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安宁六旬翁百万字小说复活苗族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都市时报2008-06-10 newdu 参加讨论
 
    一部洋洋百万言著作,引人进入一个奇妙的“苗族大观园”!
    眼前这位老人身材矮小,衣着简朴,一眼就让人想起勤劳的耕夫。只有中学文化的他,历经18年不辍笔耕,写出的作品被认为“复活了一个民族的久远记忆”。
    说起苗族,常人眼中,他们从小能歌善舞,勤劳朴实。其民族记忆通常是农耕闲余,以老辈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代代口头传诵。
    然而近年来,年长者渐渐老去,年轻者离家谋生,这些辈辈相传的故事面临“断代”的危险。今年3月,安宁市一位65岁苗族老人朱文光以一部《百年探路曲》,近乎原生态还原了苗族几百年来的民间记忆,引起世人关注。
    这部著作,在文学评论家眼中,缺少许多“艺术手法”,让人遗憾。然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正是不加修饰,让一个少数民族在今天,仍然能够真切了解和传承他们祖先的集体记忆,“找得到祖先,不至于变成孤魂野鬼”。
    
    
    朱文光讲述其创作过程。实习生 张玉杰/摄
    儿时乐趣 听爷爷讲美好故事
    “苗族被世人公认的特点是勤劳!”今年65岁的朱文光,是出生在安宁的苗族。朱家算是苗族大姓之一,祖辈老人储存着大量的民族记忆。小时候,朱文光最大的乐趣就是托着下巴,听爷爷和村里的同族老人讲故事。由于古文字失传,一辈接一辈的口头传诵,加上沿袭不变的歌舞和服饰,成了记载这个民族记忆的方式。
    朱文光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个故事,印象深刻。很久以前,朱姓的两位苗族老人带着一条狗上山打猎,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一棵麻栗树旁边。这时候,精疲力尽的他们病倒了,偎在树下,只有等死。他们突然觉得,这棵大树应该能救他们,于是就在树下许愿:“我们愿用这只狗来祭您,大树啊,您救救我们吧!”终于,他们的病很快好了。第二天,苗族老人也允诺,杀狗奉祀了这棵大树。
    这只是千百个苗族故事中的一个。“用狗祭树”故事透出的,是苗族性格中“真诚”和相信“万物都有灵”的一面。朱文光从小就觉得,老辈人口中这些美好的故事,要是能够记录下来,该有多好。
    痛苦忧心 年青人对祖先历史不“感冒”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朱文光高中毕业分到会泽县一个贫穷的山村教书。幸运的是,当地仍然居住着大量的苗族。一有空闲,他就去听老人们讲述精彩的故事。这个时候,他开始用笔记本记下来。
    朱文光有3个女儿,如今全都嫁出去了。女儿小时,他照样像老辈人一样,给她们讲述祖先的历史。苗族公认的祖先蚩尤,在大量的苗族记忆里,是他们爱戴的祖先。学界根据苗族民间记忆认为,上古时代蚩尤率领的九黎族,很有可能就是苗族的祖先。
    然而,女儿们虽然也倾听,但对祖先的历史却不那么感兴趣了。朱文光看到,下一辈的苗族小伙姑娘们根本不关心祖先有着怎样悠久的过去,特别是在苗族丧葬唱词中,需要清晰地唱出祖辈迁徙线路,如果唱错,“就回不到祖先身边,成为孤魂野鬼”。然而,下一辈的年轻人中,能唱全这些歌曲的已经很少。
    这让朱文光感到痛苦,并且忧心。
    不懂写作 记“流水账”完成百万字作品
    在会泽县做小学老师的10多年里,朱文光已将老辈人口中听到的故事,记了厚厚的几个笔记本。当初,他只想把这些东西提供给后人,整理之后让子孙知晓即将失传的祖先记忆。因为,他自称“不懂写作”,写书是遥远的梦想。
    这些故事中,充满着一种朴素的道理——“勤劳才能生存。”这是苗族人坚信不疑的道理。有一个故事还可说明——以前,村里有一位美丽动人的苗族姑娘,她的心上人是做得一手好活的小伙,哪怕家境贫寒。偏偏,一家境优越的小伙来提亲遭到拒绝后,这人就处心积虑将姑娘骗上山欲行不轨,仍遭反抗。恼怒之下,此人准备将姑娘从悬崖推下山。听到呼喊的一个小伙,在山下立即砍竹子编成一个箩筐,在姑娘滚下山时接住了她。最终,也得到了她的芳心。
    朱文光介绍,这只是苗族爱情故事中的一个,朴素得像白开水,却折射出民族性格,那就是喜欢勤劳致富,憎恶好吃懒做。这些爱情故事中的结局,大多是喜剧,而不是“梁祝”式的悲剧。这也反映了苗族“哪怕很穷也乐观”的性格。
    朱文光收集的大量苗族故事中,时间跨度从祖先蚩尤到百年前,地点主要是在滇中的昆明和滇东北等地,充满传奇色彩。
    教了26年的书后,他被调到了安宁县民委工作,开始专门收集素材。1988年动笔,到了2004年终于写成百万字的初稿。因为“不懂写作”,他像记流水账一样,将这些素材分类,以纪实的方式,写成苗族民间故事。
    原生态式 复活苗族民间记忆
    “河直顺着直/河弯顺着弯/祭天作伞打/祭地当船居/天有力量天也弱/探路寻路靠自己/擦擦泪水站起来的是人杰。”“那不能归家的人儿/请你往这边看哟/鲜红的花儿美又香/人们多欢乐……”“大家坐了很久没什么动静,瞌睡又慢慢爬上3个人的眼皮。”
    书稿中这样朴实的句子,无处不在,朱文光称自己是文学创作方面的“瞎子”,并称“瞎子不怕老虎”。经过18年的呕心创作,2年前终于写成这本叫《百年探路曲》的书稿,书名取自苗族舞曲《探路曲》。几年前,他领到了1.7万元的退休金。这些钱他全拿来买了电脑和打印机。
    朱文光花钱请了一个打字员,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将100多万字的东西打印成电子文本。起初,他只想印成一些小册子,像家谱式的东西保存给后人,让大家不要忘记祖宗的历史。一部脱离时代“热点”并且涉及民族宗教题材的“敏感”小说,要想出版,自然是艰难的。
    然而,这些书稿被安宁当地一些人看过之后,大为吃惊,认为此书虽是小说体,却原生态地复活了苗族的民间记忆。这本书稿也得到到官方认可,当地政府部门出资10多万元,请相关专家审定之后,决定出版这部113万字的作品。今年2月,这部厚厚的3卷本作品,历经波折后面世,引起多方关注。
    云南省苗族学会会长杨光汉教授称,这是全方位反映苗族生活的仅有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许多苗族同胞看过之后,则惊叹称复活了他们的民间记忆。
    走访中,认识朱文光的很多人认为,感动自己的除了作品本身,还有一个六旬老人的勤劳,那是苗族千百年来的性格特征。因为勤劳,让短暂的一生,变得无憾。
    【责任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