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记载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开发古籍资源,建立特色的古籍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所面临的新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中有关古籍标引、古籍著录、软件选择和人员的配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有所助益。 1古籍标引 1.1分类标引 分类标引就是按照有关分类表对文献给予分类标识的过程。对于用何种分类法来类分古籍文献,各馆做法不一。目前,国内图书馆一般采用“四库法”和《中图法》两种分类方法来类分古籍文献。四库分类法即《四库全书总目》分类法,是在总结我国古代各分类法应用的实践经验,集四部分类法之大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学术发展和目录学思想体系,起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历代典籍在经、史、子、集的大类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符合古籍的特点,《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专门新增了696字段作为古籍分类法字段。但笔者认为,“四库法”类目设置失当,类目较少,还需加以完善。虽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丛书综录》的分类体系都对“四库法”进行了修订,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增设了丛书部,从而变成了经、史、子、集、丛五大部,但基本上沿袭了“四库法”的分类方法。 《中图法》即《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立类科学、体系完备,是我国一部权威性的、应用较广的分类法。古籍文献大都能在《中图法》中找到相应的类目。如:《龚自珍全集》,内容有龚自珍的政治学术论文、哲学著作、韵文和诗等作品,根据其重点归入《中图法》的B251.1龚自珍。又以“集部”为例,它所概括的文章涉及多门学科,文学作品集入I21有关类目,诗歌集入I22,历史文集入K2有关类目,科学文集入有关学科,综合性文集入Z42。《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在690字段中记录《中图法》分类号。在古籍机读目录中,笔者主张分类上同时采用这两种分类法,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使古籍分类更加完善,提供更多的分类检索点。正如朱震远先生所说:“‘四库法’与《中图法》并存互用,才是构建灵活高效的古籍检索系统的必需条件。”[1] 1.2主题标引 主题标引是按照有关主题词表对文献给予主题词标识的过程。主题标引是深入揭示文献、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的重要手段。主题标引具有专指性、直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以词或短语作为文献检索标识,更易于读者检索,所以主题标引是建立古籍书目数据库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正如鲍国强所说:“主题检索可以弥补古籍分类法的固有弊病,比较接近读者检索古籍的习惯、出发点和目的要求,应该成为他们新的有效的古籍内容检索途径。”[2]国内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都未做主题标引,一些小型馆做的主题标引也是属于自由标引的性质。在国外,美国《RLG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编目规则》明确规定:根据书中内容,从“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中选择适当主题著录,符号Lc。由于目前没有古籍主题词表,我们可以利用《汉语主题词表》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对古籍进行主题标引,按照主题标引规则,进行古籍的主题标引,著录在CNMARC 6-字段。 例1:2001#$a苏溪渔隐读书谱$e四卷$f(清)耿文光著 600#0$a耿文光$x年谱$z清代 6060#$a读书笔记$y中国$z清代 690##$aZ429.49 $v四版 696##$a史$c传记类$c年谱$2skf 2古籍著录 2.1著录标准及字段 1996年新出版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对古籍编目的著录项目、著录信息源、著录用文字等都作了详尽的说明,它是古籍编目的基本准则。虽然国内还没有古籍机读目录格式标准,但《中国机读目录格式》和《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为古籍的计算机编目指明了方向,应成为古籍计算机编目的准则。同时,要根据所编古籍本身的客观特征,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和客观著录。 著录字段主要包括:0-标识块,1-编码信息块,2-著录信息块,3-附注块,4-款目连接块,5-相关题名块,6-主题分析块,7-知识责任块,8-国际使用块,9-国内使用块。根据《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规定:除记录头标区必备外,古籍著录必备字段有001、005、100、140、200、205、210、801,应该使用字段有50个,选择字段有32个。在200-著录信息块,主要著录200、205、210、215、225字段;在3-附注块中要详细著录300、304、305、306、307、308、312、314、327、393等题名、版本、知识责任、内容等重要字段附注;4-款目连接块中需掌握的有421、422、423、461、462、463、481、482、488字段;在5-相关题名块著录500、510、512、514、515、517、540字段;6-主题分析块,要根据所编古籍的主题著录在相关主题字段;7-知识责任块,要根据所编古籍的不同责任者著录在不同的字段。 