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对于审美文化的发展形成重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全球化,2、高科技,3、现代化,4、信息化,5、新媒体,6、生态化。这些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因素也影响了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国际化,理性审美普泛化、都市文艺成熟化、青年文化主流化、艺术传播综合化、生态观念深化等等,都体现出后现代审美文化的特有姿容。 一、全球化与审美标准的国际化 全球化时代,各文化系统广泛深入交流,他者文化的异域风情和异质内涵引发广泛的文化审美兴趣,过去以功利性标准形成的纵向单线的文化进步序列图,被以欣赏猎奇眼光看去的横向平行的文化拼合图景替代,文化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系统化,由生存状态变成审美对象。审美从微观走向宏观,不再局限于艺术审美、自然物审美和社会事物及人自身的审美;诸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职业文化、性别文化等成为新的宏大审美对象,并出现了跨文化的审美认知,与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去本质的趋势合一。从文化观光文化交流到文化比较和文化反思,从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到文化移植文化侵略,各文化系统在彼此影响中发生着变化,在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等基础领域广泛趋同,而在精神文化领域则个性突出异彩纷呈。 地球村的新时代文化景观不断涌现,并进入艺术表现的视域,如移民文化、拼盘文化、边缘文化、亚文化等,成为新世纪艺术的主题。基于异域风情、文化想象的艺术风格在各种国际艺术评奖活动中盛行。大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畅行,小国的艺术产业也在向周边地区渗透,注意力经济、形象化政治、魅力型文化成为新世纪精神世界的地标,专利版权品牌创意等成为国际文化软实力较量的重点。多极化世界中,军事实力竞争格局被恐怖主义颠覆,经济实力格局被金融危机打破,政治制度强势被网络民主瓦解,精神文化领域的理性结构被非理性思潮锈蚀,西方文化霸权屡被其他文化系统挑战,这些变化在文艺领域敏锐地反映出来,出现了新的审美政治格局。 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生存方式和观念体系突破了各种界限,如民族、地域、国家、制度等,逐步形成一种人类情怀,人类历史从民族文化历史走向世界文化历史,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人口危机、核威胁等等时,不得不采取一种全人类视角甚至超人类的视角去审视、反思,并探索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使人类文化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并在相互补充中形成文化生态平衡。 这是一个各国文化英雄们同台竞技的时代,艺术文化交流强化了人类共同美感,新新人类的文化审美趣味在多样化表象中走向同质,国际化审美标准不仅在衣食住行等实用文化、商品文化中充分表达,在国际电影评奖、文学评奖以及画展、建筑设计竞标、音乐排行等领域也大行其道。有时,世界的文化猎奇和文化审视的目光也会聚焦在中国文革反思(如798艺术创意中心的文革题材的摄影、绘画与雕塑展览)、汶川地震报道、西藏新疆危机处理等政治敏感区,在越来越敏锐的艺术和越来越开放的宣传中不经意地发现中国文化真容,而那些刻意为满足“中国文化想象”而制作的文化正像或文化畸照,则慢慢退色。 全球化时代,艺术家的世界意识、人类情怀、国际眼光也会影响到其艺术创作理念,会促进中国艺术的国际化进程。华人艺术实践在国际范围引起广泛关注,高行健的文学作品中的理性的文化解析,北岛诗歌中的文化警示,张艺谋的电影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透视和对中国新民间文化的符号提炼,李安电影中对中国文化景观的视觉触摸和中国文人文化阴柔气质的细腻表达,以及贾樟柯电影的民间视角、小人物生存实景、生活原生态再现、无饰口语表达等平实的文化写真,徐冰的读不出意义的天书利用中国造型艺术之魂的线条结构,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硬壳,解放了禅悟灵思。这些都在强化和更新着中国印象。