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是电影的生命源泉,也是中国电影最宝贵的创作传统。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一批优秀作品,都是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变革为追求的。近些年,中国电影开始追求产业化、规模化,以商业价值为最终诉求的影片数量剧增,尤其是古装武打题材影片扎堆,但这仅仅是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并不是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常态。我们要用宽容和包容的眼光看待目前我国电影创作中出现的问题,主流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都应该得到关注,创作上的百花齐放是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标志。 如今,我们面临着一个变动复杂的时代环境,活跃的社会生活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创作沃土。中国电影人应该更多地从现实出发进行思考和创作,在广阔的生活中汲取养分,不能满足于浅层次的娱乐和搞笑,要发挥电影引领观众、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真善美的作用,要给观众带来精神和审美上的提升。 文学是电影的灵魂,文学的力量是电影最内在的力量。离开文学,离开故事,离开人物命运,离开人性,电影就失去了灵魂和力量。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提出电影跟戏剧和文学离婚,强调电影表达语言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又回到文学的根上,认识到文学才是支撑电影的基础,这种回归应该值得电影人好好思考。毕竟,各种视听技术都只是电影外在的表现手段,电影只有在人性的深度、命运的展现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有所建树,用人物而不是耀眼的明星影响观众,才能真正确立和发挥自己的文化品格和艺术魅力。 电影是全球性的产业,不是一个区域性的产品,在中国所有的文学艺术样式中,电影最容易“走出去”,也应该努力承担传播文化的重任。电影的表达便成为首要问题。电影的内容如何选择、情感如何表达,怎样使不同地域的观众体会到人类共通的情感?或许,最本质的就是弘扬真善美。此外,在艺术表达上,中国电影还需要借助一些现代的影像表达手段,要跟上世界电影的科技水平。这几年,我们都在做“电影工程”,即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首先要以我为主,讲述中国的故事;其次是要转换成世界都能听懂、看懂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手段,才能讲给世界听。内容和手段两者结合才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中国电影发展有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内容,一是市场,两者相互依托。从创作来讲,电影有很多母题,在内容表达上,必须用新的观念进行审视,要有新的创作立场和角度,发现人性的闪光点。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技术的创新。每一次新的技术出现,电影都发生一次裂变,《阿凡达》的成功就是创意的成功。小说家可以保持一种创作风格几十年不变,电影是不可以的。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影必须紧跟时代,中国电影人要懂得数字技术、要精通电脑制作、要掌握最新的电影语言等,用技术的创意为电影插上腾飞的翅膀。 原载:《文艺报》2011年11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