2.2著录方法 2.2.1个别著录 个别著录是以单行出版的独立著作为对象的著录方法,把一种单行著作、丛书中的某种著作、多卷书中相对独立的各分卷作为一个著录对象的著录。个别著录是文献著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著录方法。 例2:2001#$a紫钗记$e二卷$f(明)[汤显祖]撰205##$a刻本 210##$c虞山毛晋汲古阁$d明末 215##$a4册 2252#$a六十种曲 305##$a9行19字小字单行同黑口左右双边 307##$a字迹有模糊 461#0 $12001$a六十种曲 6060#$a戏剧$x传奇剧$y中国$z明$2ct 690##$aI237.2$ v四版 696##$a集$c曲类$c传奇剧$c明$2skf 701#0 a汤显祖c明4撰 801#0 $aCN$bJXST$c20060124 905##$aJXST$b33158 2.2.2多层次著录 多层次著录也叫“整套著录”、“集中著录”、“分层次著录”,它首先著录丛书、多卷书的总体情况,然后著录各组成部分的情况(子目),总记录和子目记录用4-字段连接。 例3: 综合记录: 2001#$a大小晏词$e二种四卷$f(宋)晏殊,(宋)晏几道撰 205##$a抄本 210##$c抱经斋$d清 215##$a2册 3271#$a1.晏同叔珠玉词:一卷,拾遗一卷(/宋)晏殊撰$a2.晏叔原小山词:一卷,拾遗一卷(/宋)晏几道撰 463#0$12001#$a晏同叔珠玉词$e一卷,拾遗一卷$f(宋)晏殊撰 463#0$12001#$a晏叔原小山词$e一卷,拾遗一卷$f(宋)晏几道撰 6060#$a宋词$y中国2$ct 690##$aI222.844$v四版 696##$a集$c词类$c词别集$c宋$2skf 701#0$a晏殊$c宋$4撰 701#0$a晏几道$c宋$4撰 801#0$CN bJXST$c20060205 905##$aJXST$b14102 子目记录1: 2001#$a晏同叔珠玉词$e一卷,拾遗一卷$f(宋)晏殊撰 205##$a抄本 210##$c抱经斋$d清 215##$a1册 2252#$a大小晏词$e二种四卷$f(宋)晏殊,(宋)晏几道撰 461#0 $12001 $a大小晏词$e二种四卷$f(宋)晏殊,(宋)晏几道撰 6060#$a宋词$y中国2$ct 690##$aI222.844$v四版 696##$a集$c词类$c词别集$c宋2$skf 701#0$ a晏殊$c宋$4撰 801#0 $CN$bJXST$c20060205 905##$aJXST$b14102:1 子目记录2: 2001#$a晏叔原小山词$e一卷,拾遗一卷$f(宋)晏几道撰 205##$a抄本 210##$c抱经斋$d清 215##$a1册 2252#$a大小晏词$e二种四卷$f(宋)晏殊,(宋)晏几道撰 461#0$12001$a大小晏词$e二种四卷$f(宋)晏殊,(宋)晏几道撰 6060#$a宋词y中国$2ct 690##$aI222.844$v四版 696##$a集$c词类$c词别集$c宋$2skf 701#0$ a晏几道$c宋$4撰 801#0 $CN bJXST$c20060205 905##$aJXST$b14102:2 2.2.3分析著录 分析著录是将文献中的一部分材料提取出来,单独作为一个著录对象所进行的一种著录方法。无论是丛书、多卷书、连续出版物或单行本著作,凡是内容重要的,都可以对其中的某一种著作或其中具有篇章名目的著作进行分析著录,如单行著作含有重要内容的附录、附刻等。 例4: 记录1: 2001#$a楚辞$e八卷$f(楚)屈原,(楚)宋玉,(汉)贾谊等撰 205##$a刻本 210##$c冯惟讷$d明正德十六年(1521) 311##$a附:屈原传:一卷/(汉)司马迁撰 488#0$12001#$a屈原传$e一卷$f(汉)司马迁撰 605##$a楚辞$y中国$2ct 690##$aI222.3 $v四版 696##$a集$c楚辞类$2skf 701#0 $a屈原$c楚$4撰 701#0$ a宋玉$c楚$4撰 701#0 $a贾谊$c汉$4撰 801#0$CN bJXST$c20060209 905##$aJXST$b15556 记录2: 2001#$a屈原传$e一卷$f(汉)司马迁撰 205##$a刻本 210##$c冯惟讷$d明正德十六年(1521) 311##$a本书正文:楚辞:八卷/(楚)屈原,(楚)宋玉,(汉)贾谊等撰 488#0$12001#$a楚辞$e八卷$f(楚)屈原,(楚)宋玉,(汉)贾谊等撰 600#0 $a屈原$c楚$x传记$2ct 690##$aK825.6=31$v四版 696##$a史$c传记类$c别传$c楚$2skf 701#0$a司马迁$c汉$4撰 801#0$CN$bJXST$c20060209 905##$aJXST$b15556 3软件选择 在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中,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国内图书馆软件主要有丹诚、文津、ILAS、博菲特、鑫盘、GLIS、汇文等。国外图书馆软件产品主要有ExLibris的ALEPH500及系列产品、SirsiDynix的Unicorn系列和Horizon系列、Innovative的Millennium产品。综观图书馆专业软件市场:进口的软件系统技术先进,价格技术支持服务有待改善;而国内软件系统的还成,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笔者认为,选择古籍编目软件应遵循以下原则:软件功能齐全、实用、技术较为先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界面友好简洁、使用方便;汉化必须成熟,具有简繁字体及各种字号的字库,售后服务完善,价格合理。对编目人员来说,要有一个好的操作平台;对读者来说,要便于检索,提供多样检索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功能完备,编辑灵活,整体性好。数据库中的字段数必须是可变的,可以正确处理存储任何形式的数据,在著录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增加著录项目,可以随时删除无用的空白字段。数据库的字段长度必须是可变的。能够满足图书馆的采购、编目、典藏、流通、统计、检索等各项内务管理和读者服务的需要。功能设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系统设计风格好。