国际汉学家、海外华裔学者及艺术“海龟”们对中国文艺现状的品评(如从西方认识论视角贬低中国当代文学成就的顾彬,淡化意识形态色彩重写现代文学史的夏志清、有力影响当代美术潮流的艾未未等等)对新世纪文艺都产生了震动和影响。 中国在世界经济循环系统中共此炎凉,开放裹挟着改革加速,金融危机迫使文化责任意识觉醒,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入中国的双向历程在审美文化中也体现出来。从入世后的追逐国际时尚、包装民族文化,到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重构中国元素重塑中国形象,再到上海世界博览会阶段的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以及广州举办的亚运会上充分彰显出强健自信的中国风貌,中国新世纪文化迅速由被动进入主动,由吸取走向展示,中国文化大国的地位逐步凸显。 无论是中国的文化元素在国际舞台流行,还是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在国际获奖,或各地孔子学院开张,都在把中国文化形象推向世界视域。审美文化相对少一些明显的意识形态限制,可在文化交流中独领风骚。教育国际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全面国际化,留学潮和跨国投资、跨国企业等使中国文化有机会植根异域,并进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地带,这与殖民时代(全球化的野蛮阶段)的中国文化的孱弱形象和被动姿态以及脆弱文化心理有了本质区别,也会影响到海外文学、国际影展、中国创意产品的主题表达和风格嬗变。国内文艺的人类情怀表达,海外华人艺术的民族文化之根的发掘与自省等,均在新世纪有所突破,勾画着全球化时代的新中国文化形象。 二、高科技与理性审美 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高科技时代,六大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奠定了当代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新基础,改变着人类精神生产甚至自身生产方式;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尝试解决现代化模式过快耗损自然资源的弊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和机会。人类生存方式因高科技发展而发生了质变,也影响到了艺术题材和表现形式。 科技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系统中的主导因素,自然科学范式成为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典范,科技理性肆虐深化到精神结构中,情感冷漠意志淡漠,人类文化机械化。基于此,哲学领域中的理性批判和社会文化领域中的权力解构相结合,高科技时代呼唤文艺复兴、非理性思潮反抗,但同时,科技手段在艺术领域的广泛使用已大大改变了艺术文化的风貌,科学思维方式渗透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数字艺术的发展大大解放了想象力,也贯彻了抽象思维逻辑,艺术从易感转变为费解,写实艺术因影像技术普及而走入穷途末路,创意观念成为焦点,审美从过去的感性审美走向理性审美。 科技理性向非理性领域殖民,导致情感在科学导向下逐步强悍,走向情感理性和情感智慧的建构;艺术家的旨在淡化主观色彩和过分明确的政治意图的“零度创作”观念(罗兰巴特提出)、艺术作品追求纯形式(甚至数学性精确)的抽象探索,艺术欣赏的语言学符号学细度分析法,都朝向了科学美学的冷静理性客观中允的尺度。在艺术作为“真理的感性呈现”的认识论性质的审美标准面前,中国传统艺术的抒情言志的主观性被斥为情感游戏和作者个体表现欲的物化,而非人类情感世界的严肃探索。这显然也是偏颇的,但在科学强势的现代化阶段是必经的精神隧洞。科学素养普遍提升的现代人对影视艺术、推理小说、抽象绘画、概念建筑、数字音乐及科幻文艺等格外感到亲切,以至于审美范畴系列发生了质的改变,原有的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滑稽等风格术语,被场景视角线索符号整合分化原理实验等技术术语替代,审美体验被审美分析辖制,科学美学、数字艺术、技术性审美、符号化批评成为审美文化领域的新潮流。 数字艺术把想象力从自然物象的延伸组合导向观念意象的抽象运算,在虚拟空间中创世造人,造景造物,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宇观世界间自由出入,在洪荒时代与现代和未来间闪回穿越,梦幻魔幻科幻艺术的魅力在科技理性根基上出神入化。 