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榜眼李仙根》前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胡传淮陈名扬 参加讨论

    蜀中遂宁,人杰地灵。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晚唐高僧船子德诚;宋代学者王灼,云门宗大师雪窦重显;明代女散曲家黄峨,武英殿大学士席书,军事家吕大器,诗书画大家吕潜;清代榜眼李仙根,贤相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不仅是遂宁历史上,亦是巴蜀文化史上坐标式的人物,在中华文明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榜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位置仅次于状元即第二名的人物,但其学识水平、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并不在状元之下,有的甚至还超过状元。当然,他们位居亚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皇帝的好恶取舍。事实证明,此后他们很多人都成了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思想家、外交家、书法家和朝廷重臣与社会名流。遂宁李仙根就是清代267年间蜀中唯一一名榜眼,亦是遂宁历史上科名最高的人。他是清初巴蜀一杰出人物,一代帝师,著名外交家、书法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一
    李仙根(1621—1690),原名之钦,后改为仙根,字子静,号南津。仙根先祖于明代从湖北麻城迁入遂宁,居遂宁城南书台山下。其父李实,明末清初语言学家。由于家学积淀,仙根从小习慕经义,好古文。八岁入县学,因才华横溢,人称其为“高才生”。他练习书道,远效《兰亭序》《乐毅论》,近效赵孟頫。与众不同的是,仙根“不屑为俗学”,素有远志,为文作书,尤有天下襟怀。仙根自幼显露出来的抱负,受到外祖父南明重臣吕大器的重视。吕大器曾对他人夸赞:“子静气甚别,终成吾家宅相。”
    李仙根二十三岁时,父亲李实进士及第,远赴江苏担任长洲知县,有善政,威望很高。顺治二年(1645),明清易代之际,李实去官隐居于苏州上清江。是年秋天,留守于遂宁家中的仙根和母亲吕氏二人来到李实隐居处一同生活。仙根和被民众比为“陶靖节”的父亲一同躬耕自给,互相研习学问,并在苏州锦帆泾旁开馆授课。此时仙根受父亲的影响很大。数年后,清政府平定四川,仙根受父命回蜀省墓应举。
    民间传说仙根在苏州的学生柴世俊梦中知自己将中状元,师中榜眼。学生将此梦告知仙根后,仙根随即拆“榜眼”二字之半,合为“根”字,将原名“之钦”改为现名,并回四川应举。仙根回到遂宁家中时,正值四川举行乡试。仙根心知父亲誓不仕清,是不会同意他为清廷效力的。可是,仙根面对的是一个亟待汉臣建设的新兴政权,倘不能给统治者输入中华正统尧舜儒家之治国理念,便不是天下人的幸运。顺治十一年(1654),仙根赴川北保宁府参加四川乡试,中举。顺治十八年(1661),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殿试廷对第二,成为榜眼。旋授弘文院编修。从此,仙根成为四川入清后获鼎甲的第一人,亦为有清一代四川唯一一位榜眼,遂宁历史上科名最高者。此后100余年四川无人超越。
    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会试,李仙根任阅卷官,经过他批阅录取的士子有11人。康熙五年(1666),河北地震,仙根上疏言五件政事,详细介绍了四川的政治经济情况。不久,仙根便升为国子监司业、秘书院侍读。张鹏翮评仙根曰:“公负勃郁磅礴之气概,然以天下为己任”;“既而擢冠礼闱,翱翔艺苑,时邀金莲归院之荣。”
    康熙六年(1667),清廷封臣安南国王黎维禧,进攻清廷封臣安南都统使莫元清所据高平地。莫元清战败,率族跨境逃入云南。第二年四月,黎维禧擅兵进攻莫元清事传到北京。边将请兵征讨,康熙不许,让廷臣推选“具才望、善辞令者”使安南。时任秘书院侍读的李仙根被廷举为宣谕安南正使,奉旨平息边境兵事。康熙赐仙根正一品麟蟒服,诏许便宜从事;兵部主事杨兆杰为副使。
    离京赴安南之日,众大臣在宫门外为仙根饯行。仙根手持康熙帝所赐“龙旗玉仗”,身穿“一品绯衣”,众人羡艳不已。使团一行于康熙七年(1688)十一月到达南宁。仙根到南宁后面会了莫元清,并于十二月初前往安南。仙根到安南后,安南国王黎维禧先是不接旨。仙根引据律典,对安南君臣晓以大义,反复开谕十多次,耗时达三月。吏众见仙根威严若神,终按清廷三跪九叩礼接受了康熙圣谕,退还了莫元清高平地。仙根不辱使命,交南大定。他依据在安南的见闻和调查,归途纂《安南杂记》《安南使事纪要》,后成为研究越南史的重要典籍。
    李仙根是一位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人物。康熙七年(1667),李仙根出使安南时,路遇流落广东的蜀人邓嗣祖,谕令资助其回故里广安,200余年后诞生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此事载入了广安《邓氏分谱》和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没有李仙根,小平家族史也许会改写。
    康熙八年(1689)六月,仙根回到北京。备奏始末,并进所撰《安南使事纪要》四卷。康熙大喜,御弘德殿召问,慰劳良久,命内院将该书翻译留览。不久,任命仙根为国子监祭酒。
