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吴中“才子”张文献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孙惠 参加讨论

    在我众多的文友中,张文献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除了爱好写作,发表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散文,出版过为不少行家称道的散文集《家住吴宫》。他的散文,很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大多不长,几百个字,但每一篇都能像苏州的小巧园林,耐看,耐读,给人很大的艺术享受。他还喜欢收藏,致力于古陶研究,有个头衔这么说他: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怎么样,专业吧?
    从文献到我新浪博客跟贴算起来,已有四年了。为了找到我们第一次对话的记录,我将博客上的所有跟贴都翻了一遍,终于找到了。时间是2006年11月15日,跟在我的《永远有多远》文后:“永远是早餐是午餐,要说美好的也无非是烛光里的晚餐,这就像你我尽管并不相识,但心里流淌的暗河却是相通的;尽管你把窗帘让自己装饰成两个世界,可窗外的喧哗却无法阻隔,更何况外面总有许多你的牵挂,让我们在心里在城市的天空里种一棵树,如果枝叶茂盛,彼此都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看看,多么诗性,多么文学!其后他又关注了我的几篇小文,同样跟了精彩的帖子。于是我请他留下博客地址,以便互相交流。岂料他却将他的电话号码以跟贴的形式贴在我的博客上,说他一直拒绝网络拒绝一种虚拟的真实,说:“没有博客也可以说从不上网,只是偶然看一位朋友的博客才延伸到你的博客,很美好的事。”
    那时的网络世界,不像现在如此的透明,大家很少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贴出来,何况是电话号码呢。由此,我断定这是一个没有心机、实在率真的性情中人。
    断断续续地,他用跟贴的形式,或空灵的诗歌,或诗性的文字,或对现实的抨击,让我知道了他的行踪、他的思考。这个吴越斋主,用他特有的方式,让我从众多的博友中一下子记牢了他:吴越斋主,本名叫张文献,苏州人氏,吴越斋,是他在苏州的一个喝茶会友的地方。
    别看他年纪不大,却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尤其是他在吴中区文化馆工作的几年,扶助了不少文学青年与业余作者。所以,乐助别人的他文友很多。
    一晃两年过去。2008年11月,苏州女友邀请我去她的新家玩。到后,打电话给张文献,原只想在电话中问候一下,他却不依,非要请我吃饭,说我到苏州不请我吃饭说不过去,并告诉我他还约了葛芳。我和葛芳早已在论坛混熟,彼此气息相通,不曾想我们的相见,却是因了张文献。也是在葛芳的办公室,第一次听到张文献讲他的收藏,眉飞色舞的。让我触摸到文学之外的张文献,还钟情于古陶瓷收藏,在苏州收藏界很有名气。
    他告诉我,古陶瓷收藏,如果单单用经济的角度来衡量,当下它的确不太被人们关注,甚至可以说是破破烂烂。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收藏的意义便显得情趣盎然。为此,他将收藏的古陶瓷写成文章,从来源、年代、鉴赏角度等方面娓娓道来,先后在《中国文物报》、《收藏快报》、《新民晚报》、《文学报》等专业报刊发表古陶瓷鉴赏研究文章数十篇。
    而“收藏是一种怀旧,有一种回归的牵挂;有时不仅仅是为了投入与回报,更多的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与追恋。或许这过去的生活不一定是你的童年,只是你想象中一种记忆的印象;它可能来自一本书中的记述,或者一段古老的传说;它的年代也无法分清,甚至是千年之前的宋朝”。因此,当张文献觉得寂寞的时候,他喜欢点上一支烟,与这些充满灵性的陶瓷默视,于是,喧杂的世界,便落在他的身后,渐行渐远。
    2010年5月,在苏州平江路,我们再一次见面。散漫地在石板路上走着聊天,得知他的吴越斋已搬到了平江路,更多的时间,是与朋友们一起喝茶品收藏,但从不忘记写写文学的字。听着张文献不时发生的爽朗笑声,我发现他的身上,竟多了远离尘世的旷达与优闲。其时,烟雨正在平江路上零星地飘洒,挥别之际,我知道,张文献的骨子里,到底还是纠结着苏州文化人的气息的。
    原载:《文学报》2010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