高科技时代,电脑技术、基因技术、新材料技术合成着未来主人公,航天技术、海洋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则组建着文明新基地,科技成为科幻艺术的新式想象基础,时空隧道、智能机器人、人造物种、海底世界、太空旅行、神奇居所、地球灾难、新诺亚方舟、新文明形态等等成为文艺领域新神话系统的主要构件,对人性的探索不再滞留在自然性和神圣性之间,而是进入经由机械性和科技理性武装和扩展了的物性和灵性的地带,对人类文明的整体反思和终极关怀,为新文艺复兴时代的高科技艺术笼罩了一层科学哲学的面纱。 各种艺术创作软件模糊了艺术家与大众的界限,过去长期刻苦训练方能掌握的专业艺术技巧,不再是普通人表达的屏障,绘画软件、作曲软件、写作软件等可迅速让外行成为熟练工,于是观念格外重要起来,尤其在复制化时代的创新观念,更是物以稀为贵。如一句歌词所言“如果观念不及格,其他都是垃圾(勒色)”,观念艺术成为时尚,广泛使用技术手段支撑和传播的动漫、电子游戏、流行音乐及网络文学构成的文化景观成为90后的主要审美对象。 艺术是创意之源,工业设计、商业广告、服务理念、娱乐产业,都可成为概念的外化物化美化的产物。在人人成为艺术家的时期,原创性、新异性、刺激性、反讽性、荒谬性、喜剧性、狂怪性、土风性、虚幻性等等奇思妙想炫技搞怪的艺术大行其道,使科技文化的严肃理性、严密逻辑、完整体系等不断瓦解。艺术成为技术的解毒剂,以其非理性的自由风骨面对主观世界的机械化危局,但现代不断发展的借助技术手段衍生的艺术,被科技驯化的艺术,对和谐理念挑战的艺术,虽与传统古典艺术愈行愈远,也不见得能抵挡科技理性的暴虐。 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文化是弱项,现代文化重心一度也在“德先生”,而轻慢了“赛先生”;改革开放后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教育普及科学;进入新世纪后,各大城市高技术产业园区兴建,力求社会发展与科技革命浪潮同步,但从整体格局看,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中等科技甚至低科技水平。在中国的分科教育机制下,文艺家仍是农民之外的最大的科盲群体,科学素养的不足使“灵魂工程师”很难真正理解和具备现代意识,于是现代主义手法模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一景,模仿拼贴痕迹极重,易受西方艺术思潮和艺术投资导向左右,缺乏明确的“中国风”和“中国概念”的充分精致的现代表达形式。中国的科幻影视尚处于“手机呼叫转移”之类的低科技状态,科幻文学也投机取巧地在宇宙起源时遥远星球处放置梦幻,大众欣赏的仍是鬼吹灯、新画皮之类的符合农民想象力程度的探宝鬼魅故事,数字艺术仍少跨出装饰领域,动漫童话多在模仿日本岛风,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拍卖高价的绘画雕塑作品除少数精品外,多为刻意所为投其所好。看来,真正要把科学思维、科学理性、科学文化、科学方法渗透到艺术创作中,创造出适合科学文化占主导地位的高科技时代的中国新艺术形式,还任重道远。 三、现代都市文化的审美消化 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现代化,从农业文明迈向工商文明,从工商文明迈向信息文明,两次现代化同步进行,西方几百年的历程我们要在几十年内完成,历史浓缩,矛盾集中,阶层急剧分化,社会动荡不安,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并存且不断交锋。 现代化与城市化同行,都市文明迅速扫荡了田园梦的诗情画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流布金属和玻璃的直线型的理性,简洁而透彻。专业分工形成的单向度社会、片面发展的个体、彼此组合的生存方式,使个体头脑中的生活场景碎裂,人们如机器零件般的样貌相似,但在位置和功能上严格区分,各司其职又彼此配合,独立个体的生命感淡化而协作团队的功能性强大。现代生存方式的快节奏、交叉空间、单调重复、复合背景,以及人员流动、朝不保夕,形成现代艺术变幻不定中的同构的基础,只有变化才是恒定的。而动荡只能夷平,难有建树。现代审美意识快速变频变焦,现代美学艺术思潮走马灯般更迭,古典美学的和谐静谧优雅从容在浮躁的现代艺术大潮中冲刷殆尽。在审美意识形态淡化的大背景下,观念领域成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跑马场,你未唱罢我登场,价值模糊、宗教衰落、道德中立、政治隐形、娱乐至上,繁杂而空洞。 以现代观念重述历史、戏仿经典、重塑偶像、愚乐大众,艺界看似一派欣欣向荣却乏力作杰作。痞子文学、叛逆美术、摇滚音乐、偶像剧、异形建筑、搞笑电视节目、口水诗等等有利于对原有僵化意识形态的全面消解,躲避崇高、嘲弄优雅、追捧滑稽、制造怪诞,可为现代艺术清场,但破坏性有余,建设性不足。