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付出了惨痛代价的八年抗战,是中国影视剧创作的宝贵资源,书写和讴歌这段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更是艺术家们的责任和使命。 曾几何时,一些抗战“神剧”“雷剧”,将惨烈严酷的抗战历史,设置简化为一种讲述故事的大背景,把历史变传说,传说变神话,将正义与邪恶、占领与驱逐、掠夺与捍卫、严肃与娱乐的博弈和较量游戏化。出现了“手撕鬼子”“手榴弹炸落日军飞机”“用比子弹飞得还快的绣花针杀敌”等严重脱离现实的“雷人”桥段,以及“英雄超人化”“日军愚蠢化”“情感扭曲化”等夸张的叙事呈现,全然无视一场血腥悲惨的民族劫难,无视一个民族被蹂躏、被欺辱以及被迫反抗的悲壮义举,消解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真实风貌,损害了这一题材丰厚的历史意蕴与艺术价值,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今年,抗战题材电视剧将再次成为荧屏上的热门剧和关键词。经历了“春去春又回”的抗战剧,在新的制作与播出高潮之际,新出品的一批抗战题材电视剧在历史与美学的框架下做到了尊重历史,以正确的历史观传递出了反思历史、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主题。 逐渐赢得社会认可 尊重历史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第一要义。抗战剧只有将自己的创作视域纳入宏观、真实的历史语境中,才能真正地还原历史、再现历史。因此,抗战剧的创作,必须要建构在正确的历史观和真实的历史语境中,为其确立“言之可为、为之可物”的历史坐标与叙事基点。正因为创作者们在实践中自觉遵循了这样的创作理念,抗日题材作品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肯定。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抗战剧的创作和播出出现了新的可喜景象:《姥爷的抗战》《兵出潼关》《长沙保卫战》《红色》《锋刃》《零炮楼》《战长沙》《狼烟遍地》《战火连天》等一大批抗战题材剧,都以严肃的态度、理性的创作、客观的叙述、多元的视角、各异的内容、丰富的影视语汇,在尊重历史与坚持美学追求的语境下建构抗战叙事,直面惨烈历史,重塑御寇英雄,致力于拓展抗战题材电视剧新的视角和空间,其表现和所达到的效果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地方,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肯定。例如,采用民间视角,讲述“孤岛”时期的上海一群普通民众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电视剧《红色》,以其舒缓但不拖沓的叙事节奏、精致的画面设置、严谨的逻辑推理、考究的镜头运用、精心的色调处理,从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这部剧将悬疑与推理两大元素有机融合,摒弃和鬼子的打打杀杀、游行罢工、白色恐怖、谍战密报等一些传统抗战剧的惯用手法,推陈出新。难怪网友评价该剧是“2014年度最不应错过的良心好剧之一”,复杂“烧脑”,挑战智商。《红色》一剧的有益探索证明,有品质的东西是经得起推敲的,也会被观众接受和认可。 呼唤理性创作回归 2015年的抗战剧回暖,是因为艺术家们秉持了向经典致敬、传承经典价值的真诚态度和严肃的历史观、美学观。他们将近年来抗日战争的史学研究成果纳入剧本创作和故事讲述的视野,用理性的分析、客观的判断,呈现历史真相,构建角色行动和情感表达,彰显了国家对这一重大历史问题的客观姿态,以及社会迈向宽容、理性、文明和谐的步伐,真正体现出对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理解和认识。 抗战剧回暖,也体现出了理性创作的回归。抗日战争是一场关乎民族独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之战。作为战争题材的一种类型,以影像化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段没齿不忘的苦痛岁月,一直在我国的银幕、荧屏上经久不衰。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到五六十年代的《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这些经典影片早已镂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而中国电视剧自诞生以来,抗日题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标志性作品问世。此间,从写“革命英雄”到写“战场真实”,从写“革命史诗”到写“红色怀旧”“亮剑激情”“草莽英雄”……不少热播剧还牵带出一时的文化流行热潮,不断标识着抗战题材创作的阶段性特点和观念进步。 抗战题材电视剧应是融合家国叙事、革命伦理、理想信仰、英雄主义的多重变奏,不仅要具备一般电视剧的娱乐功能,更要传达出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内涵。只有坚持理性、客观的创作观念,使人物真实地生活在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选择中间,通过作品让人们反思历史、珍爱和平、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坚持追求真实的历史传奇,才能使抗战剧的创作超越电视剧本身,而变成一项内涵丰富、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民族精神的建构活动。 不断提升审美品位 抗战题材电视剧最突出的审美价值,是历史绝境下的悲壮与崇高。毁灭与抗争的较量、罹难与幸存的悲悯,以及人们在痛苦中产生的对正义力量的肯定并受到激励的情感体验,这些价值的主要承担者,是故事塑造的为民族存亡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群体。只有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历史,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出特殊的战争环境及其深重的历史内涵,观众才能真正体会到抗战的悲壮与牺牲的惨痛。 与其他题材相比,今天的抗战题材剧,已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打鬼子和武器装备的对比上,其叙事呈现往往与谍战推理、悬疑特工、情感交融、惨烈战争场面的铺排等各种元素交织混杂,无论是贯穿全剧的历史意识和情感的把控,还是故事线索、人物关系的环环相扣、穿插交集,抑或是细节捕捉、影调设置、节奏处理、技术手段的运用……无不挑战着导演和编剧。业界俗称的“几年磨一戏”虽不能作为衡量一部好剧的唯一标准,但至少可以说明,力戒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用岁月和心力打磨越久的文本,越趋近于纯粹和完美。 作为承载了中国近代历史、中华民族共通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的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抗战题材电视剧,无论是根据真实事件进行创作,还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艺术虚构,要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就不能无视历史、解构历史,不能将对商业价值的追求,凌驾于对审美品格和文化底蕴的追求上,不能用违背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强刺激镜头作为博收视率的借口。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历史真实的审美创造,即以历史、美学的观念进行叙事,对既有的创作模式、想象视域和审美边界,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挖掘,只有如此,这类历史留下的创作资源才能生发出更多有深度的作品,共同铸就成为民族记忆,铭记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作者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 原载:《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0日1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