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新收获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徐健 参加讨论

    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剧,由长城影视传媒集团出品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以其气势恢宏的史诗品质、纪实性的叙事风格、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怀、鲜为人知的故事呈现,在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年轻一代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佳绩。该剧全方位展示了共和国领袖迎战美苏核威胁运筹帷幄的战略决策,揭秘了顶尖科学家隐姓埋名研制“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歌颂了钱学森、邓稼先等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无畏精神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对“两弹一星”事业的支持。3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委会、中国视协联合主办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汤恒、中国电视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丹彦、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宋鲁曼、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张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胜群等来自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艺委会、中国视协和浙江、广东方面的相关领导、部分在京专家学者和该剧的编剧赵锐勇、王彪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主持。与会者从思想蕴含、艺术手法、美学风格创新等对主旋律影视创作表现出的新追求,对该剧予以了高度肯定,认为这是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令人奋发向上、精神鼓舞,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纪实风格与史诗气魄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通过再现真实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从国事到家事、从事业到爱情、从领袖到元帅、从将军到士兵、从大科学家到普通技术员、从原子弹理论设计到技术上的难关等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加上艰苦卓绝、曲折跌宕的人生演绎,共同铸就了该剧体现出来的“两弹一星”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蛟龙腾飞、飞天圆梦的壮歌。汤恒指出,该剧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故事情节展开有序,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细节非常感人,是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收获。它体现了党的英明领导,启示了忠诚像金子一样的宝贵,启示了自力更生是党领导下实现强国之路的法宝,启示了先辈的伟业、奉献和牺牲,我们应该牢记于心,永志不忘。
    与会者普遍认为,该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部具有鲜明的纪实风格、史诗气魄的现实主义力作。杨胜群认为,剧作始终坚持把“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同20年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历史紧紧联系起来叙述和描写,既真实地反映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进程,又真实地再现了国家的发展进程。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该剧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造了一种成功的纪实体题材创作范式。这里,对宏大叙事背景下时代潮流的呈现、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把握,应当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追求和类型,对现今社会也起到了凝聚民心、激活民族创造活力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也对该剧的纪实风格予以了肯定,但他认为,纪实性并不是该剧美学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只是使艺术作品走向真实的手段。剧作在每个细节上追求真实,其所追求的真实就是在那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科学家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艺术家们对历史的尊重、对科学家们的尊重、对人民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达到了审美情感的共鸣
    如何让当代电视观众能够接受和喜爱,是该剧编剧特别重视和追求的。赵锐勇表示,把该剧作为爱国主义的教材来灌输肯定是失败的,关键是要挖掘提炼出能让当代人引起共鸣的人物、事件、精神。为此,他们决定采用大量历史揭秘吸引人、用真实故事震撼人、爱国情感打动人,而真实地反映生活是其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经验。三年间,他们查阅了三千多万份史料,120多万字的剧本九易其稿,三次送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讨审查剧本,完成片先后十多次送相关部委办局严格把关。剧中有名有姓的角色达280多人,其中没有一位虚构人物、没有一个虚构事件、没有一个虚构场景,甚至连每一个核心细节都是真实的。正是遵循严谨、求实的创作态度,使得该剧具有了较高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品质。
    与会者一致认为,该剧是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上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作品,为如何书写新中国的历史提供了经验。王丹彦认为,该剧实现了五大突破,即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阶段向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典型人物群体聚焦的重要突破,第一次将第一代领袖核心与知识精英群体的历史性贡献聚焦荧屏,并把民族精英作为民族的脊梁;叙事结构上实现了国家民族命运矛盾推进与个体生命意义诸多矛盾细节推进交织的手法突破;依托电视剧样态深度塑造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时代价值标示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关照意义;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融通的新突破。她认为,全剧以大小结合、大中见小、以小见大的多种手法,在惊心动魄与娓娓道来之间,直接聚焦历史变革时期的民族精神走向,让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真切、鲜活地触动、走进当代观众的心灵深处。中国视协理论研究室主任张德祥认为,该剧的创作不同于《长征》《延安颂》等作品,它的矛盾情节、人物矛盾并不集中,而是横跨十余年的国防、科技建设,是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国家叙事是该剧的最大特色,在这个前提下,还包含着众多的个体叙事,实现了国家叙事与个体叙事在主题表达和审美思维上的融合。谈到该剧赢得当下年轻一代观众喜爱的原因时,宋鲁曼认为,是三个“真”打动了当下的观众,即创作者的“真诚”、史识和视野的“真切”、历史和人物情感的“真实”。这些“真”是我们当下很多创作中缺失的东西,该剧集中将其呈现出来,很容易引起观众情感、审美上的共鸣。
    无私奉献的知识分子群像
    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最大看点是几位科学家命运和感情的跌宕,从钱学森、蒋英夫妻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到钱三强、何泽慧夫妻的患难爱情,再到邓稼先、许鹿希夫妻的生离死别等等,为我们塑造了老一辈科学家感人的荧屏形象,给年轻一代带来励志奋斗、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而如何正确、深刻地认识和把握那个时代和人物,是这部作品的成败关键。
    该剧始终坚持把握历史和人物的本质,重点展示了一群为追求美好信仰而无私奉献的知识分子群像。杨胜群认为,该剧是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塑造最多、最集中的一部影视作品,很好地诠释了感动一代中国人的“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这部史诗性作品的深厚底蕴,是这部作品的“魂”。
    “两弹一星”的第一要义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该剧是第一次全面展现“两弹一星”、第一次以科学家群体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剧作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通过以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为代表的科学家献身“两弹一星”事业的生命历程和形象再现,对中国知识分子报国情怀的当代内涵及其巨大精神魅力作出了深度发掘和激情讴歌。剧中对科学家事迹的描写,真实而又令人震撼。该剧生动地告诉人们,只有真正把爱国主义化作一种内在的生命激情,铸成一种人生信仰,才能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实现人的最高价值。仲呈祥认为,剧中对知识分子群体形象的呈现必然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共鸣,他们身上的拼搏奋斗、不屈意志、理想信念正是我们当下主流文化中倡导的爱国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
    参加会议还有王强、丁振海、彭程、丁亚平、秦振贵、武桂林等。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