新世纪十年现代性艺术依然有邯郸学步的余韵。中国现代性和现代精神的巍峨大厦始终未成实景,尽管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形式主义、意识流、荒诞滑稽风等等轮番轰炸,却未见硝烟散后的新精神天地。官场小说伴随反贪风暴,乡土文学遭遇城市化浪潮,时尚达人无视金融危机,非典等国际流行病造成的非常态环境成为故事场景,民工矿工面貌成为美术大展中底层关怀的关注焦点,蚁族蜗居打工文学直击社会结构转型软肋,地震诗歌暴露出人文精神珍稀,青春写作反思教育危机和成长隐痛,超女快男戏谑传统审美意识,赵本山郭德纲试图杀出绝境中的乡村文化和口语艺术的生路------分散出击盲目闯荡的中国艺术热闹而平庸,以至理论家搞不清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两岸三地影视人携手出击国际市场,展示的中国形象却是他者眼中的传统中国、乡土中国、政治中国的西方想象的佐证,一些获国际奖项和国际声誉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绘画书法作品中也鲜有成功的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表达,在国内文化市场中也难引起广泛关注,对大众精神世界未形成实质性影响。但其在西风熏染下的艺术上的探索和思想上的借鉴,终会对艺术生产环节产生作用。 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中产阶层的审美趣味构成都市时尚的风向标,市井文化、都市美学在商业化社会大行其道。发掘徽商晋商文化承续中国商业文明传统,建设金融街商业区等城市景观,在电视广告网络导购中传播生活美学理念、以工业遗址建艺术社区(如798艺术创意中心)强调对工业文明的审美消化等,这些都在声光电波中建构着不同于风花雪月的审美情趣。由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城市文化基础尚未丰厚到可由艺术熟练表达,于是港台风、日韩剧、欧美片尽显威力,而大陆都市文学长期在城乡矛盾和小资情调层次徘徊,青春偶像剧、职场文学也难免青涩,现代精神总说不服轻车熟路的传统观念,中国现代艺术在实验阶段酝酿太久。一些现代影视剧中的人物以高八度的声音、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夸张的表情、锐利的语言来表现自我,虽然传统的或愚顺或守旧的臣民形象国民形象彻底改观,但现代的有市场观念法制意识的市民形象公民形象尚未清晰。 中国快速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和生存环境,也激发了表达热情,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空间打开,产量巨增,文化市场细化,教育和文化消费成为百姓日常生活重要投资方向,博物馆开放,艺术收藏成为民间爱好。文艺生产成为工业化、社会化的大生产,文艺产品成为大众消费的市场流通物,受货币哲学和商业价值规律导向。 新世纪国人的消费能力大增,消费文化令世人瞩目,其中不乏暴发户的炫耀,也有小资的矫情。日常生活审美化,接受美学盛行,人们以自己口袋里的钱决定艺术种类的兴衰和艺术品价格的起落,票房影响艺术投资,购买力决定艺术设计走向,天才为大众立法的黄金时代已结束,现在是大众导引着艺术产业和市场的发展,连先锋前卫艺术也在思考生存问题。在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场景中,不负责任的高消费、不求发展的节俭观,均不在消费美学倡导之列。消费美学体现中产阶层情趣,穷富都愿向这个方向靠拢,附庸风雅,传统社会的文人情趣,现代社会的小资情调,当代社会的时尚达人,都在打磨一种精致生活诗意生存。消费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合流席卷,设计观念渗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大学生的生涯设计到城市形象设计,从企业形象标识到政府和国家的文化形象设计,设计美学制造着审美乌托邦的城池领土。生活秀与行为艺术贯通,演员人格成为国民共性,展示个体的人生舞台与展示民族文化的国际舞台连为一体,美学收敛精神风帆而俯首为生活服务,接受美学把受众捧到了统治地位。梁启超曾主张“新民自新小说始”,而现在,文学的边缘化也放任了思想的荒芜,在流行文学领域,一些男作家以传统文化贴金掩盖精神贫血,一些女作家热衷物质审美和身体写作,一些青年作家大晒成长烦恼,一路畅销一地琐屑。与大众精神直接相连的影视艺术在票房号召下臣服,一些广受大众喜欢的导演公开宣布媚俗悦众,大拍贺岁片、武侠片、搞笑滑稽剧。世俗化、大众化、时尚化的趋向彰显,欲望膨胀,精神低迷,反思性批判性式微。新世纪十年审美文化火爆,艺术产业兴盛,但精神高度和深度仍显不足。