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随着大量外国文论、文艺思潮的涌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学理性和丰富性。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同步,在新时期获得了多元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形成了一定的学术特色。但如果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放置于整个新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大潮流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尚处于较边缘的地位,处于自我失语的境况。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理念上可以说都相对滞后。 比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通史·当代编》(华艺出版社 1997年版,共三卷)是目前已有的当代文学史中规模最为宏大的。这部文学史追求全面,大篇幅写到少数民族文学,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文学专门章节共54章,占全书的19%。除此之外,当前各类少数民族文学史、概论、比较研究的著作也不在少数,但毋庸讳言,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主流文学史的写作是脱节的。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如何介入到当代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之中,如何通过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是今天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如何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寻找新的学科话语?近年来,全国各地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陆续出版了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著作,努力寻求新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并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他们试图从文学之间的关系和变动上,来寻找、确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学科的规范性,试图寻找有效的阐释方法,来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提供阐释的空间,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学术空间和理论视野在不断扩大。但是,从总体上而言,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面对当今的时代思潮、历史语境、现实生活、创作实际时,表现得比较被动、窘迫、乏力,缺乏主体性强大的回应和建构性很强的理论基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学所提出的问题,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对观察当代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并不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更具有多元化的民族地域色彩,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与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性格心理、宗教图腾、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经过几代学人的工作,处在一种相对的稳定性中,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可以说还是处于很大的不稳定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则需要寻找或培育一种适合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所要确立的,并不是简单地向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方法、理念的靠拢。因而,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研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多语种,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交流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现整体性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处于中心地位的中国当代汉文学批评,由于其厚度和艺术魅力而对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产生了强烈的辐射,其结果产生了两种效应。其一是当代汉文学批评的思想、风格等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二是产生了一大批用汉文学形式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进行评判的文学批评。因此,在文学批评的交往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应具有较强的吸纳力,形成一个兼收并取的开放体系,吸收当代汉文学批评的理论精神,加以消化,与之融为一体。文学的突破和创新,不在于对传统和继承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继承不是简单的、静态的重复,而是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要创造新的理念,需要不断突破原有的形式,即需要现代化。现代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它的核心问题是当代意识。在文学理论中,所谓的当代性,应是一种搏动着当代时代精神的宏放、宽容的开放意识;一种富有民族进取精神的创造性意识;一种能够确立创作主体自身价值的自主性意识,是千百年来被压抑的人的独立精神的发扬。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应以当代性为其发展目标,不断通过现代化来改造传统,创造一种适应当今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与大众审美需求相适应的当代形态。当代性是一种极为活跃的力量,它与民族文化精神形成撞击,充分进行肯定与批判、选择与扬弃,才能不断改造与丰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内容与观念。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要有自己的独立标榜,也要不断与其他的文学批评经验融合,才能时时更新。这种交流有地区性的、民族性的、国际性的。通过这些交流,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才能摆脱自我的束缚,汇入当代文学批评的主流之中,成为扩大审美领域、了解他民族文学精神的有力手段。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本身来说,交流不仅是互通有无,而应如艾略特所说,一是为了使自己复苏,二是使自己成为不朽,这是更深一层的意思。 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特征是其文学传统的组成部分。 这种民族性特征一旦确立,就会成为一种极为稳固的因素,后人从中不断选择,它的核心部分会被保留下来,流传下去,成为该民族文学创作的广泛的参照系而被继承下来。另一方面,稳定的传统又会成为一种排他惰力,显示出它保守的方面。因此,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要获得生命力,就不能把民族性视为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看做是一个过程,即民族化变动的过程,使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创作同步而趋。 因此,建设当代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理论,一定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如何具有当代性并体现时代精神? 第一,必须在研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上,概括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新经验。当代性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也就是要面对现实,与时俱进。 第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观照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以宏观为主旨,以微观为基础,二者有机结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应与各种丰厚的思想资源保持联系,既能整合又具有创造性的转化能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坚实基础。 第三,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这一强大潮流的影响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社会科学本身也会日益变为一个开放的领域。文学批评也是如此。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将与一些新的边缘科学、新的课题,在综合交叉的网络中引起新的进步与突破。 当然,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还必须具有个性化,具有特定社会、环境、民族心理、地域色彩、风尚习俗特征,保持其民族特色,在未来长久的发展中,民族特征仍将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主导因素。(汪 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