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高墙深宅,悲剧几何——赏青春川剧《鸣凤》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吴戈 参加讨论

    2011年深秋的重庆,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重庆市三峡川剧团演出的《鸣凤》令人难忘。该剧在舞台上呈现出青春诗意,被媒体评价为“现代青春版”。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年轻、美丽、纯洁、善良的鸣凤在“被毁灭”前,美丽的惊人、善良的感人、纯洁的动人、年轻的疼人。《鸣凤》里所表现的高墙深院内年轻丫鬟们的命运——美丽、年轻、纯洁、善良、活力被丑陋、苍老、污秽、恶浊、衰朽所压迫、所淫虐、所毁灭。整场演出就是对这悲剧喊出的控诉,唱出的挽歌。
    悲剧的力量来自典型性,该剧的这一典型性集中体现在鸣凤身上。在丫鬟当中,她是不肯俯就命运的一个,但因被侮辱与受损害的地位,而生的内心仇恨与隐忍的恭顺,却与丫鬟群体是一致的。鸣凤的悲剧力量来自她代表丫鬟群体命运的普遍性意义,更来自她以死抗争命运的行动。
    川剧《鸣凤》用了“虫”的形象来比喻丫鬟们,演出的引子《虫虫飞》定下基调,后边鸣凤投告无门时虫儿复现、暗夜流萤成为整个舞台的核心意象,是导演查明哲为整个舞台形象的创造找到的“形象种子”。婉儿与鸣凤,原是巴金同名小说《家》和曹禺改编话剧《家》中的原有形象,但在川剧《鸣凤》中,却成了“一群与一个”的形象结构。高墙深院,暗夜流萤的挣扎微弱复微弱,鸣凤投湖之前婉儿的冤死及此前丫鬟们的悲情,都让从小在高府长大的鸣凤历历在目,事事在心。
    川剧《鸣凤》设计了高墙、巨门、人影等舞台意向,这是丫鬟们生存空间的场面表现,与“高墙深院的暗夜流萤”的意象配合起来呈现得十分贴切精彩。舞台既空灵写意,如高墙巨门;又实用多适,如六棱平台可以是园林花台、亦是荷池芳岛,成为浪漫扁舟、化做觉慧书房。随意组合,变化多端。
    如果说细碎的功能满足了该剧舞台叙事与场面抒情需求的话,那么物象造型的硬片软景就表现出了高府高墙巨门的威压感,那形象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它提供了高府丫鬟们噤若寒蝉、战战兢兢形体表演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门之巨,表现在打更人李驼背在吃力、滞重、缓慢地推拉当中,缓缓推开、慢慢闭合,渗透的是悲剧冤情被重门深掩的意味;而墙之高,一道纱幕垂下便形成了深宅大院的森严气势。伴随着喉咙里呼噜带喘的咳嗽声,行将就木的高老太爷佝偻的身影,被反打逆投的背光投射在幕墙上,高老太爷的巨大影子就与高墙的形象合二为一,互为转注了。
    一直以来,人们对话剧导演涉足戏曲颇有微词,导演查明哲正是“涉足戏曲剧目很多的话剧导演”。而川剧《鸣凤》则体现了话剧导演的新思路,该剧既保留了川剧的鲜艳、靓丽和率真,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同时,融入了四川清音、甚至小调的元素,丰富了川剧音乐但又不喧宾夺主。在情节叙述上,采用戏曲典型的单线叙述的线性结构,尤其是保留并发展了川剧帮腔在剧目演出中的功能意义。川剧《鸣凤》帮腔者,台前幕后,以帮腔者(局外人)、伴舞者(花仙子)、丫鬟群体(剧中人)的不同身份、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出现在演出中。“帮腔”的姐妹们唱的是鸣凤的处境,倾诉的是共同的不幸;鸣凤以死抗争,保存的是女儿家的清白,祭献的却是许多纯洁善良的女孩子为心上人珍藏的无私的爱。
    鸣凤投湖前曾经去找觉慧,那是求告无门的她惟一的希望。望着窗上觉慧伏案疾书的身影,一叩窗未能说清事情,二叩窗深悔打扰心上人,三叩窗表达诀别的勇气与决心。这三叩窗,采用的是戏曲程式里常用的一波三折,情感上一咏三叹,成为川剧《鸣凤》最具表现力与写意化的场面。导演不但给够鸣凤戏份,让她唱够演足,吐尽心曲,表达衷肠,而且还“放大了鸣凤的心理感受”,让生活常识里固定不动的房子转动起来,让观众和鸣凤一道围着觉慧的书房360度转动,舞台不动,观众不动,但是鸣凤动,觉慧的书房景物也在转动。这一来,在大段抒情中已经停顿的剧情节奏,就因为视觉中的舞台变化、视点增多得到了缓解。
    川剧生活气息浓郁,历来为观众所称道,川剧《鸣凤》再次给观众留下了这样的鲜明印象。隆学义的唱词和语言,时而麻辣滚烫,时而乖俏幽深。唱得响、传得开,成为这个剧目台词的亮点。当然,稍不注意,有些机智精彩的唱词,可能就离开了戏剧的规定情境,未见得是此情此景中人物该说的话。那李驼背与王妈有一个颇为招揽观众笑声“调情偷嘴”的情节,在某种层面上即体现出川剧演出中一味追求场面泼辣、细节生动的噱头而缺少控制的劣势,稍嫌旁逸,经不起戏剧整体立意与情节结构逻辑上的推敲。
    原载:《文艺报》2012年01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