中国现代化相对滞后的进程制约着现代文艺的腾飞,而中国快速现代化的现实也催生着现代都市审美文化的崛起。 在城市化浪潮中,各城市的“文化立市”的规划,对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明确城市发展方向、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不同特色风格个性,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城市规划与建设更像大手笔的艺术制作,都市景观替代了自然山水,环境美学日益兴盛,但冷硬的工业文明和炫目的商业文明的美学消化仍需时日,不少中国艺术家的现实生存滞后,使其美学情趣滞留在农耕文明阶段的居多。城市审美(包括旅游美学)是现代文化审美的重要节点,但传统田园趣味与现代城市审美的衔接尚有难度。中国城市审美理念也在逐步成熟,在地域文化的建设中,城市个性和独特品位正在逐步形成。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乡土文学尘埃落定,也会涌现类似《双城记》的艺术作品,以承载现代人文情怀的无数城市的个性面孔构筑鲜明的现代“文化中国”的形象。 四、网络世界的青年文化优势 信息技术促进了网上交易、网络民主、网络文化,人类的生存方式因之而高度抽象化,在虚拟空间的生存的丰富性和主动性甚至超过物理空间的实存。于是抽象审美、意义审美成为焦点,观念艺术发达。网络资源弭平了教育鸿沟,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处理信息、形成思想、表现创意成为更可贵的能力;有知识不难,有见识更重要。艺术复制可乱真,艺术杰作进入百姓客厅,美学规律成为常识,艺术家开始刻意回避美而显示与大众审美情趣的距离,艺术创意价值大增,青年创新文化成为网络空间中的艺术灵感的主要来源。 网络世界的选民多半是年轻的知识精英,网络伦理网络法律来自现实世界的理想化原则,这个新世界成为青年一代的精神家园和思想疆场,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文化英雄、娱乐宝贝诞生,也会有智力较量、情感游戏、道德底线挑衅,网络暴力与网络民主网络文明同在,人肉搜索、信息侵犯与网络正义交缠。网络世界重演着从原始社会到等级社会的进化过程,网络文化的精神霸权及审美意识形态雏形在混战中若隐若现。 网络世界已成为青少年文化的特区,资源共享使地球各角落的青年都可能实现自主教育,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全方位收集信息可使任何人在短期成为一个特殊专家,网络求助改变了经验和地位的权威性,群众智慧可挑战专家意见,青年人在网络社会迅速成为主流。虚拟世界的生活成为艺术表现的时尚主题,宅男宅女们的精神天地中的冲浪神游成为生活实践的新形式,博客写作、数字出版、图片播客、音乐在线、网上影视城、游戏中的三维世界造境,动漫人物的理想人格勾画等等构成青年人热衷参与的新世界。网络生存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模式,中老年文化的优势在流逝,拒绝和不擅长信息文明时代交流方式的人们被隔绝在外,传统文化与信息文化形成断裂层。这种代沟和文化决裂比任何新文化运动的功效都来得彻底暴烈。继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后,网络流行的语言文字成为青年大众的思维载体。网络语言甚至以“火星文字”“少年黑话”“网虫秘笈”等方式间离现实生活,形成轻松幽默、锐敏批判、通脱平易、简洁辛辣的精神快餐风格,与当代生活快节奏和短旋律匹配,如同电子音乐、霹雳舞、流行歌曲的简单率性。博客写作使大众喧嚣盖过了精英观点,网页影响力远超过传统媒体。要在信息泛滥的网上吸引注意力,表达方式的高度简洁、新奇、幽默、热辣,超过了内容的深刻、丰富、系统,惊悚恐怖魔幻的魅力超过经典大作。网络文化的群众狂欢景观也具有群众精神暴政的弊端,审美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文化的精神引领、塑造、提升功能。 信息产业的快速运转的风轮中,只有青春正盛的生命和创造力最饱满的年华才能追上它的步伐,经验的积淀丧失了价值,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更新速度让新产品三五年后便成为古董,人们追求更新、更快、更强、更时尚的东西,而需要时间考量的价值往往不等进入记忆已被无情抛弃和鄙夷。青年文化的优势与老龄社会的到来形成悲欣交集的活剧,一方面,传统文化和成人文化节节败退,年龄成为隐私甚至歧视原因,中老年装嫩成为时代症候。另一方面,文化重心迅速前移,青年文化、少年文化成为文明引擎;在信息文明中后期,创造力成为第一生产力,想象力成为原动力,原创性和偶然性排斥程序设计的既定刻板时,甚至儿童文化会成为灵感之源。