发表的由两位年龄不同、学术背景各异的作者撰写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陈凯歌版的《赵氏孤儿》的改编得失和其在陈凯歌电影中的地位做了独到的评说和分析。
    陈凯歌在介绍拍摄《赵氏孤儿》的构思时曾说:“过去戏里说,程婴大义凛然把自己孩子献出去,不仅违反常识,也违反人性和人伦。如果说程婴是个英雄,上来就伟大,不太可信。今天是一个平民时代。我们做剧本做了一年半,就是让它回到常识上来。”这番话可以作为人们解读他的这部大片的钥匙。
    《赵氏孤儿》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之一。最早的剧作是元代纪君祥的杂剧《冤报怨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明代有改编本传奇《八义记》,清代与地方戏为《八义图》。近代最著名的版本为京剧《搜孤救孤》。此剧还是最早译成外文传向西方的中国剧本,1735年,在中国前后生活了30多年的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文译本《赵氏孤儿》出版,此后,在法、英、德、意等国有过5种译本。法国古典主义大戏剧家伏尔泰在1755年还曾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近年来,这部经典剧作又得到当代戏剧家的青睐,被纷纷改编为话剧、豫剧、越剧等版本进行或传统或新潮的演绎,一时间形成了一个《赵氏孤儿》热。陈凯歌的影片是这股热潮中的最新解读。
    传统的《赵氏孤儿》是一个弘扬舍身取义精神的作品。王国维先生论及此剧时曾说:“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由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在杂剧原作中,屠岸贾诛杀赵盾一家300余人的情节只作暗场处理,其重点全在程婴、公孙杵臼与韩厥出于正义感作出舍子、舍命的抉择的过程。中间,程婴的身份既是草泽医生,又是赵家门客,故其行为也有报效知遇之恩的成分。京剧《搜孤救孤》,顾名思义,自然也是如此。传统戏舞台上,程婴与公孙杵臼商量救孤之策时争抢献身,被屠岸贾所逼,程婴棍打公孙杵臼时的两人内心痛苦与义薄云天,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场面。即使是伏尔泰德法国改编本,其着眼点也是尊崇中国儒家的仁义之道,故而他自称其改编本为《五幕孔子之道》。
    而近年来的改编本,则角度与重点多有不同。有的着重在程婴舍子时的痛苦与救孤后被国人误解的忍辱负重,如豫剧《程婴救孤》。有的意在人性的探索,写孤儿受屠岸贾16年收养义父子情深不忍复仇的心理,如国家话剧院的版本。
    陈凯歌对自己的影片自然有自己的意图和构思。最核心的是他要塑造一个非英雄的义士程婴。他特意选葛优来演程婴,就体现了这个用意。这个选择于他于葛优都是一个挑战,因为葛优一贯的银幕形象与喜剧效果与笑声联得太紧了,演程婴这样严肃和沉重的角色,实非易事。然而,葛优的小人物的感觉又是最好的。这恰恰是陈凯歌的重点。从影片的实际效果看,导演的目标,演员的创造,都实现了。在文本处理上,剧情大的走向并无根本改变,而具体的路径却极为不同。程婴的赵府门客身份被删去了,他只是一名医术颇高的草泽郎中。他为庄姬接生有很大偶然性,接受托孤更是出于被动。遁出赵府后他只想早些把孤儿交给公孙杵臼送到城外,不想局势的变化使他陷入了无法同时保全孤儿和亲生儿子的困境,在两难中他被迫作出了弃亲生儿保孤儿的牺牲——影片的英文名即为“牺牲”。这一系列的改编,还是保留了程婴的正义感同情心和经典原作的核心价值取向,当然他精神的壮烈以及公孙杵臼、韩厥的义胆侠肝有所弱化。与此同时,人物的行为逻辑、心理历程则因而显得比较实在,更符合常理。这一市井平民形象的可亲也就多于了他的可敬。就艺术上说,影片的笔触够细腻,葛优的表演够深入够准确,新的解读也够严肃够认真。虽然偶然也有令人觉得突兀的地方,比如韩厥发现孤儿想急忙带走,却不想踩到程婴扔在路边的鱼上把孤儿抛到空中的镜头,颇为搞笑。应当说,影片实现了成功的经典重构。令人感慨的是,这样非英雄化的解读是时代进步的应有结果呢,还是说我们民族乃至人类的血性真的该软化了?
