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春秋的岁月轮替, 中南海西花厅见证了周总理后半生忙碌操劳的身影。斯人长逝,冬去春来,含苞待放的海棠花却依然默默期盼着伟人那和蔼的目光。由张法纯编剧、陈力执导,河北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海棠依旧》在形式上大胆创新,一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宏大叙事的惯例,独具匠心地以西花厅为叙事背景,借用舞台剧近乎封闭的表达空间将周恩来同志从1949年到1976年的革命行止与辉煌业绩串联起来,让观众在温馨的追忆中重温伟人的风采。该剧是一部难得的艺术佳作,为丰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闯出了一条新路,其成功经验至少有三。 一是从表面上看该剧结构以历史进程为线索,事实上,与时间线同在的还有一条相伴始终的情感线,隐而不见又无时不在的情感线是剧作实际的叙事主线。编导应对剧作难题挑战的法宝是他们对总理的挚爱,充满深情的叙事是这部珠串式的作品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奥秘。这首先体现在,编导满怀崇敬之情选取场景、结构故事。剧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和工作片段描绘,都经过了编导海量的筛选,有着慧眼与匠心的情感表达。总理的每一次接人待物,处理的每一件公务,都是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能够显示总理中枢作用和他为人处世风范的典型性案例。这里的每个环节都不用虚笔,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有机地服务于不断丰富着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案例尽管相互间并没有多大关联,但由于叙事者的激情参与,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怀融成一片,迅速演变成一次直面历史的记忆复苏仪式,进而使之浑然一体地连缀成一个完整的叙事链条。其次,体现于他们带着深切的缅怀之情追忆总理。珠串式的结构决定了须分讲若干故事,而这里所讲的每一个故事基本上都不是历史事件的完整还原,是带着对伟人的祭悼和追思之情去重温过往,重在体现总理在这些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意在从历史的追忆中去验证历史与传说的种种真实,而验证的过程无疑成了编、导、演们共同的深情缅怀与凭吊。再次,体现为在深邃的检视中反思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周总理和他的同事们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精气神,从百废待举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从外交领域开疆到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到后期,身边同事一个个被打倒,一次次汇报式的检讨,一场场心力交瘁的救急应对,总理的脸色渐渐变得暗淡了,依旧慈祥的笑容变得愈益凝重,尽管身边工作人员的不满早已溢于言表,但总理和大姐一如既往给予的解释“只是工作需要”,“我们只能尽力去做”。这是艺术的力量,也是我们认定情感线是与时间线如影随形的剧作主线的重要原因。 二是《海棠依旧》在珠串式的戏剧结构中巧妙地设置了若干条辅线。剧作围绕历史的重大节点以及总理的工作与生活,巧妙地穿插进几条并列的叙事辅线。比如,在内政方面贯穿始终的人物有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习仲勋、曾山等;外交方面有陈毅、黄镇、耿飚及常怀兄妹等;军事方面有叶剑英、聂荣臻等;隐蔽战线和公共安全方面有罗瑞卿、罗青长等;统战方面有廖承志、沈钧儒、章士钊等;家庭线上有邓颖超、周同宇一家和八婶母等;还有总理身边工作人员路晋生、庞先军、瞿大夫等。这些辅线有分有合、似断实连,草蛇灰线、细入无缝,或带入式的为西花厅的故事铺开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或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出总理的高风亮节、磊落襟怀和雄才大略,或在既定的戏剧框架上为原有结构搭建复合式线索,无论是独立成章,还是相互交叉,抑或是过场式穿插,都有助于构成某种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机地增强了不同场景和故事间的关联度,让整部作品显得更凝练、更集中、更富有变化。 三是大量精彩而独到的细节设计为烘托氛围与刻画人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该剧最动人之处在于那些令人过目不忘、耐人寻味的生活化细节。西花厅回廊工作人员来回奔跑的步履、接踵而至的人流、数部电话此起彼伏的铃声、办公桌堆积成山的案卷以及总理数年匆匆走过却无暇顾及海棠的花开花落,都形象地展示出这个共和国大管家事无巨细、日理万机的工作状态;国共谈判时的义正辞严、邀请宋庆龄北上的精心布置、开国大典的细节安排、抗美援朝后方供应的艰辛筹措、万隆会议的纵横捭阖、国计民生及内政外交国防的千头万绪、抗洪抗震的第一现场、“文革”风暴中清醒而又艰难的履职、中美关系破冰时的据理力争、抱病完成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和会议议程……无不印证着周总理在党内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主席的尊重与维护、对同事和下属的关爱、对荣誉和功劳的谦让,特别是在“文革”极端复杂的背景下,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全力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和国家工作的正常运转,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显示了总理无与伦比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和高尚品格;为国庆受阅空军庄严壮行、为沈钧儒擦拭衣服、为出访的宋庆龄买香烟、给邓小平送“安定”、教将军大使吃西餐学跳舞、为身边工作人员举办婚礼、对震区伤残人员尽量不截肢的嘱托、为泰国小朋友买玩具等,充分表现出总理为人的平易可亲与处事的无微不至;对家属、亲戚和身边工作人员近乎苛刻的要求,不修故居、万隆减警卫、反复出现的套袖和不时向邓大姐“借钱”,对弟弟隔离、义女受审不过问等等,无不彰显着总理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无私境界;特别是卫士秘书带着孩子为总理献血,邓颖超在海棠树下、办公桌旁那忧虑、凝重、爱莫能助的神情,面对重病的总理叶剑英、聂荣臻、耿飚、廖承志等人相继失声痛哭,弟媳和邓大姐用“真不容易”、朱老总用“太不容易了”、毛泽东用“我们让他受累了”来感慨周总理的所作所为……此时此刻,不用编导去刻意强调,那个“吾将公之天下,使四万万人共得而仆之,必不负所托”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周恩来形象早已栩栩如生地矗立在观众面前。 原载:《文艺报》2016年7月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