信息时代人类的童年期将被大大延伸,20岁是男孩女孩,30岁还不成熟,40岁正是愤青,50岁还要抓住青春尾巴;随着人类生理寿命的延长和心理年龄年轻化的崇尚,青年文化傲居核心地位。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梁启超、李大钊的“少年中国”梦在信息时代将激起更普遍的共鸣。 事实上,在人类文化传承中,成人文化(尤其是中年文化)历来是主流,意味着成熟稳健和理性客观,而青年文化则更多反叛和破坏性,是文化革新的动力。青年文化若无继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则易成为单纯的破坏力量,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西方的20世纪60年代学潮,均表现出多破少立,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建树不足。在信息文明阶段,青年以信息优势弥补了经验劣势,以激情和朝气一扫历史沧桑和谨慎圆滑,主动变革、自觉传承、海量包容、迅速更新,占据了文化高地,破旧布新,揭开信息文化的新篇章。在网民网虫心目中,老年文化意味衰败,成人文化趋于保守,青年则是知识经济的先锋、网络社会的主体、世界文化的代表,是生机勃勃的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 新世纪十年,网络文学占据青少年精神世界,青年艺术家群体性崛起,校园青春写作产业化、职场偶像剧成为人生指南、成长系列作品热卖、艺术实验盛行、国际范围的青年艺术展赛火爆,文艺和体育明星在全球为粉丝团追捧,这些都在高调宣布了青年文化进军世界文化舞台中心。这个世界不仅归根结底是青年人的,而且快速在十年一代的青年人手中击鼓传花,令多数人稍一愣神就看不明白。青年文化的活力和浮躁共同左右着新世纪的审美主潮。 五、新媒体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精神断脐 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当代审美文化与传统审美文化的大决裂,在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等领域中,将作者、作品、受众和展示空间进行了划分归类,以媒介之墙分割了精神疆土,这是文化史上巨大而深刻的断裂,是更为深刻的文化革命。 科技的发达促进了影像、音响、电脑造型技术的发展,再现生活、复制杰作、保存历史、创造梦幻都不再是难事,经历了文字艺术的辉煌后,人类又进入新视听时代,靠近心灵的文字优势在抽减,不触电不落网的作家几乎都边缘化了,文化平面化、庸俗化、感觉化势不可挡。沙发土豆在肥皂剧的浸泡中忘却了自己的真实生活,网虫在游戏世界聊天室耗损真实生命,大众在视觉盛宴中忽略了心灵荒芜,雅痞青年戴着耳机模仿RAP的底层嬉笑怒骂,在幻象世界趋于真实的同时,人们的真情实感被无限稀释。 信息技术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基础,多媒体打破了感官界限,音像艺术把人类在语言文字艺术主导时代已经有点退化的耳朵眼睛的功能再度提升,视觉听觉在音像技术和艺术的导引下获得长足发展,并吸收语言艺术精粹而获得“视听情感”、“视听思维”能力,抽象绘画、概念音乐、文化影视、科幻大片等,将哲性思考、诗性意味与视听盛宴交织,形成更具刺激性的新统觉艺术;人类的感官系统全面开放,感觉高度融合,知性探索和理性反思也渗透其中,感性学(aesthetics,美学)的范围也因之大大拓展。 新媒体的传播路径和受众范围逐步扩展,将新艺术文化和当代审美观念在全球播撒。地球公民、新新人类不再受制于传统和地域的局限,现代通讯、交通、传播媒介把世界统一起来,而拒绝加入网络的传统社会的成人文化几乎被隔绝;新媒体自立门户,张扬新的审美理想,干净利落地把当代新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作了断脐消毒处理。读图时代的青春艺术与视觉、听觉甚至嗅觉味觉触觉等对应,植根统觉拓展心灵的文字时代的辉煌成了昨日黄花,文学的思考功能也被冷落。随着纸媒传播日趋没落,文化的精英性质也日益淡薄,大众文化与青春文化充斥视野,审美静观变为视觉狂欢。人们的资讯和知识主要来自网络、精神享受重在影视,日常交往通过手机视屏,群体性的直接交流越来越少,视觉文化全面渗透,只有“可观的”才是“可感的”,语言艺术的思想深度和身体艺术的亲验性均被消解,而立体、平面、活动的造型艺术及借助屏幕媒介传播的艺术则畅行其道。 互联网改变了精神生产、精神消费和精神探索及精神交往的形式,原则上人人可成为精神生产者和艺术创造者,无障碍发表和点击率评价全盘颠覆了精神秩序和文化霸权,网络使信息公开言路畅通,国家、民族、政治、宗教等界限不知不觉淡化,互联网时代精神空间的民主格外彻底,网络政治挑战集权封锁,数字艺术传达新新人类的心声。陌生人在网上匿名袒露心声,情感世界的黑箱打开,情感科学、情感哲学、情感美学的发展促使文学和艺术撕开文化面纱,深究人性真相。