    影片的下半部与原作相比,有更多新的改动,也增加了不少篇幅。有评论说,影片只是“半程好戏”,下半部明显松弛。这一说法未必公允。陈凯歌在下半部的首要目标是要把程婴的悲剧形象塑造完整,并由此深化他对这一历史故事的感悟。为此,影片作了几大新的处理。最重要的是,程婴最后与屠岸贾同归于尽;其次,孤儿复仇的过程远比原作中艰难许多,孤儿明白自己身世的过程也多了曲折;再次,孤儿成为屠岸贾义子并非出于屠岸贾的主动,而是程婴为求屠岸贾的生不如死;还有就是韩厥并未如原作为放行程婴而自刎,他只是被屠岸贾伤了脸,在15年里始终偷偷与程婴一起商量如何复仇。这一系列的改动或新加的情节,有的存在不够顺畅的问题,如:程婴主动带孤儿投入屠岸贾的门下的理由就有些牵强;屠岸贾在得知孤儿真实身份后仍然在战场上救下他,与前面血腥杀戮赵盾全家并赶尽杀绝斩草除根的残暴如何统一,也似乎缺少符合逻辑的连接点。但它们却十分有利于表达陈凯歌的意念:一个小人物的复仇实际上是一种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所以孤儿程勃在最后对着程婴高喊:你全部都是失败!不过,小人物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失败的。于是,影片最后,就在眼看复仇成为不可能时,程婴绝望地横身在屠岸贾与孤儿中间,想以自身代替孤儿被杀,屠岸贾的剑刺进了程婴的身体,孤儿的剑却也同时刺死了屠岸贾:复仇意外实现了。此时,程婴在恍惚中眼前出现了15年前后的往事以及妻儿的身影,在渐趋模糊的光影中,他缓缓倒地,影片嘎然而止——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小人物动人的悲剧形象塑造完成了——这是陈凯歌的独特创造。
    影片后半部的戏,要说情节的强度和精彩,好像不如前半部,但其内在的张力并不弱。孤儿明白自己身世的情节与全片是起关键作用的。杂剧原作中,程婴用一组当年事变的图画来向孤儿说明真相,过程相当顺利。影片则不然。程婴第一次向孤儿诉说往事时,孤儿全然不信,认为父亲是在编造故事,程婴对此一筹莫展:直到屠岸贾也问孤儿,程婴是否说到他的身世时,程婴又打开封闭了15年的亲生儿子当年生活的屋子,孤儿程勃才确信自己的身份。这一反复,使得孤儿心理的根本转变更合理更复杂,也强化了程婴实现复仇计划的曲折艰难,情节同时变得更抓人。应该说,这样的新解读是丰富了原作的。
    作为一部大片,《赵氏孤儿》有强大的明星阵容:两大主角,葛优的程婴,王学圻的屠岸贾,是典型的演技派强档,即便是戏份不太重的配角,也由张丰毅、范冰冰、黄晓明等担纲,实力雄厚。影片更有足够的奇观、场面与扣人心弦的冲突。无论前半部宫廷中权力争斗的血腥诡秘,围绕孤儿生死的人物心灵拷问的严峻紧张,还是后半部孤儿复仇时生死格斗的剑拔弩张,都足以为影片挣得高票房。但影片如果只有这些所谓的大片要素,那只能是对经典的稀释和误读。从总体看,《赵氏孤儿》是一次经典戏剧的现代重构,这重构努力将古典悲剧的崇高凝重与当代的审美心理相结合,努力将银幕视觉冲击效果与文本的发掘解读相结合,因而同时具备了文艺片的审美价值,虽然它得失兼有。
    原载:《文汇报》2010-12-2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