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林夕(杨成恺)主编),2005年商务印书馆 2005年下半年,商务印书馆于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同时,又出版一部大书,即由北京煮雨山房文化艺术公司汇辑、林夕(杨成恺)先生主编的《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此书收集自宋至20世纪前期有代表性的藏书目158种,将近半数系第一次公之于众,有八十来种为名家抄本、校本和稿本。全书皆按原书尺寸拍摄影印,十六开本,共七十巨册。这应当说是新世纪古籍研究与传统文献整理的又一部力作,也是我们当今中国藏书文化的丰富资源与创新开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世界共识。而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书籍数量最多、流传时间最久的中国来说,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与书籍的收集、保管、流传及开发利用等密不可分的。中国藏书文化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清代一位著名藏书家张金吾就特为指出,“欲致力于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必先藏书;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爱日精庐藏书志序》)。这就是说,要做学问,必先读书,要读书,则先要藏书,藏书是“学问之本”。故中国自先秦起至明清,直至近现代,藏书家与学问家总是合为一体的,而藏书家对其所藏之书编目,实为一种特殊性的学术著作,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清代前期大学问家王鸣盛就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由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十七史商榷》卷一)中国私家藏书目录大多具有目录学的价值,清代顾广圻就将书目之功能,归纳为“开聚书之门径”、“标读书之脉络”(《爱日精庐藏书志序》)。因此可以说,这部《中国著名藏书家书目汇刊》实在可以给我们新时代的人,了解我国古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藏书,“开索书之门径”、“标读书之脉络”。 这部书的一大特点,即所汇辑的158种书目有八十多种系第一次收辑、印行。如明代会稽纽氏世学楼、清代允祥怡王府、四明卢氏抱经楼、鲍氏知不足斋、吴氏拜经楼、阮元文选楼、冯登府石经阁、许梿古韵阁、麟庆嫏嬛妙境、姚燮大梅山馆、郁松年宜稼堂、唐翰题安雅楼、姚觐元咫进斋,以及清季近世的徐世昌晚晴簃、李盛铎木犀轩、徐乃昌积学斋、蒋汝藻传书堂、刘承幹嘉业堂藏书楼、周越然言言斋等,藏书蜚声中外,却无书目刊行,读者渴望一窥珍秘而不可得。现林夕先生与北京煮雨山房文化艺术公司合作,根据已有的书面文献,精心细研,求之公私藏书,觅得抄本甚至稿本,公之于此。当今治学之士,能获有如此珍贵资料,以充实其所从事项目的学术内容,一定会有欣慰之情。 本书不仅广搜各种版本,且对版本进行认真比勘、研究。如吴氏《拜经楼书目》,有两种抄本,一为清抄本,吴骞藏并编,藏于国家图书馆,另一为民国抄本,吴之澄藏并编,藏天津图书馆;经调查,二本内容有所不同,后者尤不为人知,值得研究,就都收入。又如晚清民初藏书家李盛铎,曾为出使日本大臣,在日期间,收购有许多日本、朝鲜古刻本及在中土已佚的宋元珍本,在国内则广泛从湖南、山东等地选购,自编有好几种书目,如《木犀轩收藏旧本书目》、《木犀轩藏宋本书目》、《元版书目》等初稿,其特点是详记各书外部形态,如装订方式、行格、牌记、藏章、刻工等。现《汇刊》则从十几种抄本中择优选辑,即藏于国家图书馆之抄本及民国铅印本,应当说是精选珍贵之作。 即使以往曾经出版过的书目,林夕先生等也经研究,择优而从。如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过去已有好几种印本,现在则选用民国二十四年(1935)锡山尤氏排印本,此本吸收以往各本之长,并附有校记。赵用贤《赵定宇书目》,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影印清初抄本,现本书则用影写清初抄本,影摹工致,字迹清晰,细微处竟较影印本为胜。又如清初钱谦益《绛云楼书目》,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陕西师大黄永年教授藏有清初抄本,可谓孤本,黄永年先生跋语鉴定为钱氏原抄本,较世行各本独有胜处。这次就特与黄先生联系,收入《汇刊》,将多年秘藏之本公之于世。 又如清初江南藏书大家钱曾,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收藏古书,曾自称“二十年食不重味,衣不完采,摒当家资,悉藏典籍中”(《述古堂藏书自述》)。其平生所嗜,以宋刊本为最,一生所收,多宋元旧刊。其所编《也是园藏书目》,著录各类图书三千八百余种,《述古堂藏书目》,著录二千二百余种。这两种书目也已有刊行,这次收于《汇刊》的,其《也是园藏书目》为清归安姚民咫进斋抄本,《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则用民国七年略盦抄本,此本即出自钱氏述古堂抄本,确经过细研精选。 我们如通读、遍检全书,定会深感这部七十册的大书确实保存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这可分为两类记述:一类是记载当时还收存、流传的古书,但有很大一部分后世已无法见到。如清初以来著名藏书家徐幹学、钱曾、季振宜、黄丕烈、汪士钟等收藏有大批宋刊本,递相传存,珍为拱璧。黄丕烈(号荛圃)购藏宋版书达百种,故把藏书室称为“百宋一廛”。同时的王芑孙在《黄尧圃陶陶室记》里就特赞曰:“今天下好宋版书,未有如荛圃者也。”但他们所录的书,今天有很多已不见著录,只能在书目中见其名目。这当然是一大遗憾,但我们能在其书目中得见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更可显示历代藏书家书目无可代替、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 第二类是所记的大量古书,仍留传到今天,这更有助于我们梳理这些珍品的身世,追踪收藏的脉络。我们现在要考索古代著作的流传,撰写古书提要,作目录版本研究,就可以借助这部《汇刊》所提供的讯息。当今拍卖会上经常出现往日名家藏书,这就需要翻检、核对他们的书目。如现在拍卖会上经常遇到近代名家徐乃昌旧藏之物,大家就渴望检阅徐氏藏书目,可是徐氏藏书目未刊,仅有个别抄本,知者很少,借阅不便。现在这部《汇刊》影印出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徐乃昌手编之《积学斋书目》稿本,徐氏亲笔书写批注,真是十分难得,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 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本书在体例上既注意规范化,又着意开创性。如按规定,所收为藏书家书目,而非书志或提要。中国历代藏书目录,体例多样,有些只录书名、卷数、著者、版本,有些则有题解,辨章学术,考证版本,类似随笔札记。这是各有特色、优点的。这部《汇刊》所收主要为前者,当更便于版本核查,自有其特色和价值。如南宋时有三家藏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各有提要,而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则仅录书名、版本,但此书录有家藏之书三千二百余种,所录版本有成都石刻本、杭本、京本、江西本等,还有高丽本,有二十来种,这应当是开创后世版本目录学的先河。本书按编例,分明清卷和近代卷,现在则仍将《遂初堂书目》列于明清卷之前。又如近代卷,除一般藏书目外,还着意于辑录包括词曲、小说、闺秀作品的专藏目录,如清末以来词集收藏大家缪荃孙、林葆恒的藏词目录,怀宁曹氏、长白志氏、马廉、吴梅等所藏戏曲、小说目录,昆山徐氏、胡氏所藏闺秀著作目录,皆系第一次刊印。郑振铎的《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虽已有民国二十六年刻本,但仍收入,其《西谛所藏弹词目录》,则为民国时打字本,藏国家图书馆,也特为列入。这些专藏书目,对当今词曲、小说及妇女作品研究,可拓展视野,使人耳目一新。 原载:《古籍整理》2006年0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