微博、手机报、短信文学、网上影院、电视杂志栏目、音像历史档案、家庭视听设备等等,在改编着精神文化的既定格局。多媒体新传播时代,文字艺术的优厚资源成为视听思维发展的矿源。视听文化、视听艺术、音像历史学的发展,使表达和传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增删缩放,艺术家与大众精神距离缩微,艺术生产者再难以技巧技术自重,只能在观念和形象上突出自我。观念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大盛,艺术家行为比他的作品更引人注目,艺术受众比原创性天才更有自信,“喜欢就好”成为审美通则。艺术沦为生活装饰手段,美学规律成为大众常识,艺术潮流迅疾更新,艺术标准多元到丧失客观标准,这使不少标新立异的艺术家也陷入虚无绝望,在刻意与大众拉开距离的过程中,当代艺术不再专注于真善美的表现,甚至会在假丑恶的揭示中寻求震撼感、陌生化、警示性的特殊效果。 传媒社会的公共空间越来越成为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广场,媒体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时分时合,协作制衡。自古趣味无争辩,民族地域阶层的文化情趣判然分明,而新媒体在规范审美情趣方面格外高效率,在后现代主义的彩色外衣下,即时传播的时尚文化的暴力统治比工业化的复制更能促进审美文化的同质化。 六、 生态文明阶段的自然自在之美的重新发现 高科技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切近的生存环境中几乎类同造物主,人类中心主义的矫妄也达到极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矛盾替代了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生态文明的建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文化霸权主义的抵制成为重点。与之相应,深生态学观念(奈斯(Arne Naess))在中国也普及开来,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平衡、精神生态平衡和文化生态平衡,成为当代人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尺。在审美文化方面,则表现为生态文艺的流行、生态批评的兴盛和生态伦理观念在设计领域的渗透。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商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并建期,自然作为资源库、保护对象和精神归宿,以多重角色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对自然的功利性开发、情感性依恋、道义性认可等构成当代人复杂的自然审美观念,生态文艺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多布森Andrew Dobson在《綠色政治思想》提出)间徘徊,生态批评在仁慈主义和自然主义间激荡,生态理想在田园主义和大地伦理(利奥波德AldoLeopold)间游弋,生态美学在风景如画和自然全美的图像间漂流,自然从景观成为主体,人类从膨大状态回归到生态链的一个环节,自然的“合人类目的性”的美感让位于自然的自在之美。 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念在传统艺术有出色表现。农耕民族对自然的特殊亲和心理,使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念格外成熟,传统山水花鸟画、田园诗、花间词、游记散文、建筑园林艺术、路桥亭台、自然景观人文情怀,无不体现出天人合一深情相对的诗意盎然;儒家的山水比德、道家的天地游心、佛家的众生平等,均在自然怀抱中建构人文理想,在自然景象中抒发情怀,在自然规律下顺天承运,有着素朴阶段的生态伦理生态美学意蕴。中国山水画的无焦点全视视角,叙事性的时空合一长卷展示,史诗般的恢弘气象,元气淋漓的意境表现,构成了中国人精神超越的特殊方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花鸟画中对植物、动物、鸟类、鱼虫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同身受的理解,心领神会的表现,更是世界艺术奇葩。但工业文明遮蔽了自然感性的诗意的光辉,到高科技时代,人工环境环绕,自在自然远离,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对自然的复归情怀再现。中国古代的素朴的天人合一观念与现代生态伦理原则在不同层面上有契合迹象。 