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庸其人 金庸,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汉族,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与黄沾、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庸从1955年开始连载武侠小说,著有人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脍炙人口的。它们分别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以及《越女剑》共15部作品。金庸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而最晚的一部作品也是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完成于1972年[1]。 2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说已经不仅仅是小说,而是一门学问了。在今天的中国,已有数所高校开设了“金庸文学”的课程,专门研究金庸的小说。一本《红楼梦》养活了千万个学者,一系列金庸养活了不下百十个学者。金庸小说,准确来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前后17年,对于人生而言,不算很长的时间,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国的文坛上也曾有这么一个人,那就是伟大的战士——鲁迅先生。而金庸先生,可以说是武林高手吧。在他的笔下,诞生了无数的形象鲜明的古之大侠,而且这些大侠都有一些更特别的地方,那是什么呢?我想是现代。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者,大多数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古代武功的这么一种人。而在情节方面,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以英雄而英雄,不为情节而情节,他重视与人物的内涵,重视情节的意义。 3金庸风度 金庸风度是什么呢?我认为金庸风度就是指20世纪50至70年代,金庸所著的,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及世界各国的武侠小说所展现的文化。这类型小说所展现出的文化包括现代意识与传统武侠小说的结合,现代语言与古代语言的交融贯通,现代鉴赏与古代艺术的欣赏,故称其为“金庸风度”。金庸风度的基本特点包括: (1)以人为本,情节曲折2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能不用于其它小说,达到一个高峰,首先是因为其很好地跳出了情节的约束,作品在满足读者心理平衡的前提下,准确的把握住读者内在的心理倾向[2]。以《天龙八部》虚竹为例,他一开始是个什么都不会的普通和尚,也经常受人欺负,但他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中国传统好人。好人终有好报,所以他便机缘巧合得到了盖世武功。本以为应该一举成名,可却又发生了转折,他希望不要武功,他希望回到恩师身前。再接下来他心甘情愿受罚,在少林危难之际却又挺身而出,在父母相认之际悲愤。人生的大起大落,塑造了一个形象丰富的少林和尚——虚竹。读者的心理很快就被情节和人物所吸引,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正是有了这个最根本的内在气质,金庸的武侠小说才能成为一种文化,而不是随波逐流的附庸。 (2)恢宏气势,入木三分 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何能在众多武侠小说中脱颖而出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其小说摆脱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窄度和浅度,实现了武侠小说的广度和深度。金庸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从南国的小桥流水写到北域的冰天雪地,从东方的小到大海写到西边的蛮荒之地,中国大地的各色景物、各类人物以及朝代的更替,都被金庸写进了武侠小说,可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一部缩小了的历史书。而在人物方面,金庸笔下的人物,几乎没什么相同之处,每一个人就是每一个人物,气质、语言、武功、性格……形形色色,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即使不能和《红楼梦》这部巨著相提并论,但是我想,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在描写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却是不亚于《红楼梦》的。 (3)立足现实,追求创新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够让众多的读者产生共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把人物和情节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范围,是其具有很大的真实感,而且他又善于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且展开大胆想象,从四书五经、古典诗歌当中寻找灵感。金庸曾经说过,他不喜欢重复以前曾经写过的情节、人物甚至细节,他渴望每次的写作,都能写出新的东西,形成新的故事。遍观金庸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作品的故事、主人公、甚至细节方面,大抵是没有什么相同的,但是,他们又贯穿着金庸一贯的核心思想,满足了读者的需要。 (4)突出情感,不忘传统 金庸的武侠小说,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但可以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感情中人。金庸认为,小说,就是要表达感情的,讲理的就不是小说了。古之侠者,金庸在其作品中对它的定义就是大部分人认为的重情重义之人。金庸的小说,就是要很大胆、很特色的突出人物的感情,并且将它融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不但塑造了人物形象,也让故事更加真实。关于传统的问题,金庸先生认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一种形式,是西洋小说里面没有的一种形式”。它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形式跟中国的古典章回小说类似,第二它写的是中国社会,更重要的,它的价值观念,在传统上能让中国人接受。是非善恶的观念,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基本想法没有很大改变”[3]。因此,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尽力凸显众多具有典型色彩的中国古代大侠的英雄形象。或许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性格也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是一个完美的古代大侠的各个方面的代表,他们合在一起,就是金庸先生认为的完美大侠。 4文学思潮 金庸带给我们大家的绝不仅仅是15部武侠小说那么简单,他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文学上的影响而非文字上的影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实际上,金庸以及梁羽生、古龙等“三大家”,已经把武侠小说写到了顶峰,让后人难以企及。自金庸1972年封笔之后,中国的文坛上再也没有出现如金庸般耀眼的武侠文学巨匠。 金庸的武侠小说引起的文学思潮,主要体现在:一、满足大众的需求,紧紧把握大众的心理变化;二、将大众对于武侠的民族审美情结和传统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4];三、将武侠小说由一种低俗的文学体裁发展为既得大众喜爱又能进入文学殿堂的高雅文学。在金庸之前,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些。也正是因为这三点,金庸的武侠小说才能长盛不衰,一直流传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5总论 总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紧密联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母根,金庸的成功有着地道的中国背景。金庸武侠小说能从民间走向“圣殿”,能从无任何头衔的民间流行到“新派武侠”的文学定位,既要归功于大众文化的支撑,也要归功于小说本身丰厚文化意蕴的彰显[5]。作为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的文学类型,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俗”受到普通大众的欢迎,以其“雅”获得学院派学者的承认,沟通雅俗的小说品质使金庸在20世纪末期中国文学界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这说明大众文化有其不可忽视的生命力与存在价值,同时也说明中国文化多元并存的宽容格局已逐渐形成。今天,无论我们怎样地定位金庸武侠小说,我们都不应忽略金庸风度背后包含的丰富复杂的文化因素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256页 [2]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257页2[3]陈墨《文学金庸》,东方出版社,2008年7月,11页[4]宋毅《金庸“武侠热”现象的文化解读》,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月,81页 [5]宋毅《金庸“武侠热”现象的文化解读》,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月,84页2 (罗朝印(1988-)男,广东省梅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语言 原载:《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