    康熙九年(1670),仙根总裁康熙庚戌科武会试,得士200名。在此前后,仙根撰《圣学颂》进呈康熙,言“古有起居注,记言记事,而礼科因请设左右史官”,请康熙设起居注官。康熙十年(1671)初,仙根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明珠等十五位大臣受命为清代首批经筵讲官。数日后,仙根与熊赐履、严我斯、孙在丰等十位大臣受命为康熙朝日讲官。八月,仙根以日讲官兼摄起居注,与严我斯、陈廷敬等成为清代第一批起居注官。仙根担任康熙朝经筵讲官和起居注官,成皇帝近臣。为宣达圣教、儒化清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在湖广填川之际,李仙根提倡与民惠政。仙根协理翰林院时,敢于直言,曾对四川招收移民一事上谏。康熙年间,因川乱后人少地多,须从湖广等地招收移民填川。那时曾有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其本省现任文武各官有能如数招民开垦者,准不论俸满即升”等议。仙根听闻后谏言“目前虚名,转瞬实课,恐病民并病官矣”,坚决反对此制。他认为令民迁徙的最佳方法在于与民惠政。
    当都察院副都御史职缺时,“内传李仙根有骨气可用”,因例不符,仙根未能担任。都察院副都御史职掌监察弹劾事,非秉直者不可任。此事反映出仙根在朝之名位,可知仙根秉直气节广为人知。
    康熙十二年(1673),仙根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常议国家兴化问题,提出“崇实为要,不然是适滋扰也”的主张。七月,李仙根受命为《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
    康熙十三年(1674),因吴三桂反清事,朝廷大举用兵。康熙认为李仙根是“文臣之知兵者”,派他到荆州协理大兵粮饷,兼理驿传抚民事务。仙根在鄂日夕谋划,终使经费够用。
    康熙十八年(1679),李仙根任鸿胪寺少卿。十一月,康熙特擢仙根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仙根“言事率持大体,朝审覆奏,堂议参遗漏。”体现了仙根敢于直言、秉公议政的“中川风骨”。
    康熙二十年(1681),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平定,清廷大庆。当时无辜受三藩案诛连者甚众,仙根力为平反,“全活万人”。四月,康熙于乾清宫听政。吏部题补户部左右侍郎员缺,康熙言“李仙根办事有才。”因得帝信任,仙根由左副都御史升任为户部右侍郎。
    李仙根与张鹏翮同朝为官,同为遂宁人,同为相才,同为经国济民而努力,为乡人争光。张鹏翮《祭李子静文》言:“自吾乡席文襄公之殁也,百余年而吕少司马起。吕少司马之殁也,又三十余年,而公兴。”自席书以来,遂宁文脉延绵不绝。吕大器为南明重臣,李仙根继之,终成一代名士。李仙根之后即张鹏翮,亦为一代贤相。张鹏翮言仙根“钟岷峨之秀,秉箕尾之精”、“负勃郁磅礴之气概,然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为席书以来数百年之遂宁精神的内核。遂宁之“东山涪江秀杰蟠积之气”孕育了李仙根,推动着仙根走出盆地,“以道济天下,使家给人足,物阜民安”,“以方正之气,肃百僚,使贤良在位,忠谠盈廷”,“以帝王之学,深启沃,使礼乐明备,教化滂洽”。张文端公可谓知仙根之最矣。
    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答李子静少司农兼索其书法二首》云:“千古风流让蜀人,西当太白望峨岷。眼高四海名无敌,狂客谁为贺季真。”对李仙根作了高度评价。
    三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泰勒斯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造就出许多著名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以及艺术家等各方面英才。其中产生的状元、榜眼、探花便是在科举制度下层层考试造就出来的“鼎甲”人物。清代四川三鼎甲(状元骆成骧、榜眼李仙根、探花江国霖)中,李仙根从政最久(30年)、品级最高(正二品)、享年最长(70岁),然而对他研究却最少。清代李作梅撰《江晓帆(江国霖)诗文集序》时就感叹李仙根著述散佚甚多:“明新都杨升菴先生以海涵地负之才,大魁天下,著书四百余种,几于下掩来学,上薄古人。洪维我国家雅化作人,豪杰之士辈出。然二百年来,蜀中得鼎甲者,惟遂宁李子静阁学一人,至其著作,仅传《安南纪略》,其他杳无闻焉。”其言四川自杨慎后两百年惟李仙根一人得鼎甲,巴蜀文脉当仙根所承,而其诗文竟无多传,感慨系之深矣。近年来,大竹出版了《探花江国霖》(李新民、廖提双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资中出版了《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曾训骐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遂宁却没有出版过一本介绍、宣传和研究李仙根的书籍。今天,面对这位遂宁历史文化名人,不少人感到陌生,不信你到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去问李仙根为何人,皆如与鸿荒初辟时人谈宇宙未形成以前事,茫然无以应。李榜眼为四川、尤其是遂宁大大地长了脸,三百年前他是巴蜀红人,三百年后他名气似乎小多了。遂宁人太不爱惜自己的乡邦人物了,想来令人唏嘘!
    有鉴于此,为了改变李仙根研究的薄弱局面,我们决定编辑一本《榜眼李仙根》。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博采咨诹,搜寻散佚在《四库全书》、《清实录》、《清史稿》、《大清缙绅全书》、《国朝耆献类征》、《明清档案史料汇编》、《清代诗文集汇编》、《碑传集》、《四川通志》、《锦里新编》、《潼川府志》、《遂宁县志》、遂宁《李氏族谱》、日记、方志、史乘、碑石、笔记、墨稿、诗选、诗话等史、子、集各部文献中的有关李仙根的诗文、传记、野史等资料,进行辑补整理,力求竭泽而渔。经过数月劳作,集腋成裘,粲然可观,书稿终成。此书较为全面地整理收录了李仙根现存诗文、传记、年谱等文献,为研究李仙根提供了资料。然而历史太宏大、太浩繁,挂一漏十,在所难免;抛砖引玉,尚待来哲补正。李仙根是一位不该忘却的历史文化名人,是一块“沉埋的丰碑”,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去宣传、去研究、去解谜,使之重新矗立于世间。
    2015年6月15日
    《榜眼李仙根》,胡传淮、陈名扬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