在生态文明建构阶段,简单主义的生存方式,为后代留下生存机会的经济模式和消费观念,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心,保护文化遗产,留存文化种类多样性,欣赏异质文化独特价值与风格,促进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共存,这些均构成人类自律的生态伦理内涵,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崇高情怀的理性支架。对自然敬畏的心理甚至呼唤宗教复兴,对自然爱护的深情甚至导致激进的绿色政治,对自然珍视的心态在生态艺术中获得释放。 中国人格外能体会自然的自在之美,不像西方人从亚里斯多德开始就以精神含量为尺度把自然美排到美的进化阶梯底层,只能成为人的活动的背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把自然作为最高审美境界,艺术只有达到“虽自人工,宛出天然”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才是绝妙的艺术。这一审美习惯延续到今天,不仅在中国园林艺术、旅游美学中彰显,在如今风靡各地的山水实景演出(如印象系列)中也充分表现出来。山水实景演出把当地人文文化与自然景观合盘托出,成为天人合一观念的活例证,而且在运作大型实景山水的能力上表现出中国绘画审美经验的发扬光大,把传统视听艺术与现代影视技术结合,把民间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艺术文化与自然风光融会贯通,以大手笔指点江山挥洒人文,构成壮丽的时代画卷。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微词,却不失为凸显自然审美价值的人文生态艺术的杰作。 自然的自在之美是属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的功利目的无关,无论是荒原、险境,还是野草、害虫,抑或猛兽、毒物,甚至丑恶怪异,自然的整体性和其自身的合理性就构成自然的自足自为的生态美,比起人类一厢情愿的对驯化物种的道德臆测和政治代言来,野性美更符合生态主义的趣味标准。不以人喜不以人悲,正是自然界与人类形成交互主体性关系的开端。但现实生存中的人类无法真正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只要在人类从自然界的弱者上升到地球主宰地位时,能够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对自然系统和人类文化系统的矛盾有理性的判断,可以自限自律,自觉遏制人类沙文主义的愚妄,维护自然、社会、文化的生态平衡系统,就具备游心自然、构筑生态美学的基础了。 参考文献: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徐升国《数字时代你怎么读书》,《新华文摘》2010/13, 153-154页 中国现代文学馆:《2009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201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肖明超《2010年中国媒介五大发展趋势》 《青年记者》2009/12上 马季《网络文学十年:集体经验与民间智慧》,《南方文坛》2009/3 吴汉怀《金融危机与中国当下艺术的走向》《文艺研究》2010/7,157-158 王一川《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及其影响》,《当代电影》;2005年03期 周宪《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文艺研究》2010/7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沃尔夫岗-韦尔施《重构美学》,陆阳,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阿诺德-伯林特:《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刘悦笛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 杨岚 2010-11-15改定于津门眺园里 杨岚,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素质教学部主任,哲学博士。重要著作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类情感论》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