编辑功能灵活,有一定的自动生成辅助著录功能,批处理能力强,要有适合古籍特点的汉字平台,软件的风格、图像、操作都要适应使用者的习惯和个性特点。要求系统开放性和可移植性强。从整体上看,它囊括了图书馆的全部管理业务,具有系统性;从个体上看,每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的,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其他模块合理地组合,根据需要组织新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要求软件能够支持多媒体技术,提供足够的网络处理能力,系统易于升级。要选择以TCP/IP作为网络通讯协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产品。安全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强。<2>标准化通用性程度高。书目标准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也是图书馆书目资源建设的质量保障。编目软件必须忠实于国家标准。软件提供的数据录入界面格式必须遵照MARC格式规范,使编目人员能够准确地理解字段含义并录入数据。输出的各种书目卡片、书本目录格式必须符合ISBD标准。一个图书馆软件不但能够制作标准编目数据,还要能够接收和产生标准的交换数据格式信息。这种信息存储格式就是ISO2709文献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3>售后服务与软件升级优。软件公司及编程人员必须对软件产品精益求精,对用户完全负责的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精神。软件公司要提供多种切实可行的售后服务方案,包括售前咨询、用户培训、电话服务、上门服务和各种电子化服务、网络化服务。公司应具备相当的技术力量,有研究开发后劲,要有为用户不断提供软件升级产品的能力。优化现有的集成系统。不断丰富系统功能,开拓新的服务。并能够结合实际应用,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的设计思想完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 4人员配备 目前,在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领域急需既懂古籍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员。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或选派人员进修学习,无疑是提高古籍编目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的有效途径。但是,要建设高标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还是需要配备各种专业人才,选派一些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仔细的人员来从事建库工作。要建设高质量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一是配备古籍整理人员。古籍的文字形态、编排体例、载体形态和装帧形式都在不断变化,题名、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和出版者等主要信息源需要古籍整理人员加以鉴别和考证,专业的古籍整理人才是建库的基础。二是必须配备图书馆专业人员。熟悉古籍分类和主题标引,熟悉古籍著录规则和CNMARC格式,这是古籍书目数据库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保证。三是必须配备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MARC字段的设置,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是建库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震远.走出误区,构建现代化古籍检索系统[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1) [2]鲍国强.数字网络中古籍分类的作用和趋势.http://www.nlc,gov.cn/service/wjls/pdf/08/08-05-$a5b17.pdf,2007.02.03 [3]王世伟.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4]黄俊贵.文献编目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中国国家图书馆.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6]戴维民等.文献信息数据库建库技术[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7]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编撰小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8]潘太明等.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9]范俊红.浅议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3(6) [10]李淑芬,郑振鹏.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图书馆学刊,2005(4) 章忠平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江西图书馆学刊》责任编辑,发表论文10余篇。 (作者单位: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77) 原载:《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