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天府多才俊 满纸民族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文艺报2008-08-28 吕汝伦 参加讨论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藏、彝、羌、回、苗、土家、白、满、蒙、布依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域面积占全省五分之三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过去从事文学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十分有限。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为我省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少数民族文学新人在创作实践中茁壮成长,已有不少四川少数民族作家跻身中国当代优秀作家、诗人行列。如阿来、吉狄马加、意西泽仁、木斧、章戈·尼玛、倮伍拉且、远泰、列美平措、谷运龙、索朗仁称、何小竹、阿库乌雾、栗原小荻、阿蕾、贾瓦盘加、根秋多吉、沙马、马德清、时长日黑等等。
    近30年来,四川省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以中青年作家为主,由藏、彝、羌、回、苗、土家、白、满、蒙、布依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优秀作家组成的创作队伍。其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5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123人。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文学的正确方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勤奋创作、勇于探索,发表和出版了大量在四川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优秀作品。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吉狄马加的《初恋的歌》、意西泽仁的《松尔石项练》、倮伍拉且的《绕山的云》、何小竹的《梦见苹果和鱼的安》、列美平措的《心灵的忧郁》、远泰的《阳光与我》、章戈·尼玛的《流动的情歌》、谷运龙的《飘逝的花瓣》、罗庆春的《虎迹》、仁真旺杰的《拥抱我的高原》、马德清的《诺日河》、阿蕾的《根与花》、贾瓦盘加的《火魂》等等。他们的作品民族特色浓郁、思想内涵丰富、艺术魅力独特,为我国文学艺术画廊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先后有30余人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诗歌奖”。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茅盾文学奖”,受到了国内外普遍的关注。这些作品,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浓浓深情,凝结着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充满了少数民族作家对本民族的历史命运的强烈关注和切身体验,倾注了少数民族作家对真、善、美的呼唤和追求,艺术地揭示了一个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就没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感受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四川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
    四川少数民族作家不仅在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且在民族母语文学创作中也成绩斐然。在藏文文学创作中,章戈·尼玛的散文集《金色的花》、根秋多吉的散文集《高原心迹》、江泽·东科的诗集《复活》、娥荣初的诗歌《绽放在生命里的期待》等优秀作品,在民族地区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四川的彝族作家在彝文文学创作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例。女作家阿蕾的《根与花》、贾瓦盘加的长篇小说《火魂》、时长日黑的小说集《山魂》、阿库乌雾的诗集《虎迹》等优秀作品,在彝族母语创作中有着重大影响。在他们中间,有的不仅在母语创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在汉语文学创作中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中不可多得的双语作家。
    新时期以来,四川省作家协会始终把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大事来抓,积极主动地为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多做好事实事。上世纪80年代初成立了四川省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建立了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工作体制机制。在省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多次组织少数民族作家到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先后在成都、凉山、甘孜、黔江、阿坝等地组织召开了五次“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举办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讲习班,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为发展壮大我省少数民族作家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工作中,四川省作协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学的园地建设,对民族地区的文学期刊给予大力支持。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期刊整顿工作中,地、市级文艺期刊大量压缩,我们四处奔走积极争取,保留了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贡嘎山》《草地》《凉山文学》。并经常派出著名作家和经验丰富的文学编辑参加这些刊物举办的笔会、改稿会,帮助他们提高办刊质量。为了解决少数民族作家出书难的问题,我们想方设法筹措经费,争取出版部门的大力支持,于1991年编辑出版了“四川少数民族作家丛书”《环山的星》,选编了藏、彝、羌、回、苗、土家等10名作家的作品。2005年我们在省委宣传部、省民委的大力支持下,筹集经费20多万元,编辑出版了《四川少数民族作家选集》,选编了创作成就比较突出的藏族、彝族、羌族、白族、土家族等12名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共12卷250余万字,每卷20万字左右。这些举措极大调动了四川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积极性,促进了我省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在大力抓好创作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努力加强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理论建设,积极组织文学评论家对我省创作成就突出的少数民族作家和优秀作品开展及时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我省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广泛充分的探讨,不断提高我省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水平。我们积极参与并协助西南民族大学开展“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重点课题的研究,出版了由西南民族大学徐其超教授、江春罗布研究员主持撰写的长达40多万字的文学理论专著《族群的记忆——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对新时期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作家、诗人的文学创作实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本检视与理论评述。为了激励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热情,提高文学创作水平,设立了“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每三年评奖一次,现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有60余部优秀作品获奖。
    做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不仅是文学事业发展本身的需要,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需要。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探索繁荣发展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四川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系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