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批引进海外版权的电视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央视综合频道)、《一站到底》(江苏卫视)、《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等引起观众热议,相比国产原创电视节目,这些“进口”版在情节创意、舞台调度、拍摄手法上更加丰富。可以说,中国电视栏目已经从新世纪之初自制、“山寨”逐渐走向“节目模式引进”阶段。据悉,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卫视超过半数购买了海外节目版权,这无疑“瞬间”提升了中国电视栏目的整体水平,或者说更快地与“国际”接上了轨。不过,中国电视节目能否尽快学习、消化“原装设备”的核心技术,早日让“中国创意”也能出口创汇,这恐怕是中国电视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所在。 节目趋同 版权引进提升水准 这些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中国广播电视传媒行业处于从事业单位向集团化经营的转型时期,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整体制播分离、转企改制”的改革方向,随后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正在热播的《中国好声音》采用的就是制播分离的模式,由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星空传媒负责引进版权和制作中文版、浙江卫视购买播映权。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可以说,这些“企业化”管理的传媒集团不仅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化“企业”,与此同时又是党的喉舌和思想文化的阵地。这种双重身份使得电视台一方面受到市场逻辑的支配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收益,另一方面又要主动承担起文化宣传、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只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才是传媒行业健康发展的大道。 与新世纪以来电影行业在生产、发行领域打破行政区划实行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不同,国内电视台依然按照省市县的三级行政格局分布。相比国外传媒行业的高度垄断化,中国电视台在数量上可谓琳琅满目,上星的卫视就有上百家之众。不过,这些带有地域性的播出平台,随着制作领域的市场化以及卫星电视面对全国有线用户的需要,而变得越来越没有地域、地方特色,呈现为一种“千台一面”的趋同性。 为了降低原创节目的播出风险,电视台往往盲目跟风那些热播的节目类型。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婚恋、真人秀节目的高收视率,带动各大卫视纷纷效仿,一时间各种婚恋交友、“达人秀”满天飞,以至于“草根”明星成为各大栏目争抢的“香饽饽”。另外,许多电视节目为了节约制作成本,往往在“北上广”等传媒发达地区拍摄完成,不管是嘉宾、观众,还是所设定的“话题”,都与“各省市”电视台的“地方特色”没有太大关系,这就造成不管是看东方卫视、湖南卫视,还是看江苏卫视、青海卫视,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可见,这种栏目播出量的增多并没有带来节目的创新和高品质,反而形态雷同、粗制滥造,这导致2011年下半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规定自2012年元旦起每个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娱乐节目每周不超过两档,全国卫视总数控制在九档以内。在这种背景之下,各大卫视的电视栏目开始走精品化之路,其所采用的重要策略就是不惜花重金从国外购买电视栏目版权。这也有助于降低原创节目的研发成本和风险。 宣扬奇迹 “心灵鸡汤”有待升级 如果说湖南卫视以《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和选秀节目成为省市卫视的“金芒果”,那么这些引起广泛影响的“引进版权”电视节目也提示着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观众也像其他文化领域(图书、电影等)一样更加趋向年轻化和低龄化,似乎只有年轻人才能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在这个意义上,针对其他群体的电视节目处在相对边缘的状态。问题不仅仅如此,这些“进口”节目之所以能够“落地生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足了当下都市观众尤其是都市青年的内在心理需求。 2010年东方卫视播出的《中国达人秀》,引进自英国知名节目《英国达人》,这档节目的热播推动中国真人秀从“超女快男”转向身怀绝技的“草根”达人。《英国达人》因在2009年4月“制造”出苏珊大妈的“奇迹”而被中国观众所熟知,一个体态发胖、衣着寒酸的小镇大妈却拥有“天籁”一样的声音,在“全球”观众面前,一只“丑小鸭”瞬间变成了“白天鹅”。于是,《中国达人秀》也成为发现、制造“达人”的魔法机器,断臂钢琴师、菜花甜妈等纷纷登场。不过,相比《英国达人》,《中国达人秀》更愿意呈现一种弱者的感动,以唤起评委、观众对于身体、社会地位上的弱者的同情。“相信梦想,相信奇迹”也随之成为当下电视节目竭力营造的“文化氛围”。 2011年播出的《中国梦想秀》同样是让“身残志坚”的残障人士或拥有超级才艺的普通人“圆梦”的节目,这些从天而降的“化外飞仙”仿佛来自于盛产“奇人异事”的化外之地,他们的载歌载舞、高超艺能与其“真实”的生活状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从而使得电视机更像刘谦的近景魔术,这与其说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不如说是生产“人间奇迹”的舞台。它让人们在冲关、厮杀中分享“一人成功,十人落地”的奇迹,这些被进口节目所强化的“梦想总会从天而降”、“奇迹总会发生”以及“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技逻辑,无疑成为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职场法则的翻版,只是看似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实却是在认同“既定游戏规则”下的“赢家”。 也许在这个社会结构越来越固化、现实生活越难遭遇奇迹的时代里(正如人人都可以买彩票,幸运儿却只是少数),那些生活并不如意的人们更渴望、更相信幸运之星的降临,这也是大众文化屡试不爽的“心灵鸡汤”。 关注“本土” 方能实现自主创新 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电视栏目与进口彩电、冰箱、汽车、电脑相似,在“原箱不动”渡海而来的过程中,还需要经过“汉化”(装上中文版),毕竟由白人面孔换成黄皮肤之后,语言、文化风俗、中国人的“笑点”、“泪点”等都需要移风易俗。而“模式引进”的洋货与亦步亦趋的“山寨”之间又有何本质差别呢?关键在于“进口产品”有一个详尽的“用户手册”,里面收录了节目原样复制的步骤、舞台调度的细节以及拍摄机位、后期剪辑的“秘笈”,甚至国外公司还会派遣技术专家、制片人、导演“亲临”现场指导,以保证这些在实战中总结摸索出来的“核心技术”可以成为收视率的“杀手锏”。 目前来看,这种直接从海外版权引进的策略,确实让国内观众“大饱眼福”。可是,随着进口节目的大量引进,不仅诸多“地方性”会消失,而且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特色”恐怕也会越来越少。当然,在全球化时代,分享进口节目所携带的价值理念与维护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并非两难的选择。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中国人早就沐浴在现代的价值理念之中,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思想与文化产品,已然现代化的中国与“世界”的差异性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大。另一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比西方文化,中国有着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多元共生、和谐共存、包容宽厚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而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正是文化竞争力之所在。 近期广受赞誉的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呈现了中国各地异常丰富的美食文化,而且表达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团圆、和谐的理念。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完全有能力研发出有中国特色的“原创节目”,只要善于学习、不迷信权威,就会打开“文化自觉”的大门,实现从“版权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升级之路,让“中国创意”也能像中国制造那样行销全球。 原载:《人民日报》(2012年08月07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