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安战军执导的献礼建党90周年影片《惊沙》的整个过程中,有一种深深的震撼攫住了我的心灵,这种震撼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崇高精神和牺牲精神。在我看来,《惊沙》通过一种残酷甚至是血腥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成功地将一段不为人熟知的历史真实还原到了电影银幕上,以小见大,以一个战役展现出了西路军的惨烈和悲壮。 在以往大多数国产战争片中,导演对战争、尤其是战争场面的处理多少都带有一点浪漫色彩,通过“浪漫”的表现方式杀敌,给观众、尤其是年轻的男性观众以一种特殊的快感。从这个方面来说,《惊沙》在对战争真实性、残酷性的表现上对传统军事题材电影实现了某种超越,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国产军事题材影片有责任有义务表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因为通过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更能弘扬崇高的人性和牺牲精神。 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分类大致可以分为3类:以战争或战斗场面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以战争状态下军人生活状态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以和平年代军人生活状态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惊沙》可以划归为以战争或战斗场面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传统军事题材电影,但影片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成功地塑造了几个红军军人形象。其实,任何类型的影片要获得成功,都必须要遵循一条铁律:塑造出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不久前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国王的演讲》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乔治六世国王这一人物形象,从细微的角度展现了身处二战之中的英国国王复杂、多面的内心世界。影片《惊沙》塑造了众多鲜活的红军军人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创作者、尤其是编剧所付出的种种艰辛和努力。 主人公秦基伟身处生死存亡关头时表现出的沉着、智慧、坚韧和勇敢,让观众对这位红军英雄肃然起敬。他身上不仅体现了红军英雄面对绝境的牺牲精神和尊严,而且也体现了令人动容的兄弟情、战友情。影片从个人化、个性化的角度对这种兄弟情、战友情做了去模式化的生动展现,赋予了人物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影片中彭定山这个人物也塑造得非常到位,符合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作为一个保卫干部,他身上不乏一些那个特定时代“左”的烙印,但他从容、主动选择死亡的态度,同样体现了红军英雄革命到底和对信仰的忠贞不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银幕上中国军人形象的“这一个”,是以往的军事题材影片中很少看到的。还有老韩、桂芳以及小战士等人,他们身上都有红军英雄共有的不屈精神,同时也有独特的个人化情怀,赢得了观众的情感化认同和精神共鸣。总之,《惊沙》通过成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式的军人精神和文化,让观众在独特的艺术体验中走近战争,走近英雄,体会战争,体会英雄。 按照通常的理解,军事题材影片也属于类型片的范畴。然而,在当下中国,很多创作者却误解、曲解了类型片的含义,将类型片简单地理解为只需要激烈的动作和场面,而经常会忽略影片的叙事。其实电影艺术的本质之一就在于故事的建构及如何讲好故事;没有叙事支撑的动作和场面即便再精彩再激烈,也是没有情绪支撑和情感内涵,最终是毫无意义的。众所周知,军事题材影片所展现的战争场面、战斗场面本身就是最电影化、最视觉化的,最富有视听感染力的。但一部军事题材电影如果只依靠这种最电影化、最视觉化的战争场面、战斗场面的描写和展现,是很难有效地吸引并打动观众的。真正的关键在于,要看创作者在战争场面的展现中融进了什么样的叙事导向,给予了观众什么样的情绪积累,凸显了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惊沙》而言,它表现的不仅仅是战争场面本身,而是透过那一场场战争场面,让观众看到蕴藏在其中的价值理念和历史反思,给观众带来感动的同时更思考历史深处所蕴藏的内涵。整部影片的叙事都紧扣人物情绪,互相呼应,通过叙事来完成观众对人物的情感化认同,并在残酷而悲壮的战争场面之外,带给观众更多的感动和思索。 军事题材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创作中占有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军事题材电影或军事电影的创作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并在一代乃至数代观众中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军事题材电影具有别的类型的电影无法替代的独特魅力,拥有规模十分庞大的影迷群体。有数据表明,“十七年电影”中观众过亿的影片,大多是军事题材电影。我个人认为,军事题材影片不仅是天然的主流影片,更是天然的主流大片。有人做过统计,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在吸引观众的系数上是最高的。《拯救大兵瑞恩》《壮志凌云》《珍珠港》《父辈的旗帜》等等,无一不是美国的主流大片、商业大片。而且,好莱坞所有一线的男明星大腕中几乎找不到没有塑造过军人形象的。而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前行的今天,如何将军事题材影片打造成市场意义上的主流大片?如何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下,寻找各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手段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无疑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重大难题。 包括军事题材电影在内的中国电影以往高度重视电影的教育功能,动机无疑是良好的,但一些影片表达手段生硬直接,虽然投入很大,却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说,《惊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模式化、概念化,不仅有效建构了主流价值观,而且把主流价值观转化为复杂跌宕的故事情节,转化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转化为富有情绪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听画面。但笔者在电影院观看《惊沙》的时候,发现影院里的观众人数并不理想。我想,不仅仅是电影创作者的问题,也不完全是电影发行者的问题,而是我们当下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出现了明显的“短板”。全社会对主流影片的舆论支持还做得不够,公众也没有形成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这个问题将在一段时期内困扰着我们。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电影文化的建设,才有可能让更多类似于《惊沙》的影片与观众见面。 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让更多的观众看到那些真正有人文内涵、人文深度、人文关怀,具备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影片?答案是,必须尽快建立起健康、现代化的电影文化。否则,让一些缺乏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导向的国产影片在市场中横行,哪怕它们占据的市场份额再大,我们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也一样是失败的。 原载:《中国艺术报》2011-04-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